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燕華
自主學習是素質教育背景下有效的學習方式之一,充分體現了對學生主體地位的尊重。在組織學生自主學習時,教師應發揮重要作用,為學生選擇好的自主學習時機,引導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提出問題,積累經驗,推動學生的知識深化和寬化,讓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逐步提升,為他們的終身學習打好基礎。自主學習是為《數學課程標準》推崇的學習方式,也是推動學生終身學習的重要途徑,所以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我們要組織和引領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幫助學生累積經驗,獲得成功體驗,從而推動他們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讓學生的數學學習渠道更多樣,方法更多樣,讓學生的學習效果得到提升。
為學生找準自主學習時機
自主學習是建立學生主體基礎之上的學習,但這樣的學習不應當是“原生態”的,不是放任自流,而是要在一定的教師干預下進行,尤其是自主學習的時機,在適當的時候引發學生的自主學習,對于他們的深度學習有很大的幫助。
常見的一種操作方式,是在新課教學之前引導學生的自主學習。當然,這樣的自主學習與之前概念上的預習是有差別的。預習是一種更為自由的學習方式,沒有重點,缺乏豐富的學習內容;而有效的自主學習應該是有指向性的,教師應該為學生劃定學習的范圍,引導學生的思考,引領他們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收獲來展示,帶著實踐和問題走進課堂,這樣的自主學習可以讓課堂教學更有針對性。
比如,在《兩位數的乘法》教學中,筆者就為學生制訂了這樣的課前學習提綱:①自學例題,總結兩位數乘法的計算方法。②思考:為什么將十位上數字與兩位數的乘積的末尾與個位數乘積的十位對齊?③結合乘法計算的意義,思考兩位數計算的意義。④對于兩位數的乘法,你有什么想提示同學注意的地方。學生按照這樣的提綱進行學習之后,他們就會挖掘出兩位數乘法計算的算理,然后將自己的收獲與思考與同學交流,提升課堂交流的質量,提高計算教學的深度。
其實,像案例中這樣的自主學習環節,應該是學生學習的引子。高質量的自學提綱會讓學生的知識架構化,會引領學生發現本質的數學規律,推動學生數學模型的建立,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學習能力的提升。因此,在學生自主學習中,教師需要預先搭建模型,給學生圈定范圍,引領學生自己去發現,去思考,讓學生學在課前。
幫學生累積自主學習經驗
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隨著自主學習經驗的累積而逐漸提升的,因此,在組織學生自主學習時,教師要引領學生的比較和反思。要讓學生在自主學習時遭遇問題、解決問題,在此過程中積累自主學習的經驗,從而為他們更好地學習服務,為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打好基礎。
例如,在“認識百分數”的教學中,筆者先引導學生將生活中的一些百分數展示在全班學生面前,然后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提出一些與百分數相關的問題,并通過自主學習和小組交流來嘗試解決。在全班集體討論的時候,一些高質量的問題引起了大家的廣泛交流,比如在“為什么生活中經常使用百分數而不是分數”的問題交流中,一些學生從百分數便于比較以及100是生活中常用的整數等角度來闡述使用百分數的作用,繼而引出有沒有千分數、萬分數的問題。筆者利用信息技術手段為學生找到了相關的答案,讓學生堅定了自己的猜想。
在這樣的學習中,學生從一個問題出發,在探索問題和嘗試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引出了多個話題,這就促進了學生的深度學習,讓自主學習的意義更能凸顯出來。
在實際教學中,學生經歷了這樣的學習過程,對于自主學習的方法和要點都會有很多體會,這樣的積累和經驗會推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
為學生拓展自主學習渠道
自主學習旨在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好基礎。其中,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拓展對數學的認識,讓學生在深度學習和廣度學習中體驗成功的快樂。
例如,在“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的教學中,筆者在課堂教學的基礎上引領學生到課外展開自主學習,探尋“求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的不同方法,并為學生提供了幾個學習平臺。學生們在自主學習中發現并掌握了多種方法,在集體交流的時候,大家對如此多的方法感到驚嘆不已。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筆者還引導學生將這一次學習的過程以及收獲,寫成學習故事和數學小論文,在班級數學廣角“刊登”,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這對于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像案例中這樣的后續自主學習,也是學生課堂學習的有益補充,可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增強學生的數學學習情感,讓學生的自主學習走上可持續發展之路。因此,教師在組織學生自主學習時,要從多個方面入手來關注學生的體驗,關注學生的感受,推動學生的自主學習。
結束語
自主學習作為學生數學學習的重要方式,值得教師關注。在引領學生自主學習的時候,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好的學習時機和好的學習資源,推動學生在學習中累積經驗,提升學習方法,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服務。
(作者單位:江蘇省海門市德勝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