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 潔 湯 玲
經濟全球化時代,服務貿易已成為積極推動國際合作的重要動力。伴隨著中國經濟內生動力的不斷增強、服務管理體制機制的日益創新、信息技術的逐步提高,服務貿易正成為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為適應國際服務貿易的快速發展以及服務貿易人才的需求,《國際服務貿易》課程現已成為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最重要的核心基礎理論課程之一,是該專業理論與實務課程的延伸,在整個課程體系中發揮著重要的基礎性與應用性作用。從對學生進行系統的專業訓練角度來看,學好本課程為繼續完成其他專業課程及實際運用夯實了基礎。從理論層面來看,《國際貿易理論》、《國際貿易實務》側重于有形貿易,而《國際服務貿易》把研究視角從有形貿易領域延伸至無形貿易,從而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理論框架體系。
Seminar教學法起源于18世紀的德國,興起于19世紀70年代的美國,在發達國家大學本科和研究生教學中運用得非常普遍。從學科的應用范圍來看,Seminar教學法既能用于自然科學類的學科,也能用于人文社會類的學科。從本質上來說,Seminar教學法是一種師生共同參與課堂的教學方法,這種方法強調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鼓勵學生開展研究的能動性、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獨立性。改良Seminar教學法更注重實用性,在學生人數、授課方式、教師指導等方面更加靈活。改良Seminar教學法主要包括教學準備、課堂實施和成績評價。在教學準備階段,教師根據討論主題提供相關選題,并分成討論小組,指導學生如何收集資料、如何整理成稿、如何進行演示。在課堂實施階段,教師引導各討論小組展示其研究成果并組織全班同學進行討論,探討結束后,教師進行點評并要求各討論小組完善研究報告。在成績評價階段,教師依據各討論小組的材料搜集、成果演示、課堂討論以及最終報告進行成績的綜合評價。
第一,教學以理論為主。從課程設置上來看,大部分高校的《國際服務貿易》課程并未開設實務課,無法進行《國際服務貿易》課程的綜合實訓。從教材選擇來看,《國際服務貿易》課程的很多教材會大篇幅闡述國際服務貿易理論、國際服務貿易政策、國際服務貿易運行方式、具體服務貿易發展情況等,雖然部分新教材引入了相關案例及閱讀資料,但總體而言,理論聯系實際不夠。從教師隊伍來看,盡管從事《國際服務貿易》課程教學的教師專業知識較強,但關于金融服務業、信息服務業、旅游服務業等具體行業的運行模式、操作流程等難以全面把握,這也導致了該課程在授課過程中偏重理論。
第二,案例教學效果有限。案例教學是《國際服務貿易》課程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直接關系到教學效果的好壞,需要教師花費大量的精力從國內外現有案例庫中精選或自己編寫教學案例。然而,由于發展中國家和地區服務貿易起步較晚,還未建立服務貿易案例庫,因此在案例選擇上教師以國外發達國家的案例為主,不能完全滿足案例教學的要求。眾所周知,受經濟發展水平、產業結構、要素稟賦等因素的影響,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服務貿易發展存在差異,因此所選擇的案例應從發達國家和地區、發展中國家和地區、新興經濟體進行比較分析,使學生能更為深刻地感受不同國家和地區服務貿易發展的差異。
第三,學生課堂參與的積極性不高。通過在本院調查《國際服務貿易》課程的教學情況,發現學生參與程度不高。盡管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會積極參與課堂互動,但就參與比例而言,學生在《國際服務貿易》課堂的表現并不是很活躍,這既與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態度、學習目標等有關,也與教師的教學方法、專業水平、人格魅力等有聯系。
第四,考核方式單一。當前《國際服務貿易》課程的考核方式主要是采用“平時成績+期末成績”。平時成績包括課堂點名、課程互動、平時作業等,期末成績以統一考試為主,這種單一的考核方式不但不利于學生學習動力的激發,而且不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需要指出的是,期末統一考試的大多數內容來源于書本理論、概念、案例等,這既無法督導學生的學習過程,也無法考核學生的綜合能力。
通過構建指標體系(見表1),利用問卷調查探究改良Seminar法在《國際服務貿易》課程中的效果。該指標體系主要從課程建設效果、教師教學效果、學生培養效果和教育效果四個方面進行構建。本文采用德爾菲專家咨詢法,邀請與《國際服務貿易》課程有關的15位教師組成專家小組,對各指標進行評分并確定指標的權重。評價結果發現,在評價改良Seminar法在《國際服務貿易》課程教學的效果中,對學生培養效果的評價仍然是最重要的部分,其次是對教師教學效果的評價,緊接著是教育效果,最后是課程建設效果。由此可知,在改良Seminar法的《國際服務貿易》課程教學中,應堅持以學生為中心,以人本主義為教學宗旨。另外,改良Seminar法要求教師課前、課中和課后三者并重,提升教學效率。與此同時,教育效果是既包括個體效果,也包括社會效果,評價較為全面。需要指出的是,課程基本信息是對改良Seminar法在《國際服務貿易》課程教學中效果進行評價的基礎。

表1 改良Seminar法在《國際服務貿易》課程中教學效果評價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