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恒 ,鄭先福 ,姚鋒娜 ,萬 翠
(1.鄭州鄭氏化工產品有限公司,鄭州 450000;2.河南農業大學,鄭州 450000)
芳甲酰氨基環丙酸(arylamido-cyclopropane carboxylic)是植物生長調節劑S-脫落酸(誘抗素)功能替代物,為新創制化合物[1]。其提高植物抗逆能力,如抗旱、抗寒、抗病和抗鹽堿能力,減少農藥施用量,增強作物在非正常氣候、土壤條件下的生存能力。芳甲酰氨基環丙酸還可提高作物的免疫功能,有效預防病害發生,提高與其復配的農藥、肥料的效力,降低相應藥劑的使用濃度,減輕或消除藥劑的毒副作用。芳甲酰氨基環丙酸可控制花芽分化,有效防止小麥、水稻等糧食作物穗發芽或在貯存過程中發芽,保障了糧食作物的品質和產量。目前,芳甲酰氨基環丙酸制劑研究未見報道,本文對芳甲酰氨基環丙酸懸浮劑研制進行了研究和開發,為發揮其藥效,同時開發環保,對環境安全友好的劑型提供理論依據。
芳甲酰氨基環丙酸原藥(白色結晶粉末,含量98%),由鄭州鄭氏化工產品有限公司提供。表面活性劑:烷基酚甲醛樹脂聚氧乙烯醚(農乳705#),邢臺藍天精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陰離子磺酸鹽類表面活性劑(DS-539),廣州方中化工有限公司;烷基酚聚氧乙烯醚(SOPE-10),江蘇省海安石油化工廠。聚羧酸鹽分散劑(GY-D07),北京廣源益農化學有限責任公司;十二烷基硫酸鈉,濟南眾琪化工有限公司。增稠劑:硅酸鎂鋁,廣州博峰化工科技有限公司;黃原膠,淄博海瀾化工有限公司。防凍劑:尿素,河南心連心化肥有限公司;乙二醇,鄭州建祥化工產品有限公司;丙三醇,廣州安辰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消泡劑:有機硅消泡劑502,廣州佰謙化工有限公司;聚脂消泡劑,江蘇索艾夫環保科技有限公司。防腐劑:卡松,鄭州博豪化工產品有限公司;苯甲酸鈉,天津東大化工有限公司。
pHS-3C精密pH計,上海雷茲儀器廠;LS-POP激光粒度分析儀,珠海歐美克儀器有限公司;101-5B電熱恒溫鼓風干燥箱,山東上地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立式砂磨機,上海儒特機電設備有限公司;高剪切混合乳化機,上海威宇機電制造有限公司;SHDW-2型農藥低溫穩定性實驗儀,濟南梅卡科技有限公司;安捷倫1260高效液相色譜儀。
1.2.1 工藝流程示意圖
10%芳甲酰氨基環丙酸懸浮劑工藝流程見圖1。

圖1 工藝流程示意圖
1.2.2 操作步驟
將配方中各原料、助劑、水按比例稱取好,將混合好的物料進行剪切,在通冷凝水的同時進行研磨。按懸浮劑的質量技術指標進行分析檢測,合格后即得10%芳甲酰氨基環丙酸懸浮劑。
1.2.3 產品性能指標測定
熱貯穩定性:按照GB/T 19136—2003,將密封試驗樣品置于(54±2)℃的恒溫箱中貯存14 d,對其性能指標進行檢測;冷貯穩定性:按照GB/T 19136—2003,將試驗樣品置于(0±2)℃低溫試驗儀,貯存7d,測其理化指標;黏度測定方法:按照NY/T1860.21—2010進行測定;pH值測定方法:按照GB/T 1601進行測定;懸浮率測定:按照GB/T 14825—2006進行測定;持久起泡性測定:按照GB/T 28137進行測定。
對幾種不同類型潤濕分散劑進行初篩,將各單一潤濕分散劑按5%用量和原藥混合,砂磨2 h后放置于(54±2)℃的恒溫箱中貯存14 d,對其各項性能指標檢測,結果見表1。

表1 潤濕分散劑初篩試驗結果
由表1可知,以DS-539和農乳705#為潤濕分散劑時,溶液經熱貯后懸浮率相對較高,粒徑較小,傾倒性合格。為達到更好的懸浮劑性能,將2種潤濕分散劑按比例復配進行優化試驗,結果見表2。

