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科技文化的飛速發展,知識的更新速度遠比以前快了很多。所以學生要想得到更好的發展,需要其閱讀更多的書籍來不斷充實自己的知識儲備。語文閱讀作為學生在將來閱讀更加具有專業性的書籍的基礎,對學生未來能否實現人生理想具有重大的影響。而在校學生閱讀效率的提高與教師教學的有效性有著密切的聯系。在充分分析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基礎上,討論影響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因素,并提出如何提高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幾點建議。
關鍵詞: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
高中生經過基礎階段的系統學習,已經初步掌握了基本的語文閱讀能力。但閱讀能力不等同于閱讀質量,高中生要想提高閱讀質量還得主要靠教師的有效教學。提高閱讀質量,無論是對于即將步入大學學習系統專業知識或者是直接步入社會的高中學生來說,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素養不僅對其提高寫作能力有所幫助,而且隨著學生閱讀范圍的不斷擴大,可以從書本了解到現實中以前看不到的很多事物的內在關聯性,會對其理解能力與語言表達的能力有著更重要的影響。所以語文教師應該把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當成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一環。
一、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雖然有很多人不認可應試教育,但不得不承認,現代教育依然受應試教育思想影響嚴重。應試教育偏重的是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而對學生的閱讀表達能力、情感陶冶、審美提升的重視度不夠。
(一)教學方式單一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閱讀是培養學生學會積累語言素材,提高學生語文素養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1]。但是在如今的語文閱讀課堂教學當中,教師還是以一個主導者的身份把控著整個教學過程。在課堂上不太注重學生個體的主觀感受和親身體驗,以傳統的教學觀念代替學生的自主思考。使得本該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相結合的雙向教學變成了只是教師單向教授的教學活動。在這樣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只負責講,學生只負責聽課記筆記,對學生來說課程內容過于單一,在降低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還會對其學習動機產生阻礙作用。
(二)教學目標不明確
很多老師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通常把語文閱讀教學課堂上成了知識掌握課堂。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教學目標與別的語文寫作、語文語法教學等的教學目標應該有不一樣之處。現在的課堂教學中,對課程標準不夠重視,然而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18個學習任務群中,有6個任務群中明確以閱讀為核心,而且在其他學習任務群中與閱讀也多有交集[2]。由此可見,語文閱讀教學對整個語文教學的重要之處。語文閱讀教學的教學應該注重培養學生廣泛閱讀的興趣,培養學生的閱讀情操,通過讓學生有感情地閱讀使其身臨其境地感受書本中所談到的內容,逐漸引導其養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三)對學生的課外閱讀不夠重視
高中階段的學生為了迎合高考,課業壓力過大,老師和學生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其他學科或者語文學科的其他方面的學習上。這種情況不僅縮短了語文學習的整體時間,而且加重了對語文閱讀的不重視,而對于學生的課外閱讀許多學校都直接忽略掉了。但是學生不僅是學校中的個體,更是家庭及整個社會中的一員。學生不可能一直在學校中學習生活,最終是要走向社會的,所以學生只閱讀學校中給定的書目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閱讀更多課外的書籍來拓寬自己的視野。
二、影響語文閱讀教學的因素
(一)學校方面
學校作為社會這個大系統中的一個子系統,其產生發展都會受到社會各種子系統的影響。如今,在全世界都在追求經濟效益的時代,學校也不例外受時代發展路線的影響,越來越注重經濟效益。在人們的眼中,學校地位的高低都是由升學率來證明的,所以越來越多的學校管理者把工作的重心都放在了提高升學率上面。因此,教育工作者為了響應學校管理者的“指示”,在平常教育教學過程中只注重知識的傳授,從而忽視了對學生情感態度及語言表達方面的培養。
(二)學生方面
在學校教育活動當中,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學習任何一門課程,都需要自身的主動性與積極性。高中階段的學生由于面對高考,每天需要接受家長、教師等督促其努力學習的壓力,可能會對其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所以為了不讓家長、教師失望,他(她)們把大部分的時間都花在了較容易得分的課程上面,從而常常會出現忽略語文閱讀的情況。學生自身對語文的重視度不夠,經常出現在語文課堂上做數學卷子的情況,學生的課堂參與意識極差,沒法充分感受、理解、欣賞閱讀文本中的優美語句[3]。
三、提高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措施
