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明杰

摘 ?要 ?宜興紫砂壺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以其精彩紛呈的造型和深厚的文化價值受到海內外人士的喜愛。紫砂壺集金石書畫于一體,每把壺都有它的造型特點和文化內涵。紫砂“玲瓏壺”以生動流暢的線條勾勒壺身,呈現出端莊優雅、剛柔并濟的精神氣質,讓人聯想到東方女性的玲瓏美,以及中國傳統儒家思想“方圓并濟”的中庸之道。
關鍵詞 ?玲瓏壺;紫砂光素器;東方女性美
宜興紫砂壺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它起源于北宋、盛于明清,得益于宜興得天獨厚的自然地理環境和深厚的人文熏陶,它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扎根,被人們喜愛和推崇。它與宜興的地域文化密不可分,更與茶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血脈相連。
1 ?紫砂“玲瓏壺”造型設計
紫砂壺從造型到裝飾,集文學、書法、篆刻、雕塑于一體,凝結了作者深厚的思想情感,同時記錄著時代生活的變化和人們精神情感的需求,承載著古老悠久的歷史文化?!胺椒艘皇剑瑘A不一相”,紫砂壺造型千姿百態,給人以愉悅的視覺審美享受,是造型藝術的寶庫。一壺如一人,每把壺都有它的外貌、體形和氣質,或古雅端莊,或清秀可人,或質樸敦厚,其美好的藝術形象給人以豐富的情感遐想。
在歷代文人雅士的參與設計下,紫砂壺從傳統實用器發展為精美的藝術品,如今大致可分為光素器、花器和筋紋器三大類。紫砂“玲瓏壺”屬于光素器,制壺藝人以簡約流暢的線條勾勒整壺的輪廓,雖無斑斕的色彩和精致的裝飾,但素凈中自有靈動的氣質和充沛的氣場,賞心悅目,讓人不知不覺間沉醉其中。
紫砂“玲瓏壺”(見圖1)由原礦紫泥制成,紫泥沉郁古拙的色澤營造出傳統古典美,渲染出安靜古雅的氛圍,洗滌塵心??v觀整壺,壺身結構為圓器,玲瓏飽滿,穩重而不僵滯,肩頸與壺蓋過渡恰到好處,壺蓋為壓蓋,貼合緊密、轉承靈活,向上隆起,宛若一個和壺身比例協調的球,珠鈕飽滿,亦是球形,整壺結構與“掇球壺”類似,三個球相疊,不失“掇球壺”古雅敦厚的氣質,卻又融入別樣的奇思妙想,推陳出新,對傳統作出新的演繹和詮釋。細觀此壺肩部,云肩線舒緩優雅,為花瓣型,從每片花瓣尾部自然胥出四條曲線,從肩部往下貫通壺身延伸至壺底,使整個壺身宛若被花瓣包裹,又多了幾分剛勁之氣。壺底取自古代青銅鼎造型,為傳統釘足,架起壺體,中和了壺身的敦厚,使重心上移,穩而不滯,透出靈氣。壺嘴為上翹的一彎流,弧度優美,壺流飽滿順暢,壺把為龍型耳把,線條柔和流暢,上置一飛,既方便稱手,又增加了靈動之氣,與壺流相呼應,給人以柔美和諧之感。整壺均勻而圓融,飽滿而靈動,線韻效果十分強烈,營造出形式美和韻律美,以及剛柔并濟的協調之美。
2 ?紫砂“玲瓏壺”的文化內涵
每把壺都有一定的文化主旨,是創作者審美和情感的縮影,也是中華民族文化觀念、倫理情感和民族心理的外在體現。此壺取名“玲瓏”,極富人文美感。此壺簡約優雅,以曲線勾勒壺身,又融入花瓣紋飾,讓人聯想起東方女性之美,溫柔含蓄、美麗玲瓏,又不乏高潔的品性。將東方女性的形象寓于壺中,以和諧的結構呈現出婉約高貴之美,體現了數千年中國傳統文化影響下東方女性的特質,不張揚、不艷麗,但兼備外表的溫柔和內心的智慧,秀外慧中、嫵媚而沉靜。東方女性美是中國藝術作品中常見的題材,在繪畫、詩歌中十分普遍,正如傳統作品“西施壺”,以素凈且飽滿的壺身體現出傳統女性圓融的性格特征,以及厚德載物、任勞任怨的品性,以小巧的流口展現出女性的嫻靜之美和內向的性格特征。藝術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此壺隨著時代潮流的變化對女性特質做出新的詮釋,在溫柔圓融之上又添幾分靈動聰慧和男子的剛氣,符合現代女性逐步追求獨立自由的精神面貌,獨具時代特色。
此外,“玲瓏”還可形容人處事圓滑,待人接物面面俱到。做人要方圓并用,外圓內方才是為人之道。儒家是我國傳統主流學派之一,其提倡的中庸思想注重外圓內方、剛柔并濟,意為將圓與方的性格結合起來,待人處事圓通豁達,但要堅守原則,不為蠅頭小利和不良事物所影響。方有剛有棱,是把雙刃劍,易傷害他人和自己;圓有柔有韌,不可全盤否定。將方圓并濟的做人哲學融入紫砂壺的創作中,提升了整壺的人文氣韻,也為中國傳統儒家思想的傳承發展做出了貢獻。
3 ?結 ?語
身為一名紫砂手藝人,要以發揚推廣紫砂文化為己任,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盡一己之力。藝術起源于生活又回歸于生活,隨著時代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藝術也在不斷發展,滿足人們越來越高的精神需求和差異化的審美。紫砂藝術作為傳統文化藝術的重要分支,應保持與時俱進的發展活力,如此才能源遠流長,在國際舞臺上綻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