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邁蕾 高 媛
什么是科技型企業?定義是以科學技術人員為企業主要構成的知識密集型經濟實體。該類型企業一般由科技人員領導創辦,正如它們的名字一般,主要致力于高新科技的研發生產。以工業企業為例。(按照表1)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各種類型企業的劃分標準,對劃分標準有一個定量的概念,更加形象具體。但是企業的劃分標準不是固定的,國家會根據經濟發展情況進行修改,對企業的劃分標準會不斷不更新。

表1 工業企業劃分標準

圖1 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市場成交額
根據2018年的數據,我國現有眾創空間4200多個,科技企業孵化器3000多個,企業加速器400多個和國家級高新技術園區150多個,構建了完整的創新企業服務鏈。2017,近40萬家以技術為基礎的中小企業新增就業崗位超過200萬。不難看出,中小型企業是促進經濟活動正常展開的動力,而且提供了許多就業崗位,解決部分就業需求,改善人民生活質量,是促進中國創新發展的重要推動力。2018年,吉林省共有1,079家技術型中小企業。過去兩年,技術市場的營業額迅速增長。 (見圖1)
第一,依照吉林省中小企業廳的資料,中小型科技企業內生融資比例超過三分之一。是因為吉林省科技型中小企業正處于初步發展階段,創辦歷史短,融資方式相對較少。發展初期階段的中小企業內部的資本流動需求高,因此內部資本積累高。
第二,創新基金覆蓋面有限。自2000年以來,吉林省每年投資2500萬元,用于設立省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1]為了能使創業基金能夠用到實處,還設立了專門的管理機構,以求將該項目能夠順利有效的對中小型技術企業產生幫助。該基金設立的初衷就是為了支持中小企業的技術創新和發展。 2017年,吉林省在科學技術方面的投入高達128億元,但依舊達不到全覆蓋,作用有限。中小企業仍需要自己尋求資金。企業的資金能運轉得不到保證。
第三,外源融資渠道不暢。信息不對等導致融資困難。銀行貸款融資一直以來都是中小企業選擇的主要融資方式。但是銀行往往出于風險較大的因素,不愿批準企業貸款。風險大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吉林省的中小型企業金融體系的不健全,銀行和企業的最新信息得不到良好溝通。這使得中小企業的初期發展收到限制。
吉林省有關部門對此做出了調查,在提出了向銀行貸款的中小企業中,有三分之一的申請沒有通過審批。其次,從另一方面來看,風險投資可以對企業的業務開展有積極作用。但是由于沒有針對性的政策支持,風險投資的資金也是遠遠不足的。再者,風險投資企業的創辦規模有限,資金來源也很單一。因此,投資企業不能為提供持續穩固的資金支持。
最后,主板上市門檻高,對企業的審核要求高,審批程序復雜,融資時間長,各項成本高。只有具有一定規模的企業才能完成主板上市、籌集資金。 2004年成立的中小企業板上市,雖然審批規定有所降低,但上市評估費等融資成本很高,甚至高于銀行貸款,也不是最佳選擇。此外,截至2014年,只有通化雙龍化工有限公司和長春迪瑞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在創業板上市。因為區域發展的資源不均衡,企業的融資渠道有限。
第一,設立企業信用信息數據庫。這個數據庫納入大量統計數據,盡可能不受主觀思維的影響,保持數據庫的嚴謹性和開放性。其次,這個數據庫是一個公開的系統,可以讓數據隨時更新,保證最新、最完善的評估結果。這個數據庫也需要強大的網絡維護,保證正常的運行。
第二,設立健全企業的信用評級體系。在評估過程中,要把中小企業的特點與科技相結合,注重小規模,快速周轉的特點。在這個企業數量非常龐大,多到難以準確計算的時代,中小企業要采取與大型企業不同的規章。運營狀況,償付能力和信用記錄等指標實際評估了以技術為基礎的私營中小企業的貸款風險,并評估了公平合理的信用評級。
第三,改進中小企業信譽擔保制度。為了支持中小企業的發展,并且為信用擔保機構提供一個較為穩定的財政支持,從而促使其穩定發展,省政府資助設立風險擔保基金。從技術型私營中小企業的稅收來看,部分資本作為信用擔保機構也可以作為風險補償基金。通過這種方式,信用擔保機構可以擁有穩定的資金,以供應中小企業的的需求。
第四,發展能夠促進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的資本市場。[2]在中小科技企業發展的初期成長階段,依靠自身實力發展市場容量是有限的。吉林省地方政府有必要建立和完善資本市場,從而吸引風險投資,為中小企業創造既穩定又公平的融資生態。
對于新的三板市場,地方政府有關部門需盡快制定出合適的解決方案對其進行改善。可以設立專門的機構對新三板相關事宜進行負責,并與證券業協會和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積極建立友好的聯系,與合格的發起人保持溝通。促進新三板參與者之間的交流和發展。
首先,國有商業銀行應該在中小企業的發展中,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國有商業銀行需要改變策略,對于具有發展前景的發展初期的科技型企業,應多多給予財力,物力和技術上的支持。從長遠角度看,如今的市場,大型企業的已經飽和,以技術為基礎的中小企業可以為銀行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和新的盈利點。
第二,完善商業銀行信貸機制。商業銀行更應該關注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發展潛力、發展空間,應該在信貸審批中調高這部分的的比重。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初期,資產不充足,應減少相關擔保品的需求,或以完善的科技創新為擔保范圍。商業銀行可以對企業進行抽查,確保信貸資金合理使用,企業健康發展。
第三,大力支持中小型金融機構的發展。建立專門從事吉林省中小企業幫扶的中小型金融機構[3],國家可以在政策法規方面給予其一定的支持支持,提高中小金融機構活性,中小金融機構可以尋求大型機構的支持。
除了上述外部因素外,企業自身的積極發展也很重要。只有通過企業自身的積極發展進步,才能從根本上擺脫外部融資條件的桎梏,能實現夠自主健康成長。改善公司的整體管理環境,使各項行為標準化,提高管理能力,加強信用建設,提高自我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