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瑋

摘 要: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人們的需求逐漸由生理需求轉變為自我實現;同時閑暇時間的增加和以小汽車和信息技術為代表的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旅游業呈現出從初期的團隊觀光旅游向多元化、個性化、高質量的休閑度假式旅游轉變的過程。公路是最可能實現旅游這種轉變的載體和方式。公路建設特別是國省道公路改建應該適應人們需求的轉變,使公路本身成為旅游景觀。
關鍵詞:公路;旅游;設計
1、國外旅游公路發展及案例
世界旅游組織研究表明,隨著人們收入的增加,自駕游人數占旅游總人數的比重也隨之增長,旅游業發展一般要經歷三個階段。美國、歐洲在上世紀70年代都已實現了由第二階段向第三階段的轉變。美國自駕游比重在1970~1990年間快速增長,目前美國自駕游人數占總人口比重超過15%。自駕游人數占旅游人數比重超過80%。
美國66號公路,從芝加哥橫貫到加州圣塔蒙妮卡,橫跨美國8個州,全長3939公里。1926~1985年1990年,該道路的交通功能退化,取名歷史遺產66號公路,被定為國家景觀盤道。沿途有畫布沙漠、大峽谷、馬蹄灣、羚羊谷、隕石洞等自然美景,以及西部牛仔等人文風情。走進66號公路,仿佛掉進了時光隧道一般,回到了西部牛仔風行的時代。公路小鎮旁冒著氣泡水的酒館,霓虹燈閃爍的汽車旅館,古式而老舊的加油站,西部的傳奇逸事在眼前一一上演。盡管美國66號公路經歷了從繁華興盛到沒落衰敗,時至今日它仍舊是自駕旅游的首選,因為它承載了太多的美國歷史。
美國加州一號公路,北起舊金山金門橋南接洛杉磯,全長740公里。沿途一邊是加州美麗的海岸(太平洋),另一邊是高聳的落基山,野生動物在公路兩邊頻繁出現,有海豹、海獅、海鷗、野鹿、野牛等等。國家地理雜志稱它為一生必去的50個地方,它是世界上陸地和海洋接觸最美麗的覽勝角度。
2、國內旅游公路發展概況
改革開放30年,中國旅游業的發展大致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上世紀70年代末到上世紀90年代初,旅游的方式大體是觀光旅游,走馬觀花,來去匆匆。第二階段: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旅游產品日趨多樣化,休閑、度假觀念開始興起。第三階段:未來5~10年,休閑度假將逐步成為旅游市場的主體產品。
按經濟學界認識:人均GDP達到1000美元,進入國內旅游需求增長期,旅游形態主要是觀光旅游;人均GDP達到2000美元,旅游形態開始向休閑旅游轉化,進入出國旅游增長期;人均GDP達到3000美元,旅游形態開始向度假旅游升級;人均GDP達到5000美元,開始進入成熟的度假經濟時期。在第一階段,國人的旅游大體是觀光掠奇,目的是看世界,豐富經歷,出行方式大多是團隊,選擇的目的地主要是名勝古跡、名山名水,以拍個照片引以自喜,其過程往往疲憊不堪。第二階段,國人旅游目的增加了休閑的需求,目的地不再局限于名勝古跡,城市周邊、自然山水、農家樂園和休閑文化主題公園成為人們的徜徉之地,從容游玩日益成為一種愛好和時尚,消費程度加深,出行方式中散客、家庭自助式、自駕游的比例大大增加,開始超過團隊方式,出國旅游也日漸增加。到第三階段,人們的休閑需求和消費能力日益增強并多樣化,目的地選擇更在乎環境的優雅和設施的品位,逗留時間大大增加,一地滯留型和第二家園式的休閑度假日漸成為有消費能力者的愛好。其目的不再是為了獵奇或是長見識,而是休憩身心,盡享天倫和自然之樂,借以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質。
2015年,國內自由行旅游總人數達32億人次;國內自由行人數占旅游總人數的比重為80%;國內自駕游人數占自由行的比重75%。
(1)居民收入水平:中國2015年人均GDP達8016美元,中國已進入以個性化、多元化為特點的旅游業發展第三階段。
(2)小汽車擁有量:2015年中國私家車達1.63億量,平均4戶家庭擁有一輛,每年汽車保有量的增長率都超過14%。
(3)公路設施建設:2015年,全國公路總里程457.73萬公里,居世界第二位。
(4)心理需求的變化:中國已經基本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人們對旅游消費的需求日益增多。
