任超
摘 ?要:該文通過對選排課流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對選排課流程從學生需求重視程度與反饋效率兩方面進行優化提升,并將優化后的方案應用于北京勞動保障職業學院貫通培養項目,有效地提高了選課滿意率,增加了選課成功人數。該文提出的優化后選排課流程,對其他學校的選排課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選排課流程 ?學生需求 ?選課滿意率 ?選課成功人數
中圖分類號:G473.4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6(a)-0184-03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selecting and arranging courses, optimize and improve the process of course selection and scheduling from two aspects: the degree of attention to students' needs and feedback efficiency. The optimized scheme is applyed to the through training project of Beiji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Labor and Social Security. The optimized scheme effectively improves the satisfaction rate of course selection and increases the number of successful course selection. In this paper,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post-selection course scheduling process has important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other schools to select and arrange courses.
Key Words: Course selection and scheduling process; Student needs; Course selection satisfaction rate; Number of successful course selection
隨著新高考模式在全國范圍內穩步推進與實施,高考選考已經逐漸被各個省市所接受。在新高考6(部分省市為7)選3模式下,共有20種不同的組合[1],選擇不同組合的學生數量之間差距很大,以往行政班授課形式已經難以滿足需求,選課走班成了新高考模式下學校的必然選擇[2]。選課走班模式下,按照課程性質的不同,可以分為3類課程:必修類課程(語文、數學、英語)、選考類課程(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政治)與選修課程(體育、藝術、技術)。目前必修課程分層走班、選考課程分組合走班與選修課學生自由走班是選課走班的主流形式[3]。但選課走班在施行的過程中,各個學校均遇到了大量的問題。其中,最突出的問題是學生需求的變動性與學校調整滯后性之間的矛盾。在現行的選排課流程當中,某一學期的課程安排是在對上一學期選課情況進行反思、改進的基礎上設置的。這種選排課流程對于選排課出現問題的反應存在一個周期,而這個周期往往是以學期為計算單位?,F行長周期、靜態的選排課流程顯然無法滿足學生動態的需求。
北京勞動保障職業學院貫通培養項目基礎教學部經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審批2016年正式開展高端技術技能人才貫通培養試驗項目。貫通培養試驗項目采用“2+3+2”的7年貫通培養模式,其中基礎教育階段2年,引入北京市11所學校優質的教育資源,使學生接受優質高中教育;高職教育階段3年,利用學院的優質職業教育資源,使學生接受優質職業教育。在教學上積極采用選課走班模式,創造適合每一位學生發展的教育。該文以北京勞動保障職業學院原有選排課流程與優化后選排課流程為例,探討選排課流程的優化方式。
1 ?原有選排課流程與存在的問題
1.1 原有選排課流程簡介
原有的選排課流程是一個依據學??砷_設資源與學校課程體系情況,讓學生在有限的范圍內進行選擇的過程。具體環節有:排課之前對學校資源與學生學分情況進行統計;協調教師、學生、教學場地三者及其上課時間,完成排課過程;學生在選課規則之內進行選課,滿足學分與選課種類的要求;選課結束后對選擇課程不合適的學生進行調課。