表2 潤濕分散劑的優化試驗
從表2可以看出,以DS-539與農乳705#質量比為3∶2時,溶液懸浮率和粒徑達到最佳,隨著DS-539含量的降低,懸浮劑的懸浮率降低,析水率和粒徑均增大。且DS-539比例過高時,懸浮率有所降低,粒徑有所增大。綜合考慮,潤濕分散劑DS-539和農乳705#的質量比為3∶2時,為潤濕分散劑最佳配比。
按照2.1所篩選的潤濕分散劑配方,進行增稠劑種類、用量篩選。選擇黃原膠和硅酸鎂鋁以及兩者復配進行樣品制備,并測試了熱貯后的析水性和傾倒性,試驗結果見表3。

表3 增稠劑篩選試驗結果
從表3可知,以黃原膠(0.2%)和硅酸鎂鋁(0.5%)為增稠劑時,樣品析水率為0,傾倒性良好。因此,選擇黃原膠(0.2%)和硅酸鎂鋁(0.5%)為增稠劑。
對防凍劑尿素、乙二醇、丙三醇進行了篩選,測定結果見表4。

表4 防凍劑的選擇試驗
由表4可知,乙二醇效果較好,尿素析水率較高,丙三醇冷貯不合格,對乙二醇用量再篩選,最終確定了乙二醇為防凍劑,用量為5%。
對有機硅消泡劑502和聚脂消泡劑進行了篩選。結果表明,有機硅消泡劑502對制劑的消泡效果更好,熱貯后合格,并確定最佳用量為0.5%。
對卡松和苯甲酸鈉進行了篩選,經熱貯14 d后,含苯甲酸鈉的制劑出現顏色變深現象,并且出現析水現象,而以卡松為防腐劑的制劑各項指標均符合要求,因此防腐劑選用卡松,用量為0.1%。
通過對潤濕分散劑、防凍劑等助劑進行篩選,確定10%芳甲酰氨基環丙酸懸浮劑最佳配方為芳甲酰氨基環丙酸10%、農乳705#2%、DS-539 3%、乙二醇5%、黃原膠0.2%、硅酸鎂鋁0.5%、有機硅消泡劑5020.5%、卡松0.1%,去離子水補至100%,結果見表5。

表5 10%芳甲酰氨基環丙酸懸浮劑指標檢測結果
試驗采用室內盆栽法,番茄在育苗盤育苗,長至2片真葉時,移栽,1周后開始試驗。培養條件為人工氣候箱,光周期為12/12 h(光照/黑暗),培養溫度為28/25℃(晝/夜),光照強度為400 lx,相對濕度為60%。試驗設置5個處理:處理①17.5%PEG-6000水溶液(模擬干旱);處理②17.5%PEG-6000水溶液(模擬干旱)+10%芳甲酰氨基環丙酸懸浮劑0.003 mg/L;處理③17.5%PEG-6000水溶液(模擬干旱)+10%芳甲酰氨基環丙酸懸浮劑0.03 mg/L;處理④17.5%PEG-6000水溶液(模擬干旱)+10%芳甲酰氨基環丙酸懸浮劑0.3 mg/L;處理⑤清水對照。每處理重復4次,每盆2株番茄苗。番茄幼苗用17.5%PEG-6000水溶液澆灌,模擬干旱,24 h后用不同濃度10%芳甲酰氨基環丙酸懸浮劑灌根處理,培養15 d后取樣測定[2-3]。取長勢一致的番茄幼苗測量株高、根長、鮮重指標,結果見表6。

表6 各處理對番茄幼苗生物量的影響
由表6可以看出,與空白對照相比,干旱脅迫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番茄幼苗的生長,10%芳甲酰氨基環丙酸懸浮劑對幼苗的生物積累量無顯著影響,但是能夠延緩干旱脅迫條件下幼苗株高和鮮重的降低。干旱脅迫條件下,處理②的根長顯著優于其他處理,其鮮重比處理①增加了66.7%。結果表明在逆境條件下10%芳甲酰氨基環丙酸懸浮劑能增強番茄生長能力,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
通過對潤濕分散劑、防凍劑、增稠劑等進行篩選,確定10%芳甲酰氨基環丙酸懸浮劑的優化配方。按照該配方所制備的樣品各項指標合格,質量穩定,還可增強番茄在干旱環境下的生長能力,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