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文捷 劉欣悅 郭石磊
摘 要:在新型科技的逐漸穩步環境下,帶給機械工業的操控系統也越來越多,其中包括最新設計的動力滑臺液壓系統采用PLC控制系統等,PLC控制系統是以液壓傳動作為系統工作動力,進一步穩定自動化系統的正常運行。通過不斷調試和實驗,新的裝置系統具有動作順序控制方便,運動部件定位精確的特點,能降低勞動強度,較好地滿足工業自動化要求。本文通過對PLC滑臺液壓系統在機械自動化中該如何設計方案進行詳細的說明。
關鍵詞:液壓系統;動力滑臺;PLC控制程序
所謂動力滑臺是組合機床上一種保持機床能夠穩定運動的其中之一,可以與床身、中間底座等其他通用部件組裝成各種可實用的組合型機床,同時,滑臺上也可以安裝各種專用切削主軸箱等相關工作零件,根據工藝要求完成鉆擴絞鏜銑等工程順序。而所謂組合機床一般都是由多刀加工,在切削負荷變化大的情況下,運動速度快慢變化也會變大,由于零件表面粗糙度的會對一些制作工序昌盛影響,因此要求操刀人員要使刀面盡量保持平穩,這對于工作人員來說無疑是一項相對困難的工作,而液壓系統最大的優點就是運動平穩具有極其精準的控制力,能在大范圍實現無極調速,進一步推動自動化的目標完成,加之PLC控制技術對自動化整體系統的技術支持,在一定程度上,確保了自動化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較少突發故障的發生和意外造成的系統損失,因此,PLC滑臺液壓系統對于整個雞子兒工業來說至關重要[1]。
1 PLC的系統整體設計方案
液壓系統的主要操作就是利用機床的串行通訊口,在合理科學的操作環境下,建立與上位計算機之間的數據通信和傳輸,且參數的精準度極高,上位計算機通過向下位計算機傳送根據數據轉換而來的操作指令,控制機械的輸出口,對液壓滑臺的運動進行一定的控制技術;同時采集液壓滑臺上的壓力和位移數據,連同滑臺的運動狀態一并發送給主機,當主機接收到顯示出來后,則整體工程中的所有數據清晰可見[2]。
2 動力滑臺的控制過程
動力滑臺的液壓系統具體操作步驟可詳細分解為以下幾個過程:第一,快進將數據轉換的頁面進行快進后,就會使數據全部集中在一處,方便操作人員查看實時進展情況,確保工序流程中不會出現任何突發性問題,第二,工作歷程的快進,由于自動化系統監控下的工作進程都是幾乎都是一成不變的,因此在進行相關查看作業是否規范時,可采取快進方式,使得整體畫面在倍速情況下播放完成,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對時間的浪費,又能使操作人員快速掌握實時問題,而后進行及時有效的處理;第三,二工進,所謂二工進便是與一種產品同時加工制作出來的另一種產品的制作過程,由于PLC系統是在原有控制系統上進行加強改造的先進系統,因此可同時掌握兩個產品的真實狀況;第四,停留,當操作人員需要對出現事故的工序流程進行緊急處理時,就需要將畫面停留在發生問題的地方,好進一步進行仔細的觀看,確保到底是哪里出問題以后,做好相應措施,進行快速有效的整修;第五,快退是防止操作人員對計算機下達指定命令時出現操作誤差,導致畫面流失前進,這時便能通過快退進行折返,省時省力;第六,原位停止,由于系統是在液壓系統下進行操作引導,因此PLC監控系統起到了至關重要的建設性作用,它可以通過液壓系統的監測繼而對整體施工過程進行掌控,當原位停留的操作下達后,則計算機可通過PLC監視系統看清整體工業的操作進程[3]。
3 PLC控制設計方案
在進行PLC控制方案設計中,采用的是動力PLC梯形設計,其中運用的是PLC中最先進的FX2N,主要通過系統內PLC的步行觸點指令進行的一項執行程序更快,靈活性控制更強的一種STL梯形指令。在此期間的系統液壓缸須進行的是順序指令動作[5]。初始系統的操作元件是計算機核心系統中的條件碼寄存器。在進行系統設計過程中,如果滿足相應的轉換條件,這個時候就可以進行下一步操作,即將條件碼寄存器通過STL進行其他置位指令。反之,這個時候的條件碼寄存器會重新接收STL指令,自動恢復到起始位置,等待下一項指令。選用動力滑臺PLC梯形設計主要是因為STL梯形指令順序性動作的指示相對明確,不會出現條理雜亂,圖示不清的情況,有利于直觀的進行設計分析,簡捷高效,不易出現設計錯誤[4]。
4 總結語
總體而言,根據上述內容得知,PLC監測技術在一定意義上對現代機械行業中的自動化系統具有一定的重要意義,在PLC監測技術的支持下,會讓整個自動化系統運行的更加流暢,同時提高了工作效率,也讓監測結果準確性更高,進一步推動了自動化信息科技程序發展,提升產品的總體質量,將機械制造過程表現的更加清晰化和可視化,大幅度降低了操作人員的工作量,保證了工作流程的暢通性。
參考文獻
[1]屈圭.液壓與氣壓傳動[M].液壓與氣動,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5.
[2]許為民.基于PLC的全自動氣動鉆床控制系統設計[J].液壓與氣動,2009,220(12):7-9.
[3]許焰.基于PLC的液壓動力滑臺控制系統改造[J].液壓與氣動,2004,12:66-67.
[4]李建國.基于PLC的氣動機械手的改裝設計[J].液壓與氣動,2011,240(8):21-23.
[5]張利平.液壓傳動系統及設計[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