1.2 原有選排課流程存在的問題分析
1.2.1 重視學校資源分配忽視學生需求
選課走班模式是為了尊重學生學習需求個性化、學習能力差異化而實行的教學方式。但在原有選排課流程當中,從教學資源的統計到課程的安排都是針對學校場地與教師時間,忽視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本身對課程種類以及數量的需求。大量無法搶到自己喜歡課程的學生只能等待隨機安排。所以在選課過程中,學生哄搶課程以及學生拒絕選擇的情況嚴重,被隨機安排課程的學生與授課教師關系緊張的問題時常發生。這些問題的產生反映了課程設置與學生需求的不匹配,而這種不匹配正是選排課流程當中忽視學生需求導致的。
1.2.2 問題反饋處理效率低
選課走班模式將選擇權交給學生,學生依據自身需求進行選課。學生的需求往往是實時變化的,這就需要選排課過程中實時根據學生情況對課程種類、數量進行調節。但在原有選排課流程當中,選課過程中問題的反饋是通過選課結束后,教務人員根據學生調課情況進行整理得到的。問題反饋周期為一個學期,反饋效率極低。在這種低效反饋之下,學生需求與學校安排嚴重不匹配,選排課各個環節矛盾頻發。
2 ?選排課流程的優化
2.1 選排課流程優化思路
選排課過程是將學校資源與學生需求進行匹配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涉及了解教學資源、學生需求與匹配3個環節。原有的選課流程中,只突出了對教學資源的了解,所以在原有流程的基礎上要增加對于學生需求的調查與學生與課程匹配度的衡量??梢酝ㄟ^問卷調查與問題反饋的方式及時了解學生需求,通過學生實時選課滿意度調查的方式了解資源匹配情況,根據調查結果及時進行調整。
2.2 優化后的選排課流程
2.2.1 選排課風險預測與評估
在學校選排課工作開始之前,需要對上學期出現的問題進行匯總,根據之前存在的問題進行此次選排課風險預測與評估,并提出應急預案。
2.2.2 資源整合與學生意愿調查
對該校資源進行統計并對學生選課的意愿進行調研與分析。學校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對各個課程學生選擇意愿情況進行調查統計,查看學校資源滿足學生的需求情況,并尋找替代的資源與課程對缺口進行填補。保證開設資源與學生需求盡可能匹配。
2.2.3 提出排課方案并進行滿意度調查
選排課過程是一個不斷調整、不斷改進的過程。在第一次課表編排完畢后可將課表錄入選課系統,由教師與學生查看課程,對課程滿意度進行評價并給出修改意見。在查看滿意度與修改意見的基礎上進行多輪調整改進。
2.2.4 選課過程及時進行信息反饋
選課過程應當是學生根據課程情況與自身需求進行挑選的過程。挑選的基礎是學生對于課程有一定的認識與了解。學校通過各項信息渠道提前將各個課程的課程內容、課程性質、授課形式等信息發送給學生,幫助學生在理性了解的基礎上進行選課。并在選課過程中及時將出現的問題記錄反饋。
2.2.5 調課過程收集學生信息形成對后續選課的反饋
調課過程是學生對于最終結果進行調整的過程。該過程是學生對于選課結果最直觀的反映與表現,對于后續課程調整的指導、借鑒意義極大。所以學校教務要做好調課信息記錄,在選調課結束后進行反思討論,總結問題并提出改進方法。優化后選排課流程如圖1所示。
3 ?優化后選排課流程的實踐
在對選排課流程優化后,將優化的流程應用于北京勞動保障職業學院貫通培養項目選排課過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效果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學生選課滿意度上升;二是選課過程中選課成功人數增加,拒絕選課人數減少。
北京勞動保障職業學院貫通培養基礎教學部2016年開始運行,2016級學生一直采取原有選課流程,在2017年首次在2017級新生中開始進行新流程探索,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選課滿意率分布情況與選課成功人數分布情況如圖2、圖3所示。
從圖中可知,采取新選課流程后,學生滿意率與選課成功人數均有提高。優化后的流程具有良好的實踐效果。
4 ?結語
該文提出的優化方案有效地提升了選排課的滿意率,降低了拒絕選課人數,但是在選課過程中,仍然存在少量學生不選的情況,學生與學校課程之間的矛盾依然存在,改進提升的空間依然存在。
參考文獻
[1] 趙丹,李軍靠.新高考下普通高中選課走班教學面臨問題及應對[J].科教文匯,2018(12):109-111,129.
[2] 肖巧玲,葉舒婷.改革驅動走班化實踐:基于文獻的考察[J].教育評論,2018(12):137-142.
[3] 楊志明.新高考與走班制教學之分類分層探析[J].決策與信息,2018(3):109-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