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青年武術訓練是提升青少年心理素質、強身健體的重要方式。在青年武術訓練中,重視青少年武德培育,在內心深處給予青年正確的精神引領與支撐,促進青年全面發展。對此,本文著重分析青年武術訓練中武德培育的價值,提出青年武術訓練中武德培育模式路徑。
關鍵詞:青年武術訓練;武德;培育
引言
武德將武術道德,是從業者在武術活動中應該遵循的道德品質與規范。在青年武術訓練中,培育青年武德,是踐行素質教育理念的一種形式,不僅重視青年武術技能的教育,更重視青年道德修養教育,健全青年人格素養,進而武術根本性教育特性。因此,研究青年武術訓練中武德培育模式十分重要,不僅是青年未來發展的需要,更新青年武術訓練模式變革的需要。
一、青年武術訓練中的武德培養的價值
(一)強化青年德性修養
在青年武術訓練中,培育青年武德,能夠讓青年在武術學習中,全面理解我國傳統文化以及我國民族古人的優秀美德,使青年在潛移默化中陶冶情操。武德提倡青年要真、善、美,是指做人要誠實守信,以本性與他人交往,進而構建良好的關系。在社會經濟發展的今天,倡導武德教育,增強青年明辨是非能力,幫助青年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進而促進青年全面發展。
(二)增強青年自我約束能力
青年武術訓練中,大都是根據武術的訓練步驟、套路開展,而將武德教育滲透到其中,改變單一訓練模式,增強青年訓練積極性,使青年在武術學習中不僅自我武術技能,更理解武術文化。青年身為社會發展的一員,應注重自身言行,遵守公共紀律,進而更好的生活與發展。而在青年武術訓練中,培育青年武德,增強青年自我約束能力,使青年在武術學習中形成良好的習慣,并且以武術文化教育青年,使青年成為遵紀守法的社會青年。
二、青年武術訓練中的武德培養模式路徑
(一)加強武德教育
我國是一個文明古國,在幾千年歷史發展中,留下較為豐厚的文化,武德是其中之一。青年武術訓練不僅能夠強身健體,還能夠陶冶青年情操,提升青年道德素養。然而,在以往青年武術訓練過程中,部分教師較為重視武術的技能訓練,通過反反復復的訓練,促進青年掌握武術技能,但忽視武德教育的重要性,導致青年在武術學習中只知道其是強身健體,并不知道其內在文化。在青年武術訓練中,武德培育應從青年開展,以武德教育為導向,實現武德教育與武術訓練的相融合,一同教育、引領青年,讓青年知曉武術教育背后的文化內涵,進而增強青年對武術訓練的認同感。因此,在青年武術訓練中,教師應轉變以往武術訓練形式,重視青年武德培育,實現武德教育與武術教育的相融合,進而讓青年在武術學習中體會我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我國是禮儀之邦,在青年武術學習中,重視“禮”的教育,武術中的禮儀包含禮貌、禮節、儀式、儀表等內容,通過武術訓練強調青年禮儀教育,增強青年道德素養。例如:在青年武術訓練中,教師滲透禮儀教育,注重青年穿衣、言行、舉止,規范青年,使青年在武術學習中領會其中的禮儀,進而培育青年武德。在青年武術訓練中,只有教師結合武術訓練模式,深入挖掘其中的武德教育內容,以此教育內容強化青年武術訓練,規范青年武術訓練模式,進而促進青年全面發展。
(二)增強青年武術訓練的多樣性
從心理視角分析,個體容易受到新鮮事物的吸引。同理,青年武術學習形式亦是如此,容易受到多元化的武術訓練模式吸引,帶動青年參與主動性,使青年全身心的融入到武術訓練中,進而提升武術素養。然而,受到傳統武術訓練模式的影響,武術訓練模式單一,忽視青年主體性,很少根據青年喜好,開展有效的武術訓練模式,影響到武術訓練水平的提升。因此,在青年武術訓練中,培育青年武德,重視訓練方法的創新,采取多元化教學方法,帶動青年學習動力。例如:在青年武術訓練中,改變以往單向對武術技能傳輸的訓練模式,根據青年興趣愛好,滲透相關的武術文化,以文化為導向,帶動青年探究性意識,進而增強青年武術學習動力。首先,教師在青年武術訓練中,立足于武術技能訓練模式,根據此內容,挖掘其中的文化內涵,并且將文化內容編排成故事形式,青年大都喜好聽故事,通過故事展示,增強青年訓練積極性,促進青年武德培育,之后教師為青年開展實踐活動,通過實踐訓練模式,規范青年武術訓練形式,進而培育青年武術素養。
(三)武德與社會道德教育相融合
武德是武術發展史沉淀的精華,是習武之人崇高的向往,領悟武德內涵,不僅提升青年道德素養,更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推進武德的弘揚,進而構建和諧社會。因此,在青年武術訓練中,實現武德與社會道德教育的相融合,不僅教育青年,更促進社會文明建設,進而增強國民綜合素養。在青年武術訓練中,教師可以根據武術知識,為青年開展實踐教學活動,例如在社會活動中開展武術表演賽,為青年提供平臺,促進武術的傳播與弘揚;聘請知名人士對青年開展面對面交流活動,豐富青年人生閱歷,使青年在交流中體會武術的博大精深;帶領青年到農村體驗生活,挖掘武術中的內涵,增強青年武術技能,培育青年武術運用能力,進而促進青年將所學運用到生活實際中。
結語
綜上所述,在武德教育中,強化青年德性修養,升華青年情感,使青年知曉武術的發展史,增強青年對武術文化的認同感,促進武術文化的發展與傳承。因此,在青年武術訓練中,應重視青年武德的培育,轉變以往武術訓練方式,帶動青年參與興趣,進而增強武術訓練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侯歆,周小櫻,閆民.武術教學滲透武德教育的路徑[J].武術研究,2019,4(06):76-78.
[2]張國軍.論高校傳統武術教學中的武德培養[J].智庫時代,2019(14):266-267.
作者簡介:
馬波 (1973.4),男,回族, 陜西西安人, 學歷:大專,職稱:中級教練,西安雁塔武術協會副主席,研究方向:體育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