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明
摘 要:為了培養高職學生的綜合能力,應當構建完善的教學互動體系,創新教學實踐活動的方式,調動學生主動投入到創新課程的小組實踐模式當中,基于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要發揮集體教學氛圍的引導價值。
關鍵詞:高職;小團隊;創新課程
小團隊形式的創新課程的關鍵在于組織優化的團隊,引導所有學生積極參與的團隊性的學習實踐當中,基于團隊活動的氛圍達到帶動所有學生學習實踐的目標。小團隊型的創新課程是實踐性、規模化和互動性的課程。
1.小團隊形式創新課程的價值
1.1激發學習興趣
小團隊形式的創新課程一方面強調學生集體的充分互動,基于集體的實踐、探究、游戲和比賽等達到調動學習主動性的目標。另一方面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給所有學生都提供了自主學習和展示的空間,引導學生為了集體的利益和榮譽努力實踐,而且給所有學生提供了參與活動的機會,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互動氛圍,引導學生在主動交往、有效團結協作和互動中達到提高學興趣,提升總體學習能力的目標。
1.2優化課堂氛圍
小團體形式的教學模式強調學生成長課堂教學的主體,高職教學的關鍵在于布置教學任務,給學生提供豐富的實踐素材,引導學生自主設置實踐方案,促進學生主動突破實踐中的難度。教師主要教學任務為學生服務,強調發揮教師的鼓勵、指引、啟發方面作用。促進學生在自主實踐中獲得成功的樂趣,引導學生相互討論,達到以提高整體教學質量目標。小團體形式的教學模式有助于學生自主豐富和獲得學習資源,給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實踐互動空間,對于激發學生主體性有重要價值。
1.3優化教學方式
傳統的班級授課制模式以講述理論為主,現代小團隊授課的教學形式更關注所有學生的成長,強調優化小團隊人中配置,給所有學生提供必要的實踐與展示的空間。學生進一步獲得了相互交流與自我展示的空間,這樣可以更好的明確具體的學習任務,促進學生進行自主性的探索與互動。特別是在現代信息技術的支撐下,有助于學生自主的進行課下課上的學習活動,達到了開展探究型、直觀型、情景型和互動型教學的目標,不僅整合了教學資源,而且突出了學生自主學習的地位,是現代高職教學的得要發展,對于優化和提高教學效率有重要的價值。
2.小團隊形式創新課程的特點
2.1互動性
小團隊形式的創新型課程的關鍵在于優化小團隊,切實形成相互信賴和相互幫助的氛圍,注重在集體性學習的氛圍中達到促進所有學生提高的目標。小團隊教學模式的關鍵在于促進學生相互溝通,引導學生把積極的學習行為聯系在一起。教師應當要求所有成員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注重使所有團隊成員都參與到集體任務當中,學生不僅要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還要對團隊有所貢獻。教師應當基于學生的合作能力布置教學任務,注重在良好的合作背景與合作空間下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引導學生在思想的碰撞與共同努力中達到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目標。
2.2創新性
小團隊教學項目應當有一定的新穎性,強調把常規性的教學內容有效的滲透到新穎的教學項目當中。教師應當設置符合學生興趣需要的創新性的任務背景,注重任務項目既要符合學生的認知,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在一定陌生性、情景性、互動參與性的任務中激發學生的探索精神。小團隊形式的創新課程應當有一定難度,注重引導學生解決具體問題,引導學生圍繞著問題提出方案,在小團隊優化方案的過程中達到各界經驗,認識規律,實踐技能和全面提高知識技能水平的目標。
2.3實踐性
小團隊形式的創新教學的關鍵在于優化課程形式,提高課程教學的實踐性,注重給學生提供豐富的實踐機會,引導學生主動的投入到實踐探索活動當中。首先,小團隊教學的任務應當指向學生的生活和職業的前沿領域。其次,要求設置學生需要動手才能解決的任務,鼓勵學生在實踐性活動中獲得成功。第三,應當激發學生自主探索與互動實踐的興趣,促進學生積極投入社會調研,方案優化、設計解析和探索驗證的活動當中。小組合作學習應當指向學生開展互動任務,確保學生在實踐中獲得良好體驗,達到積累專業知識,不斷獲得實踐自信的目標。
3.小團隊形式創新課程實施策略
3.1增加學生責任意識
小團隊教學形式應當發揮集體對學生的促進作用,不僅要開動學生的創新思維,而且還要回歸到集體互動的活動當中,強調依靠集體智慧更好的解決實際問題。首先,應當增強學生的主動性,提高學生的主體責任意識,達到提高學生綜合素養的目標。教師應當給所有學生提供表現的機會,注重小組成員各盡其能,在教育內容方面給學生主動表達的機會,引導學生獲得獨特的思維見解。其次,教師還要樹立學生正確的合作觀,號召學生在協商氛圍下解決問題,注重樹立學生的相互尊重意識,端正學生在小團隊互動的態度,在認可所有學生的基礎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達到提高學生自主實踐有效性,提高實踐科學性目標。提高小團隊形式教學的有效性就增加團隊凝聚力,需要強調學生自主自愿組隊,加強學生的合作溝通,促進組內成員積極進行交流。
3.2優化互動學習方案
高職不同年級、不同專業的、不同班級應當差異性的采用小團隊合作學習的模式,注重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做好相關準備工作,達到團隊資源有效共享目標。首先,應當加大準備工作的力度,切實在小團隊教學前了解學生的特點,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特點引導學生恰當的分組。其次,還要優化實施的過程,注重在指定的平臺增加學生交流的時間和范圍,由教師負責微觀上調控學生的互動活動。教師還要擅于引導學生總結,促進學生在小團隊活動的過程中積極的總結各種得失。只有采用因材施教的方式,實現組成異質、組間同質,才能構建良好互動氛圍。教師還可以創新性的組建班內、跨班、跨專業的互動小團隊。
3.3優化評估指導機制
加大對學生小團隊的指導對于提高教學的效率,促進學生小團隊發揮作用有重要的價值。首先,應當構建教師與學生進行有效溝通的機制,教師應當加大對學生指導的力度,注重以各種機會和形式對學生進行思想啟發。其次,還要發揮教師對小組的整合作用,注重通過教師鼓勵、評估、促進開展小團隊活動。第三,教師還要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評估,并且給學生提供繼續努力的課題,以便于學生積極投入相關實踐。
結論
小團隊形式的創新課程模式有助于優化教學體系,創新教學活動的方式方法,著力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要,達到提高整體教學質量目標。
參考文獻
[1]歐陽志群.大學英語課堂小組活動在英語教學中的探討[J].海外英語(上),2014(11):49-50.
[2]黃繼娟.打造具有優秀特質的團隊[J].鐵道工程企業管理.2015(03)
課題項目:
湖南省教育科學研究工作者協會課題研究成果,課題批準號XJKX18B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