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飛機維修作為民航領域的重要工作環節,對于航空安全、航空運輸效率以及現代航空產業的發展具有直接的影響力,本文對飛機維修中的人為因素展開研究,從基本概念論述入手,深入分析飛機維修中人為因素容易產生的問題,以期對推動飛機維修工作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飛機;維修;人為因素;概述;研究
引言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民航事業完成了從無到有、由有至精的發展,除了對國外先進科學技術進行引進外,還開發研究了很多民航領域的專業技術,為我國民航事業的發展打下了扎實的基礎,為航空旅行提供了更加安全、可靠的技術保障。
一、飛機維修中人為因素的概述
(一)飛機維修中人為因素的基本概念
飛機維修中的人為因素,通常指在飛機維修活動的整個過程中由于操作人的工作素養、習慣,軟、硬件技術,環境因素等各個方面因素導致對維修質量產生的影響。這些人為因素會遵循墨菲定律,主要表現為人類在完成某項任務時,一旦產生錯誤的想法或環境條件,很容易會根據錯誤的想法或環境條件進行事件操作,最終導致問題的發生。因此整個飛機維修過程中的人為因素本身具備客觀的不可避免的問題。因此通過對飛機維修工作進行系統性的研究,從而有針對性的實施技術控制放哪,最終實現對飛機維修過程中人為因素的控制。
(二)飛機維修中人為因素導致的問題
在飛機維修的整個過程中,人為因素導致的問題發生頻率往往較高。主要原因在于工作人員在進行維修工作時,通過自己的主觀意愿進行判斷,應用了一些不合理、不科學的維修方案,導致維修出現問題。事實上,降低飛機維修過程中的人為因素問題,一方面可以用過概率學原理優化工作制度,將問題出現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另一方面還可以通過分析總結飛機維修的工作流程,并且結合飛機的實際工作情況進行分析,從而提高維修工作的效率,降低故障及事故的發生幾率。通常來說,飛機維修工作最容易出現人為因素問題的階段是工程開始階段和結束階段。在開始階段,對于維修方案的選擇,維修成本的控制、維修技術的應用都需要進行細致的規劃,一旦出現紕漏會對維修工程質量造成重大影響。在結束階段,需要對維修工程的各個環節進行詳細的驗收,尤其是在工序交接、維修標準設定等環節容易由人為因素導致問題,因此必須要重視這些維修環節。
據有關調查顯示,在飛機維修工程中出現維修失誤和事故的頭號原因就是人為因素,并且在技術實力飛速發展的當下,人為因素、設備技術以及使用環境之間會起到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作用,人為因素很容易在大型維修工程中形成連鎖反應。例如在機場環境中,過大的噪聲和夜間照明條件不足都回對維修人員的信息收集、分析和時間操作產生不利影響;機場維修人員高壓高負荷的工作環境也會對工作人員的心理產生一定影響,容易造成維修作業方面的疏忽。
二、飛機維修中降低人為因素影響的措施
(一)整理分析實際案例,加深學習印象
在飛機維修工作中,最常見的人為事故時擦碰事故,通常是飛機與特種車輛、工作梯、擺渡車之間發生刮蹭,這種擦碰事故通常會導致航班延誤,嚴重時甚至會造成飛機后續工作計劃的延誤,最終產生巨大的經濟損失。通常在發生擦碰事故的一段時間內工作人員會處于一段時間的高度精神集中的狀態,在這種情況下可能再次發生事故的可能性較低。但從長期角度看,事故發生后維修人員很難保持長期的警戒性,犯人為因素錯誤的概率會不斷上升。因此民航工作管理人員應當加強對維修事故的案例收集,定期加強對維修人員的業務培訓,不斷讓維修人員在一線工作崗位提高警惕,有效降低出現人為因素維修事故的可能性。
(二)加強監管力度和績效考核制度,提高環境對維修人員的影響力
通常來說,針對飛機維修工作的質量監管環境較為嚴格,每家航空公司都在根據自身需求不斷提高企業的質量檢查力度,這對于一線維修人員來說勢必會帶來一定的工作壓力。因此航空公司應當改善維修人員的工作環境,為維修人員提供高效、適宜的工作環境,并且合理安排維修人員的作息,避免過度疲勞或晝夜顛倒導致的員工注意力不集中導致人為維修事故的發生。此外,在確保工程質量的基礎上設定明確的獎懲制度,也有助于提高維修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合理的懲罰制度能夠對員工進行警示,有效的績效獎勵也能夠促進員工的創新意識,讓員工在技術創新方面放開手腳,降低人工維修差錯出現的可能性,切實保障飛機維修工程的工作效率。
(三)提高飛機維修人員的專業水平,補足技術實力
飛機維修人員作為一線實踐工作者,需要從各個方面控制人為因素導致工作失誤的可能性,切實形成高質量、高效率的維修標準,推動維修人員業務水平和維修工作質量的不斷提升。第一,航空公司需要不斷提高維修工作者的技術實力,通過二次培訓來提高維修員工的技術實力,同時培養員工養成終身學習的意識,不斷對業務水平進行強化和提升。第二,在實際操作維修時,一線維修人員需要在不斷實踐中提高自身實踐能力,對飛機零部件參數、運行情況以及具體參數有足夠的了解,并且實時實地進行監測,為飛機的長期維修保養提供可靠數據,從而得出更加客觀的維修標準數據,降低維修工作中人為主觀因素造成影響的可能性。最后,飛機維修部門要不斷提高自身管理效率,通過對飛機的實時數據檢測、維修工程時間、進度、質量等形成明確的工作標準,利用管理制度提高維修人員對工作質量的重視,降低人為因素導致工作失誤可能性的發生,同時不斷提高員工的主觀能動性,整體提升航空維修工作的工作質量。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飛機維修工作過程中,人為因素對于其能夠起到至關重要的影響。因此民航工作管理者應當重視一線工作人員的身心情況,不斷優化和完善飛機維修工作的規章制度,減少一線維修技術人員的工作壓力,杜絕疲勞加班、連續夜班等客觀影響工作人員技術能力的現象發生。從管理章程到對維修人員的技術培養都應當提起足夠高的重視,切實提高飛機維修工作的工程質量,在理論研究和實際實踐有機結合,最終推動我國航空航天事業工程的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1]夏爽.飛機維修中人為因素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7,(19):3-4.
[2]孟楊浩.飛機維修中人為因素研究[J].軍民兩用技術與產品,2017,(6):184.
[3]陳文娟.飛機維修工程中的人為因素研究[J].科學與財富,2017,(7):31-31.
作者簡介:
姓名: 徐洪亮,出生年:1985,性別: 男,民族:漢,籍貫: 江蘇武進,當前職務:服務工程師,當前職稱:助理工程師,學歷:本科,研究方向:飛機,作者單位:上海飛機客戶服務有限公司,單位所在地:上海,單位所在地郵編:20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