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澄
摘 要:隨著社會對水利建設的需求日益增加,水利水電建設中的混凝土施工也引起了廣泛關注。為了有效提高混凝土施工質量,從而提高整個水利樞紐工程的質量,有必要對其技術進行改進和研究。本文首先對水利水電工程混凝土施工進行了概述,其次研究了混凝土施工的主要施工要點,并在此基礎上從各種措施入手,希望能對提高中國的水利水電混凝土的建設水平有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水利水電建筑;混凝土;施工要點
1 前言
混凝土作為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中的重要建筑材料,主要用于水電站廠房、擋水性建筑物和水閘等建設。隨著水利水電工程的不斷發展,混凝土在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對整個工程的質量和安全起著重要的作用。
2 水利水電工程混凝土施工概述
眾所周知,水利水電項目對于國家發展的意義之重,它的施工質量會對社會穩定,國家進步有很明顯的影響。所以,在運用該技術以前的時候,就要切實結合施工規定做好質量控制工作。通常來說,該技術涵蓋四個具體的步驟,分別是攪拌、輸送以及澆筑和最后的養護。要想控制好技術的水平,就一定要做好這幾個時期的質量控制工作。如今,伴隨著技術的進步,此時的攪拌工序一般都是由那些規模龐大的設備來完成,此時不需要過多的工作者來參與,能夠明顯的節省人力資源,切實提升項目的質量。因為混凝土本身的自重很大,而且體積較為龐大,所以在拌和的時候一定要確保均勻,防止因為攪拌不充分而導致材料分層。對于運輸工作來講,在開展的時候一定要選擇那些有著較強大的密實性特點的設備,而且還要切記不能一次裝太多,因為一旦裝的太多就會導致輸送的時候撒出來,這就導致資源浪費。對于澆筑工作來講,在開展的時候一定要確保場地的平整性高,在澆筑的時候還要使用特殊設備對其碾壓。當做好澆筑工作之后,就要適時地開展養護工作了。只有做好了養護工作才能夠確保材料的質量良好,才能夠切實增加它的使用時間,具體養護的時候一定要結合材料的特征以及氣溫變化特性等展開。
3 水利水電建筑混凝土施工控制要點
3.1采用科學的方式選擇混凝土材料
在社會的發展與進步中,各種高新技術在持續的發展以及完善之中,這種背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推動了整個水利水電混凝土施工技術的質量與水平,因此在水利水電施工作業中,要想增強整個混凝土的施工質量,就要靈活的運用各種有效的技術手段。在對混凝土的相關材質進行科學的選擇過程中,應根據水利水電施工作業要求以及施工標準,通過必要的技術手段提升整個混凝土材料的優質性,同時在混凝土進行有效配置過程中通過各種有效的方式與手段保障其效果的質量,進而提升其整體質量。同時,在進行水泥以及砂石等混凝土原材料的篩選過程中,也要保障其整體質量,這樣可以從根本上保障符合標準,在這些混凝土原材料進入到水利水電施工現場的時候,要通過實驗室檢驗的方式加強質量管理,在保障混凝土原材料合格之后才可以使用,這樣也可以有效地避免出現各種質量安全問題。
3.2混凝土模板施工要點
混凝土模板施工中應嚴格按步驟施工,在立模板時,應首先處理好基層表面。立好的模板應該是與基層緊貼并且非常牢固的,能夠在振動的作用下也不走樣。如果模板的底部與基層依然留用空間,應將模板修復整齊,并將縫隙填好,以免振搗混凝土時漏漿。立好的模板在澆搗混凝土之前,鋪薄膜可防止漏水跑漿,保證了水泥混凝土的強度和密實度。
3.3混凝土制備
混凝土制備是混凝土工程中的一個重要的環節。一是對拌制時間有明確的要求,混凝土拌制時間不能夠小于規定混凝土攪拌的最短時間。二是對入場材料的控制,按施工配合比要求拌制混凝土。在施工現場對混凝土進行制備的時候,一般情況下是將原材料放置到料斗中,然后將料斗放到攪拌桶中,在進料的同時,將水和液態外加劑直接加入到攪拌桶中。三是制備方法的要求。原材料匯集入上料斗的順序:當摻拌混合料時,其順序為石子、水泥、混合料、砂。當摻入干粉狀外加劑時,其順序為石子、外加劑、水泥、砂子。當不摻進外加劑和混合料時,其順序為石子、水泥、砂。施工中按規定的坍落度拌制混凝土,不得隨意增加或減少材料實際用量,對不合格的混凝土不得進行澆筑。
3.4混凝土澆筑施工要點
混凝土澆筑施工在澆筑前、建筑過程中及澆筑后均要滿足混凝土施工規范中的標準要求。在澆筑前,首先需要繪制明顯的混凝土標號分區線、收倉線、混凝土特性和來料順序等數據。混凝土的澆筑要分層進行,可以采用使用塔機、門機入倉等方式。不同部位的混凝土采用不同的平倉、振搗方式。小倉面或是鋼筋部位采用手持插入式振搗器,止水片周邊采用小功率振搗棒進行振搗。當混凝土不再出現顯著下沉、氣泡現象,且泛漿時應停止振搗,避免振搗過度。混凝土澆筑時連續性是關鍵,如中途終止并超出允許的間隔時長時,需要按工作縫處理。同時要注意不使用不合格的混凝土料,澆筑時不在倉內加水。
3.5振搗施工要點
混凝土施工具備振搗條件時,振搗棒降低平穩插入到混凝土中,一般深度保持在55~60厘米左右,插入過程保持在10秒左右。振搗棒插入混凝土后,必須要進行持續的振搗,會出現混凝土氣泡泛漿,保持振搗棒振搗時間必須再15~17秒之間,振搗棒拔出速度大約要保持5cm/s,保持拔出的過程要在10秒左右的時間。一個振搗周期結束后,再以0.8左右的倍數進行水平方向移動振搗棒,實現與上一個振搗區域實現搭接,進行下一個循環的振搗。
3.6混凝土施工養護
混凝土的凝結與硬化是水泥與水產生水化反應的結果,在混凝土澆筑后的初期,采取一定的工藝措施,建立適當的水化反應條件的工作,稱為混凝土的養護。在工程建設中往往忽視了混凝土的養護,造成混凝土表面干縮、龜裂、脫皮等,不同程度的影響了混凝土整體質量以及其他性能的發揮。混凝土養護的目的是為硬化創造必要的濕度、溫度等條件,加速混凝土硬化,防止混凝土澆筑后遇高溫、風化、寒冷等條件而出現的破損現象。當前比較常用的養護方法主要有標準養護、自然養護、和熱養護這幾個方法,在實際施工過程中,我們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的不同,來選擇相應的養護方法。如果有一些建筑結構物結構比較復雜或者面積比較大,不利于覆蓋澆水或覆蓋塑料布的時候,那么我們可以采用噴灑薄膜養生液作為保護層,從而防止混凝土內部水分蒸發,從而確保水泥水化反應能夠順利進行。
4 結束語
水利水電工程中,利用混凝土施工技術,對確保工程質量,有著積極的作業。開展混凝土施工時,需要按照施工規范,做好施工質量的把控,以保證混凝土工程質量。
參考文獻
[1]雷云.混凝土施工技術在水利水電施工中的應用[J].工程技術研究,2017(04):51-52.
[2]金東梅.水利水電施工中對于混凝土施工技術的運用探討[J].四川水泥,2015(05):170.
[3]趙宇航.水利水電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研究[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7(14).
[4]練松濤.水利水電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問題及解決措施分析[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