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部多次強調中小學要加強書法教育。很多地方在落實這項工作時面臨很多困難和問題,如何解決這些困難和問題?調查發現,萍鄉市湘東區從組織領導、課程管理、師資建設和資源配置等方面做了有益的嘗試,得到了教師、家長和社會的認可,順利地推進了書法教育。
關鍵詞:書法教育;調查;經驗
書法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書法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開展書法教育,不但可以提高學生書寫技能,而且對陶冶學生情操,增強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加深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增進學識修煉和性情陶冶,培養學生發現美、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培養學生嚴謹、認真、刻苦的學習習慣都有積極的作用。
教育部多次強調中小學要加強書法教育。很多地方由于缺少師資,配套設施沒有到位,沒有落實。為此,江西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17ZXYB038)《中小學書法教育現狀調查》課題組(以下簡稱課題組)對萍鄉市湘東區開展書法教育情況進行了調研。湘東區是萍鄉市西部的一個區,地處贛湘邊境,與湖南省交界,是江西省的西大門,素有“贛西門戶”“吳楚通衢”之稱。全區有110所小學(其中教學點31所),15所初中,2所高中,1所職校。調查發現,除城區學校外,鄉村中小學均無專職書法教師,書法課由所任教班級的語文教師或其他學科寫字相對好一點的教師兼職。盡管如此,各學校都十分重視對學生的書法教育。十年前,湘東區就著手在全區中小學推行書法教育課程計劃,在實施中,也面臨很多困難和問題,但他們沒有畏懼,認真學習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及《關于在中小學加強寫字教學的若干意見》有關精神,自2009年起在全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開始開設書法課程,并制訂了《湘東區義務教育階段書法課程指導意見》,在2011年還根據本地區實際,自己組織編寫書法教材。在全區中小學開展書法教育的一些做法,得到了教師、家長和社會的認可,并取得一定成效。課題組認為,湘東區能夠順利推進書法教育的經驗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加強領導,形成學校、家庭、社會共同支持書法教育的合力
萬事開頭難。湘東區教育局在書法教育的開展過程中也遇到了種種難題,區教育局領導沒有放棄,迎難而上。認真做好書法教育宣傳工作,多次召開研討會、家長會等,爭取家長的理解和支持。印發了《致全區中小學學生家長的一封信》,并發至每一個學生家長,使之家喻戶曉,深入人心,確保了書法教育工作順利進行。
教師方面,剛開始做這項工作時,很多教師不理解,阻力還很大,有的教師認為搞書法教育是一陣風,是領導頭腦發熱,特別是有的教師本身不喜歡書法,要一下子接受學校開展書法教育的做法不太可能。因此,在爭取得到家長支持的同時,還需要同步進行的是做部分老師的思想工作。通過召開書法教育工作會議,舉行師生現場書法比賽活動、書法教學現場觀摩活動和書法藝術節等一系列的書法活動,開設書法課程,讓教師認識到湘東區推進書法教育不是在口頭上,已經付諸行動。還把書法教育列入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體系之中。
2011年10月,湘東區教育局在書法實驗學校萍鋼小學成功舉行了地方校本教材《毛筆書法教程》首發式暨全區中小學首屆書法藝術節。全體教師、家長和社會各界看到了湘東區教育局推行書法教育的實際行動和堅強決心。如今,各校書法教育工作已經穩步推進,老師們也樂于“以文會友”,孩子們學習書法已經蔚然成風。
二、強化管理,構建個性化的課程管理體系
湘東區教育局通過改革試驗,從2010年秋季起,在全區所有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都開設了書法課程,三年級到八年級每周有一節書法課。書法教學分為兩個階段:三至六年級開設毛筆書法,七、八年級開設硬筆書法。總課時為170課時,并將此納入學校目標管理教學評估與督導內容。
早在2009年秋,湘東區教育局就先后成立了書法教學工作指導小組,并制訂了《書法教育工作實施方案》《義務教育階段書法課程實施方案》和《義務教育階段書法課程指導意見》,按計劃、分步開展書法教育。通過12所書法教育實驗學校的帶動,書法教育在全區全面鋪開。目前,各校都相應成立了書法教育工作領導小組,校長親自抓,分管副校長具體抓。有的學校還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比如,有的學校開展下午課前15分鐘練字活動,還有的開展學月一次學科作業書寫評比活動、學期末進行書法比賽活動等,使書法教學真正融入了學校整個教學體系之中。
