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書琳 梁鑫
摘 要:內部控制是現在企業確定企業發展的方向,完善企業自我的規劃,實現企業經營目標的重要手段之一。內部控制在國有企業發展的道路上起著無可比擬的作用。建立健全國有企業內部控制制度體系,是企業能夠生存發展的保障,是順應新時代的前提。本文詳細的闡述了大環境下我國國有企業的內部控制,并對我國國有企業內部控制提出了進一步完善的意見。
關鍵詞:國有企業;內部控
1.國有企業內部控制特點
內部控制是一種旨在通過組織結構、內部環境、企業運營等一系列手段來達到企業經營目標,保護企業資產安全的制度。國有企業通過內部控制保證企業資本安全,增強企業經濟實力,快速發展國民經濟。一般來說,國有企業內部控制具有如下特點:一是外部力量推進內部控制的實行。一般企業內部的監控對內部控制制度的落實起著關鍵的作用,但國有企業卻是強力依靠政府、財政部等有關部門,出臺法律法規監督內控的實施情況;二是內部結構影響企業有效的實行內部控制。國有企業是以法人為代表的治理結構,法人治理結構落實不到位,企業受以人制的影響,導致內部控制制度實施缺乏有效性;三是國有資產的重要性促進內部控制制度的落實。國有企業重點保護國有資產安全,為了保護資產安全這一目標,內部控制成為了重要手段,為此國有企業拼命落實內部控制制度,以便增值保值國有企業資產。
1.1 控制活動不完善
為確保企業治理政策的實施,提高企業管理水平,控制活動貫穿于整個內部控制的始終,是內部控制不可或缺的方法。企業要按年按月及時的上報財務報告,并對財務報告內部控制的缺陷給出明確的評定標準,以便公眾監督。公司除法定的會計賬簿外,將不另立會計賬簿。企業的資產,不以任何個人名義開立賬戶存儲,保護企業資產安全。企業內部會計記錄要真實有效完整,財務信息真實可靠,企業要加強對籌資活動的會計控制,幫助企業確定籌資規模和籌資結構,降低資金成本,防范和控制財務風險,保證資產安全,確保資金的有效使用。國有企業實施授權審批制度,雖然擁有較為完善的法人治理結構,設有董事會,股東大會,監事會,但實際情況上各部門相互交叉聯系,機構形同虛設,領導人職權集中過大,權力過度的集中導致決策不能客觀真實科學,授權審批程序復雜等情況任然存在。
1.2 信息與溝通不健全
信息披露溝通制度是保障企業內部與外部信息交流的溝通機制。國有運用互聯網技術,建立了互聯網消息聯絡溝通模式,全國覆蓋的信息網,便于子公司之間信息及時交流,有效控制各級子公司,同時與經銷商網上聯絡,可以掌握銷售信息,及時發現企業在銷售過程中遇到的風險和潛在競爭者,做出風險應對。信息披露管理制度由董事會建立,董事會保證制度的建立實施,董事會秘書負責信息披露制度的具體協調,公司監事會負責監督。某種程度上保證了信息的真實與公開性。減少了有關的會計人員造假的可能性。企業的投資者依據披露的信息,可以客觀的評估企業價值,衡量合理投資企業。
而有些國有企業內部的信息披露僅僅只是做到建立內部控制制度,并未詳細表明企業內部控制的具體信息和企業監事會的評價。由常規審計人員負責內部控制監督執行情況,給予員工很大的信任度,就容易造成員工自身不能恪守職業道德,不能合法合規真實的披露企業內部經營狀況信息,影響了信息披露制度發揮其可靠性作用,企業的決策者不能完全依據披露的信息,了解企業內部情況,做出正確決策,從而帶來風險危機。
2.完善國有企業內部控制的建議
2.1 優化內部環境
國有企業應建立健全完善組織機構,審計部應獨立設立,不服從于任何一個層級,做到獨立監督企業的經營管理;要對企業的集權和分權情況進行分析,對于集權或者分權的情況加以改善,促使其合理化;其次要對于領導和員工的職責和權力予以書面化或者制度化,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
我國國有企業應完善人力資源機制;還應培養專業人才,提高企業創新與專業性;加強有針對性的培訓和溝通,不斷提高人員素質,知識專業化;同時要健全職工的激勵機制,建立合理的上升通道。
此外,國有企業還應利用好董事會、監事會、股東大會間互相權力制衡的關系,企業管理落實到位;制定相關準則,做到企業外部有政府監督,內部有部門監督的同時也有法律依據。
2.2 加強信息與溝通
根據伊利集團的內部信息方面的控制措施,可以知道,國有企業信息化程度較低,信息披露制度過于形式化。企業管理效率的高低和內部控制體系實施的有效性受國有企業對信息化接受程度以及應用水平的直接影響。國有企業應完善內部控制信息化建設,建立具體的內部信息披露制度,明確各個企業內部控制具體信息;企業監事會要發揮監督、評價作用,促進企業內部信息公開透明,保證財務信息的真實與完整性;建立良好的溝通機制,招聘內部控制信息化需求的計算機專業人才和審計專業人才,促進內部審計信息化發展,推廣信息化的軟件程序,保證內部信息交流便利及時。
建議國有企業有自己開發的內部信息系統,企業內部擁有獨立的信息交流系統,可以快速安全的信息溝通交流防止信息的流失,避免信息泄露給競爭對手因此帶來的風險。信息傳達渠道是企業人員表達意愿的一個平臺,應該保持實時暢通,讓人員可以隨時隨地上書自己的想法意見。
參考文獻
[1]Sorin Briciu.A Comparative Study of Well-established Internal Control Models.Procedia Economics and Finance,2014,Vol.15
[2]王夏蒙.新時期國有企業財務內控制度分析[J].商場現代化,2017(09)
[3]余志林.互聯網+時代 企業內部控制研究[J].財會學習,2017(07)
[4]夏寶輝,梁穎.我國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現狀及對策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7(03)
[5]黃峻.基于風險管理的集團公司內部控制體系應用和分析[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6(06)
[6]苗建琴.國有企業內部控制在財務風險管理上的運用[J].中國市場,2016(03)
[7]孫海濤.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披露問題研究[J].商業會計,2015(16)
[8]李秀柱.淺談內部控制在國有企業中的應用[J].中國總會計師,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