從現階段中國居民收入水平、小汽車擁有量、公路設施建設、心理需求的變化等方面來看:中國正處在以多元化、個性化為特點的自由行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
3、云南旅游公路發展概況
2015年,云南人均GDP達4174美元,私家車達431萬輛,平均4戶家庭擁有一輛,每年汽車保有量的增長率都超過14.7%。云南本地游客旅游業即將進入第三階段。
云南旅游資源具有多樣性、奇特性、地域性、融合性、生態性、跨境性的特征。高山峽谷(梅里雪山、怒江大峽谷)、中緬邊境異域風光、熱帶雨林、世界遺產(紅河哈尼梯田、石林喀斯特地貌、澄江化石群)、田園風光、紅色印記、人類文明溯源、女兒國風情等等。云南旅游資源富集。游人行駛在省內公路上,便可欣賞到云南最原始、最特色、最多元的景色。
以往旅游過度依賴單一景點、景區的門票經濟,沿線百姓不能直接受益,不能帶動沿線經濟發展,造成潛在旅游資源浪費,節假期通往景區的道路嚴重擁堵。解決問題的辦法:可加快旅游轉變發展方式,滿足多樣化、多層次的旅游消費需求。積極發展或打造旅游延伸產品。老旅游延伸產品大多通過餐飲、住宿、游玩、購買特產的方式產生。現今旅游延伸產品可圍繞商務休閑、養生、研學旅行、創意文化、田園鄉村風情等來精心打造。注重不同群體的不同需求,注重游客對旅游產品的全方面、高質量的體驗和感受。
4、云南國省道公路發展方向
公路作為通往景區、景點的主要載體,是滿足游客全方面、高質量旅游歷程中的一部分。公路與旅游需共同轉變,共同滿足游客高層次、多元化、個性化需求。
公路首先應具備公路本身最基本的通達功能,只有道路通達景區景點,才能全面開發和提升旅游資源。道路還應具備完好的交通安全設施及防護工程。道路交通安全設施及防護工程對于保障行車安全、減輕潛在事故程度,起著重要作用。其次為提高駕駛者及乘客的行車舒適性。行車舒適性主要公路線形指標影響。公路線形指標高行車舒適性越好,但作為景區景點內的旅游公路,出于保護自然美景的目的,不宜過度追求公路線形而破壞景致。
位于河北省張家口市的草原天路,因缺乏臨時停靠點等服務設施,造成隨處停車、亂扔垃圾等不文明行為。美麗公路建設應借鑒相似公路成功經驗的同時,還應對其不足之處加以改進提升。根據不同需求,增設不同層次的服務設施。如:臨時停靠點、觀景臺、服務驛站、綜合服務驛站。其服務功能和內容包含:休息、觀景、餐飲、特色產品購買、住宿、加油、自行車租賃、信息推介溝通平臺、房車露營、低空飛行……
云南省乃至全國國省道公路沿線游客視野范圍內普遍存在臟亂差現象。以公路及旅游設施建設為契機,協調整合各部門及當地百姓齊抓共管,清理垃圾等臟東西,整治亂擺亂放,提升公路及旅游設施檔次。建立政策法規、體制機制,各行業融入其中,各部門以及居民游客共同參與,共建美好環境。
公路上擋護面墻、護欄等漿砌圬工構筑物,因材料或型式高度統一,難免給游客帶來枯燥乏味之感。通過為護面墻設置與景區相融鋪面裝飾;采用通透或半通透護欄等方式,吸引游客關注裝飾內容或沿線景觀,讓游客忽略生硬的漿砌圬工構筑物其本身的存在。對于排水溝和坡面圬工防護工程,可通過種植花草、灌木進行遮擋。公路融入景觀,公路本身就是風景。
在當今眼球經濟的時代,不能再抱著“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想法。旅游景區應利用各種方法或渠道推介景區,盡可能的宣傳并吸引國人及外國賓客到來。比如:通過舉辦攝影比賽,發倔景區各種美麗;拍攝影視作品宣傳廣告;創辦本地特色賽事,吸引聚集人氣;建立互聯網站,全方面、深度介紹景區及其相關交通信息、服務種類、特色飲食及風俗文化;打造能誘發游客前往觀景的公路旅游標識系統等。
景區、景點作為公路通達的目的地,也是吸引游客的“圣地”,應重點精心打造。旅游的本質就是體驗“差異”,“差異化體驗”是旅游的價值核心。景區、景點的景觀打造注重對原始自然的保護,不用過多人工雕琢。云南怒江大峽谷、紅河哈尼梯田、石林喀斯特地貌、澄江化石群、西雙版納熱帶雨林等特色景觀本身就是唯一,且與眾不同。除增設必要的觀景平臺和人工步道和特色服務設施外,著重對不足短板進行補齊。將最美的、最具特色的景致或文化呈現在人們眼前,沉淀在游客心里。
5、結束語
公路與旅游的結合使公路本身成為旅游產品。通過旅游業建設帶動公路路域環境、生態環境、公共服務、文明素質等全方位的優化提升,全面滿足游客體驗需求。提升旅游質量的同時,促進當地乃至該區域內經濟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 2015年旅游統計年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