課題組調查發現,湘東區各個學校書法教育各有特色。比如,開展比較好的萍鋼小學就是立足“五個好”抓書法教育特色。一是開設好書法課。按照上級要求,三至六年級都開設了書法課,每學期要求學生每周交一張書法練習,并且臨摹一張字帖。二是落實好每天一練。規定學生每日練字十分鐘,由班主任管理,語文老師與書法教師指導。三是開展好書法興趣小組。為培養特長學生,成立書法興趣小組。選派書法素養較高的教師指導,要求書法興趣小組學生每年為學校更新書法長廊,布置教室提供優秀作品。四是堅持好日常寫字規范。要求教師板書工整,學生所有學科書寫作業都要注重“美觀性”,書寫規范、工整、美觀。教師批改學生作業要有“書寫等次”的評價。五是豐富好書法競賽活動。學校堅持“學科滲透,課堂為主,活動促進”的原則。每學期針對書法教學開展好各種活動。如:書法競賽活動、師生書法考核定級活動、優秀作業展評等活動。通過各種活動,營造了書法教育良好的氛圍。
三、建設隊伍,確保書法教育順利推行
師資和資金是書法教育能否順利推行重要保障。湘東區教育局領導為解決學校師資和經費問題,通過不懈努力,得到了市、區兩級政府的全力支持,同時本系統內開源節流,解決了資金這一大難題,對書法教育正常開展的學校進行表彰與獎勵,以獎代補,予以經費支持。
湘東區教育局還邀請書法教育方面專家對教師進行培訓,同時,按計劃送教師到校外參加專業培訓,讓教師參加本學科內的所有交流學習活動,使他們能夠有盡可能多的學習機會。學校將書法教師培訓費用納入預算,學校承擔學習費用和資料費用,以保證開足、上好每班每節書法教育課。近三年對全區100余名書法專(兼)職教師進行了提高培訓。如今各所學校均配備有以語文教師為主體、專兼職相結合的書法教師隊伍。
四、優化資源,做好教材編寫和教學設施配置
湘東區在推行書法教育之初,沒有教材,湘東區教育局就成立了書法教育指導領導小組和教材編寫組,注重結合地區自身實際,按照中小學學生實際科學設計系統的書法教材。早先,通過對部分學校選用全國一些書法實驗學校的教材和部分學校用自編教材進行對比實驗。教材編寫組覺得要注重將書法課程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緊密聯系在一起,選擇基礎的、有利于學生發展的書法知識和技能的基本內容,注意課程的層次性,注重學生素質的差異。于是,編寫了《毛筆書法教程》試用版,通過兩年的試用,在征求廣泛意見和考慮學生實際情況的基礎后,反復研究。《毛筆書法教程》由政府出資于2011年10月正式出版,并免費提供師生選用。現在都統一選用了教育部統編發行的書法教材。
有了教材,教師就好教,學生就好學。但場地也是一個關鍵問題,沒有場地無法正常開展書法教育。為此,各校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建設書法教學專用教室。有的學校考慮到自身經濟困難,就通過民間商業人士資助的方式建設了書法教室?,F在各學校都建有教學設施比較好的書法教室,有的學校還建設了室外書法水寫臺、師生成果展覽室。如今,各個學校教室走廊上展示著師生書畫作品,學校充滿著濃厚的書法文化氛圍。
五、加強督導,建立書法教育長效機制
書法教育是一項長期的教學工作,就必須要建立書法教育長效機制。湘東區教育局把書法教育作為學校目標管理評估與督導內容,還建立了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強調用“激勵性、全面性、科學性、綜合性、發展性”的理念來評價學校、老師和學生,并將書法教育納入這個評價體系。要求學校堅持形成性與終結評價、局部評價與實踐操作評價、共性評介與個性評價、他評與自評、統一性與學校自立性相結合的策略。還要求各學校創造性制定本校的評價體系。
將書法教育納入學校整個教學評價體系,學校把書法課程納入教學常規進行檢查,要求教師要有教學計劃、有備課、有作業、有對學生的指導。加強對學生書法教育的評價,書法成績納入學生整體評價體系。各校對學生書法教育的評價要以過程性評價為主,將學生平時參與書法教學活動所表現出的興趣、態度、交流能力和期末或學年結束時學生書面作品考查等情況綜合起來評價。評價結果原則上采用等級制,不對學生的考查成績排隊。區教研室將書法教育納入學校教學目標管理考評。將課堂書法教學納入教學評比、論文評選及學科質檢科目。對書法教育成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都將進行表彰和獎勵。目前,各個學校都把書法教育納入教學常規管理,建立并不斷完善書法教育的評價制度,逐步形成書法教育的長效機制,積極推進書法教育。
一枝獨秀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如今,湘東區通過書法實驗學校的帶動,各校都在積極穩妥地開展書法教育,書法教育在湘東區已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注:本文系江西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編號:17ZXYB038)。
作者簡介:李磊,江西省特級教師,湘東區教育局美術(書法)教研員,《毛筆書法教程》主編,江西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17ZXYB038)《中小學書法教育現狀調查》課題組組長,湘東中學藝術教研組長。
編輯 張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