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帥 羅穎
摘 要:以“以學生為中心”的現代教育理念為指導,對《中成藥》這門課程開展了課堂教學、微課學習和測評結合的多維教學模式教學嘗試。通過多維教學模式的探索和多樣化測評方式的實施,激發了學生學習《中成藥》的熱情,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以學生為中心;中成藥;多維教學模式
中成藥是在中醫理論指導下,以中醫方劑為依據,以中藥飲片為原料,經過藥學和臨床研究,獲得國家藥品管理部門的批準,按照規定生產工藝和質量標準制成一定劑型,質量可控,安全有效,可供臨床醫生辨證使用,或患者根據需要直接購用的一類藥品[1]。隨著中藥現代化研究的深入,目前患者亦更趨向于服用中成藥進行治療。根據智研咨詢發布的《2017—2022 年中國中成藥行業市場運營態勢及發展前景預測研究告》相關數據顯示,中成藥工業總產值由 2011 年的 3522 億元增至2016 年的 7866 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 15.5%,高于整個醫藥工業,且毛利率均高于醫藥制造業的平均水平[2]。中成藥巨大的市場,將需要大量的中成藥研發、生產及銷售人才。
《中成藥》傳統的教學方式是“老師講授和試卷測試”,這種教學測評方式可以給學生以系統的學科知識。但隨著中國大學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以教師為中心”轉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改革,教學的目的更應傾向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與終身學習的能力[3]。通過學習《中成藥》這門綜合應用性課程,筆者認為學生應掌握中成藥的分類及因病征選藥應用依據,了解中成藥的新藥開發方法。
一、“以學生為中心”是教學模式改革的核心環節
“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其實在我國古以有之。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在《論語》中曾講“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溫故而知新”,其教育思想就是提倡讓學生主動去學習,老師講授與學生自我思考相結合。在西方,美國心理學家卡爾·羅杰斯于1952年就提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現已成為西方國家教育界的主流教育理念及教學模式。但是,“以學生為中心”不是“學生的自由主義與散漫主義”,而是指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學生在老師對每個知識點的精心設計與引導下,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去理解學習新的知識,并解決新的科學問題,從而有所得[4]。
二、“以學生為中心”的中成藥多維教學模式的實施
(一) 學情分析
中成藥授課對象為中藥學、藥品經營與管理專業二年級學生,其思維較活躍,課堂氣氛較好,大多數學生在教師引導下能夠積極參與課堂教學互動及網絡平臺互動。在學習本課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藥用植物學、中藥學、天然藥物化學等課程,對中醫藥理論、中藥材及其有效成分有一定的了解,但對中成藥的分類及因癥征選藥應用依據未曾接觸,這亦是課程教學中的重點與難點。
(二) 多樣課堂教學方法的運用
通過多樣互動式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變被動聽課為主動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熱情。
1. 課上討論
①病例導入法。在講解某一中成藥時,通過病例導入,讓學生認識到該品種中藥的實用性,從而增強學習熱情。如: 講解小兒消食片時引入小兒厭食癥案例,講解烏雞白鳳丸時引入月經不調的案例,講解黃氏響聲丸時引入咽喉腫痛的案例。②圖片展示法。在講解證候時,結合圖片,讓學生更直觀地理解中成藥的主治證候與組方原理,通過討論讓學生積極參與,以增強學生學習的能動性。③實物演示法。中成藥是一種特殊的商品,學生拿到一個中成藥商品應能從其包裝上獲取盡量多的信息,比如產品名,功能主治,劑型,使用方法,生產廠家,注意事項等重要信息。
2. 課下互動
利用現代化網絡教學平臺互動,如微信、QQ班級群、微助教教學討論區板塊等,在課下加強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使學生溫故而知新。
3. “四個+”的教學理念
“思政+”,是藥三分毒,學生掌握相關知識,才能因病用藥,起到治病救人的目的。“企業+”,中成藥的性質不同,企業對其生產、倉儲、銷售等過程中的標準與技巧亦不同,學生要學習未來工作崗位的技能需求。“雙創+”,目前是一個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時代,學生在課堂上就要培養挖掘新想法、尋找新思路的能力。“互聯網+”,學生要利用好互聯網這個工具,輔助學習。
4. 網絡微課堂教學
利用我校易班優課平臺和微助教平臺組織學生對《中成藥》進行線上學習。①易班優課教學平臺:將課程講稿、課程大綱、教學課件、教學視頻、課堂輔助教學資料上傳至學習平臺,并對學生進行開放,幫助學生課后復習。②微助教平臺: 以聊天工具微信為媒介,進行網上點名,課堂隨機答題,課堂習題測試,課堂及課后討論;課堂隨機答題與課堂習題測試主要讓學生在學習一個知識點后,檢驗學習成果,同時便于老師及時發布作業; 課堂及課后討論主要是給學生提供一個師生交流互動的平臺。
三、小結
中成藥按功能主治可分為解表中成藥、清熱中成藥、表里雙解中成藥等近30個類別,每一類中成藥又可因病癥原因分為2-5種類型。如何在有限的課時中讓學生理解這門課程,學有所得?筆者通過《中成藥》多維教學模式的探索和多樣化測評方式的實施,實現了“以教師為中心”向“以學生為中心”教育理念的轉變,激發了學生對《中成藥》的愛好和學習熱情。
參考文獻
[1]阮時寶.中成藥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
[2]智研咨詢. 2017-2022 年中國中成藥行業市場運營態勢及發展前景預測研究告[EB/OL].(2016-10-14)[2016-10-14]中國產業信息網.
[3]李明秋.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學為中心的特色化教學模式探索[J].黑龍江教? 育.2018,(12):11-12.
[4]曹建召,李方.課堂變革:以學生的“學”為中心[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9,(11):14-18.
作者簡介
黃帥,博士,講師,湖北仙桃人,主要從事《中成藥學》、《中藥鑒定學》的教學工作,研究方向為中藥的物質基礎及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