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還可以使學生的人格得到完善。所以,閱讀作為獲取知識的一種基本方式,對學生來說無論是掌握理論知識還是提高其思想境界都有偌大的影響。本人認為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重視學生課前預習,培養學生閱讀習慣
只有讓學生養成了良好閱讀的習慣,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4]。俗話說“習慣成自然,一個好的習慣能夠決定人的一生”,要想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讓學生養成喜歡閱讀的良好習慣是前提條件。然而無論是什么題材的文章都是需要提前預習的,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來說,閱讀文章不僅僅是要求學生能夠準確地讀出來,而且要求學生能夠在讀出來的同時,體悟到文字背后的內涵與用意。學生只有提前了解閱讀的大致內容,在對文章有了初步認識的基礎上,才能在老師的引導下更好地把握閱讀內容,進而更加有效地參與到閱讀課堂當中,獲得更多的情感體驗,刺激學生想要閱讀的欲望,從而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教師可以把語文閱讀計劃提前分享給學生,讓學生明確下次閱讀的內容,讓學生提前了解閱讀的重點和難點,通過自主閱讀完成預習內容。
(二)教學方式多樣化,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
語文閱讀教學與語文其他方面的教學重點是不一樣的。閱讀教學既是一項教學任務,又可以看作學生獲取審美愉悅的一條途徑[5]。閱讀教學更多的是能夠讓學生親身參與到閱讀的過程,能夠在閱讀的過程中抒發自己內心的情感,從中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傳統單一的語文閱讀教學方式,教師只是把學生帶入按照自己事先設定好的教學過程中,用自己準備好的答案或者是參考答案來代替學生的自主思考。這樣的教學方式會鞏固教師的主導者地位,從而降低學生的參與感。在閱讀教學課堂中,教師要注意教學方式的多樣化,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努力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參與到課堂中。例如,可以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給每個小組分配不同的閱讀任務,再由每個小組推選出認為閱讀最好的同學作為組長,進行小組之間的閱讀比賽。閱讀教學不僅僅在于教學生閱讀指定的閱讀內容,還要教會學生適用于其自身的閱讀技巧。作為高中語文教學內容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閱讀這一部分的教學并非那樣簡單,其不僅對教師自身的閱讀能力有較高要求,而且還要求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教會學生適用的閱讀技巧。每個學生的性格取向、學習背景、興趣愛好等都不一樣,教師應該秉著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則,根據每個學生的不同特點,制定不一樣的閱讀評價標準。
(三)擴大閱讀范圍,重視課外閱讀
我們不得不承認,高中語文閱讀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經過精挑細選出來的,所以都是比較優秀的作品,但是如果僅僅按照教材中的內容對學生進行閱讀訓練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課外優秀閱讀書籍的輔助。所以在閱讀教學中,要利用以閱讀教材為主,以課外閱讀為輔的教學模式。然而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著一個很嚴重的問題,語文閱讀教學在整個語文教學中的比重越來越弱化,一些一線教師把重點都放在了準備高考上,在語文教學課堂中很少涉及或者直接忽略掉語文閱讀的現象時有發生,更不用說給學生推薦課外閱讀書目了。讓學生閱讀課外的經典書籍可以使他們跳出學校這個相對封閉的學習環境,接觸到學校之外的一些名人的思想,了解學校之外的人們的言論與觀點,能夠更多地了解到社會中的文化知識。
總之,閱讀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一種基本途徑,對學生的閱讀能力及質量的提高必須給予高度的重視與關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性不容忽視,語文教師要采取適當的措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素養。然而教學并不只是教師教授的單向活動,相反,教學活動是由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相結合的雙向活動。所以,在提高學生的閱讀素養方面不僅需要教師的有效教學,還需要學生積極地參與課堂活動當中。
參考文獻:
[1]唐鈺.淺談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提高[J].內蒙古教育,2018(12):63-64.
[2]陳玲.高中語文閱讀質量探究[J].藝術科技,2018,31(11):286-290.
[3]呂宏.高中語文有效閱讀教學策略淺談[J].課程教育研究,2018(43):91-92.
[4]常淑君.淺談如何提高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中國校外教育,2019(4):101.
[5]秦欲曉.高中語文課堂閱讀教學模式的建構與實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1):95.
作者簡介:趙文英,女,甘肅省平涼市,1969年7月出生,學歷:本科,單位:平涼市第五中學,職稱: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高中語文教師,通信地址:甘肅省平涼市第五中學。
編輯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