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永高
摘 要:提高農村小學教育教學質量是時代的要求,也是農村小學長足發展的需要。教育是沒有城市和農村之分,無論是在哪里工作,努力做好本職工作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是責無旁貸的神圣職責。本文筆者主要就農村偏遠山區小學教育教學質量難以提高的原因加以分析探討,根據多年的工作實踐經驗總結了提高農村偏遠山區小學教育教學質量的幾點建議。
關鍵詞:農村偏遠山區;小學教育;教學質量
教育教學質量既是教育教學工作的核心問題,也是學校適應和立足社會的“生命線”。隨著國家惠農政策的不斷普及和深入推進,農村義務階段的學生享受到了免費讀書的優惠政策,這個政策的落實,不僅給廣大的學生家長減輕了經濟壓力,也更新了他們的教育觀念。尤其讓山區學生的家長轉變了教育理念,使他們由傳統的只關心學生生活轉變到開始關心學生的學業成績和學生的發展。
社會教育觀念的轉變也促使了學校管理的“正規化”。山區農村小學雖然在落實新課程、使用新教材的今天,教育教學方式等發生了變化,但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仍然舉步維艱。因此,如何提高偏遠山區小學的教育教學質量是目前乃至今后一段時期值得研究和探討的重要課題。
一、農村偏遠山區小學教育教學質量的現狀
(一)小學教育設施條件差,無法滿足素質教育的要求。因為農村偏遠山區發展緩慢,信息閉塞,村民對教育不重視,再加上沒有過多的資金投入到教育行業,導致小學教育只是勉強地停留在保證教室、黑板和粉筆的階段,對現階段素質教育所需的硬件設備基本是空白狀態,如小學生根本不知道多媒體教學的存在,容易使學生喪失學習的信心和積極性,不利于教學質量的提升。
(二)無法保證偏遠山區教師的數量和質量。農村偏遠山區交通不便,經濟發展落后,信息交流不暢,致使很多教師都不愿意去這些地方教書。另外,因為農村偏遠山區人口非常少,適齡上學的孩子更少,就出現了目前農村偏遠山區小學學校缺乏生源,教師編制配備不合理的現象,導致我國農村偏遠山區小學教育質量長期無法提高的局面。
(三)教師教育水平有限,綜合素質不高。農村偏遠山區大多地形復雜,交通不便,離城中心較遠,教師與外界環境接觸的機會不多,再加之農村偏遠山區對教育資金的投入有限,教師無法經常性地參加教育教學的培訓,對教學方面的信息掌握不及時,長期以來一直使用一套教案,教育方式僵硬。
二、提高農村偏遠山區小學教育教學質量的策略
(一)強化農村山區教師的培訓
從事農村偏遠山區小學教育工作的教師,因為各種外部因素的限制,無法定期得到相關新知識、新技能、新觀念的培訓,導致教師自身知識結構體系不完善,教學技能滯后等現象,因此,必須加大對農村偏遠山區小學教師的培訓力度,盡可能地給他們創造培訓的條件和機會,與城市小學教育教師交流先進的教育模式和理念,更新知識結構,提高偏遠山區的教學質量。
(二)保證教學過程的規范
我國農村偏遠山區,由于生活條件落后,教師資源有限,教學沒有形成完善的體系,現有的教師教學任務相當繁重。因此,要規范山區小學教育的教學過程,合理利用教師資源,通過多種渠道吸引大學生去山區支教,幫助教師做一些輔助工作,使他們有更多時間和精力專注備課,為山區的教學注入新的力量,給他們帶去新的知識和教學技能。此外,還要保證教師的生活條件,減輕他們生活上的負擔,專注教學,規范教學過程,提高教學能力。
(三)全面培養教師崇高的教育理想
農村偏遠山區的教師要對教育事業充滿熱情,關愛學生,樹立崇高的教育理想,給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培育山區教師崇高的教育理想,強化教師的道德模范教育,用崇高的教育事業責任心和熱情吸引更多教師,建設一支具備高尚教育思想和崇高道德品質的教師隊伍。另外,盡可能地給山區教學提供自我發展和成長的機會,可以在政策中實行一些獎勵措施或補償,激發教師教育的積極性,使他們以更大的熱情投入到教育事業中。
(四)保證基礎的教學硬件設施
在提倡素質教育的環境下,先進的教學硬件設施對促進學生學習進步不可或缺。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山區教學質量,加大對教育資金的投入,提高落后的辦學條件,改善山區小學教學缺乏基礎教學設備的局面。可以借助一些公益活動和城市小學進行合作,保證能夠及時地給山區小學提供一些先進的教學設備,使陳舊的教學硬件得到更新,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改善農村偏遠山區的教育,切實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五)公平教育是期望
近幾年來,各級黨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為了讓山區的孩子盡量享受到和城區孩子一樣的公平教育,經費投入很大,也確實改變了山區學校的教學環境和裝備了教學設備,但與實際需求差距還很大。教師緊缺、教多學科教學、沒有相應的專任教師,是目前制約教育教學質量提高的最大障礙。體音美和英語教師基本上都不是專業教師,絕大多數都是教師和學生在共同學習,更談不上把握教材和深層次研究,盡管教師努力了但質量依然不高。解決山區教師緊缺的問題方法很多,我認為重點可以從兩方面著手,一方面繼續加大對專任教師的培訓力度,使他們學以致用。另一方面可以采用一定的獎勵方式,鼓勵在山區工作的教師和愿意到山區工作的教師。下鄉支教和資教的教師可以享受一定的補助,那么,長期在山區工作和愿意到山區工作的教師也可以適當給以補助,這樣對他們既是一種安慰也是一種鼓勵。
三、結束語
總之,教育是沒有城市和農村之分,無能是在那里工作,努力做好本職工作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是責無旁貸的神圣職責。提高農村小學教育教學質量是時代的要求,也是學校內涵發展的需要。作為教師,其任重而道遠。農村小學要想長足發展,特別需要得到奮戰在教育第一線的教師的理解、支持,需要廣大教師發揚無私奉獻精神,以校為家。相信,只要大家團結一致,共同努力,農村小學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將指日可待,只要你努力了就一定會有收獲。
參考文獻
[1]王衛婷.如何提高農村小學教育教學質量[J].課外語文,2018(12):45-45.
[2]唐克寶.強化管理 提升農村小學教育教學質量[J].吉林教育,2017(11):13-13.
[3]姚建榮.淺談邊遠山區農村小學的教育教學[J].考試周刊,2018(5):36-36.
[4]魯木蘭.淺談新課改下農村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提高[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8(1):130-131.
[5]姚建榮.淺談邊遠山區農村小學的教育教學[J].考試周刊,2018(5):3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