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陽
賽諾醫療科學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賽諾醫療”)近日披露了招股說明書,公司擬公開發行不超過8000萬股,計劃募集資金2.67億元,主要用于高端介入治療器械擴能升級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
通過研讀其招股說明書,《股市動態分析》周刊記者發現賽諾醫療存在不少瑕疵,投資者需高度警惕。首先,報告期內賽諾醫療業績表現尚可,但在帶量采購的大趨勢下,業績增長或難以為繼。其次,從科創板最為關注的科技含金量來看,賽諾醫療的科研實力也十分有限。不僅如此,賽諾醫療的產品在飛檢中頻頻出問題,公司與行業龍頭的距離或越拉越大。
業績增長承壓
賽諾醫療是主要專注于高端介入醫療器械研發、生產、銷售的國際化公司,業務主要涵蓋心血管、腦血管、結構性心臟病等介入治療的重點領域。2016—2018年,賽諾醫療分別實現營業收入2.66億元、3.22億元和3.80億元;凈利潤達0.20億元、0.66億元和0.89億元,出現一定增長。然而,分析來看,賽諾醫療接下來的業績增長存在重大變數。2019年,據浙江省藥械采購平臺披露,在浙江省醫用耗材在線交易產品全國最低價格聯動結果執行中,賽諾醫療因不同意對其生物降解藥物涂層冠脈支架系統進行降價,被暫停在線交易資格。這一事件對賽諾醫療的業績影響不容小覷,從業務占比來看,報告期內賽諾醫療在華東地區的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6705.12萬元、8012.22萬元、8877.12萬元,同期占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25.71%、25.24%、23.52%,均為各地區收入占比的榜首,賽諾醫療對浙江省共計10個地區的部分醫院進行產品配送。
市場人士表示,賽諾醫療發生在浙江省的事絕非是簡單的個例,帶量采購的策略已是行業大勢所趨,醫院相關部門有意提高采購集中度,壓縮虛高價格,浙江省的耗材中投標和采購政策,未來有可能將在多個省份開展。換句話說,擺在賽諾醫療面前的只有兩條路:一是執意不降價銷售,那意味著公司將可能失去更多的交易資格,帶來的業績負面影響難以評估;二是選擇大幅降價,犧牲價換取量,但公司是否有辦法通過量抵消毛利率的沖擊存不確定性。不管選擇哪條路,賽諾醫療的業績增長均面臨較大壓力,甚至存在下滑的可能。
科研實力有限
科技含金量對科創板企業而言至關重要,賽諾醫療的科研實力則受到市場質疑。報告期內,賽諾醫療新申請的專利數分別僅為2項、2項、1項,目前取得授權發明專利84項、122項授權的獨占許可專利,另有41項發明專利在申請中。然而,同行可比公司微創醫療擁有專利3422項,商標1679項;樂普醫療累計取得專利權773項,正在申請的專利共計252項,差距甚遠。更致命的是,賽諾醫療的核心產品技術來源主要是通過收購持有專利的公司得來,而非自主研發,但卻并未在招股說明書中披露。對此,市場人士質疑賽諾生物對于核心技術的來源并未進一步闡述,是否具有信息披露不完全的嫌疑,公司是否存在刻意隱瞞的情況?結合種種數據來看,賽諾生物的科研實力或十分有限,公司主要產品的毛利率已經開始下滑,市場質疑賽諾醫療是否有足夠的能力對現有產品更新升級或者推出新的有競爭力的產品。遺憾的是,對于上述問題,賽諾醫療并未對《股市動態分析》記者發出的采訪提綱作相關回復。
尚且不說能否推出有競爭力的新品,賽諾醫療現有的情況都不容樂觀,報告期內公司產品在飛行檢查中多次出現問題。例如,2016年5月17日至18日的飛檢,發現存在11個缺陷項和問題點;2017年4月10日至11日的飛檢,發現7項缺陷;2018年7月10日至11日的飛檢,又發現6項缺陷,其中部分缺陷和問題更是與公司產品的核心技術有關。此外,根據相關規定,目前多地藥采中心出臺規定,飛檢、抽檢、送檢一次不合格暫停掛網資格,二次不合格取消掛網資格。我國對醫療器械依據其重要性和風險高低實施分類監管,分為第一類、第二類和第三類醫療器械。按照分類,賽諾醫療的產品是屬于要求最高的三類醫療器械,賽諾醫療如果再不重視產品質量,無疑是在砸自己的招牌。然而,如此重要信息,賽諾醫療卻在科創板招股說明書(申報稿)中并未介紹相關信息,也沒有說明相關事件可能對自身業務帶來的影響。
行業地位分析來看,微創醫療、樂普醫療、吉威醫療及賽諾醫療為我國市場份額排名前四的本土企業,市場占有率合計達到 70%,就從行業前二來看,2017年微創醫療,樂普醫療的市場占有率就達到了23.31%、20.25%,均約為賽諾醫療的2倍,存在明顯差距。從行業專業人士的分析來看,龍頭樂普醫療還重磅推出了新品 NeoVas,是國內唯一一款正式獲批的可降解支架,并于2019年2月獲批上市。這將進一步推動樂普醫療利潤的高速增長,有望進一步提高公司在該領域的市占率。另外,微創醫療心血管藥物洗脫支架Firehawk及Firebird2的銷售持續保持高增長。隨著Firehawk規模擴大,獲CFDA新認證,其心血管產品業務銷售增幅將升至25%。很尷尬的是,目前賽諾醫療在產品上并無優勢可言,卻也不愿意打價格戰,甚至因此而失去浙江省的交易資格;相反,微創醫療、樂普醫療這類龍頭企業依舊積極參與各省市的投標、集中采購工作,在這一趨勢下,賽諾醫療不僅難以實現超越,甚至可能會與行業龍頭的差距越來越大,份額面臨縮水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