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龍
上證紅利指數(000015)由上海股市中現金派息率高、分紅穩定、市值較大且流動性較強的50只股票構成,反映上海股市高息股票的整體狀況及走勢。紅利指數自2005年1月4日發布。成份股的選取須滿足以下3個條件:(1)過去兩年連續派發現金紅利,按稅后股息率進行排名,選前50名;(2)過去一年每日平均流通市值排名上海股市前50%;(3)過去一年日均成交金額排名在上海股市前50%。
股市中高息股通常走勢較為穩健,波動較小。紅利指數與上證50指數成分股有重疊,但又并非一致,因此走勢上有時會出現不同的步伐及升跌幅度不同。上證50指數只要市值大便能入選,有些股票業績較差,因此股價波動幅度相當大,又有些股票股價較高,業績雖好但派息率不高,這樣導致上證50指數波動幅度較大。然而,自4月份高位以來,上證50指數與紅利指數的走勢分道揚鑣。特別是7月初以來,紅利指數加速下跌。本周最低點竟然距離去年10月低位僅僅高出4.8%。而上證50指數本周最低點距離年初低位仍有近21%的漲幅。差距非常大!
有兩只股票是上證50指數成份股但非紅利指數成分股,即貴州茅臺及中國平安。兩者雖然業績優良,但派息率較低,因此不能入選紅利指數成分股。偏偏是茅臺及平安近期走勢強勁,而因此造成上證50指數與紅利指數之間的巨大差距。此等情況,筆者以為是后市走勢不佳的信號,市場連對高息股都沒什么興趣了,下跌的可能性甚大。強勢的只是權重股,其背后的含義并不隱晦。
有官員認為中美貿易戰對A股影響愈來愈小,然而歷史上外部力量歷來對中國股市影響都不大,內部狀況才是最大的隱憂。看看總市值指數與國證A股指數的走勢差別,一目了然。總市值指數2012年底最低1936點,當時國證A指2054點,總市值指數低5.7%。到2015年6月歷史最高峰,總市值指數7128點,國證A指7559點,相差還是5.7%。沒有差別是期間新股上市欠奉。當年的牛市,還是投資者的牛市。
2018年初,總市值指數反彈至6026點,而此時國證A指只有5028點,總市值指數反超19.8%。中間的差距,便是新股上市導致。今年4月份高位,總市值指數5978點,與去年初的高位相差不足1%,但國證A指只有4781點,比去年初高位低4.9%。此時,國證A指已經比總市值指數低20%。周四收市價總市值指數是5157點,國證A指是4085點,差距擴大至20.8%。
以2012年底最低點計算,至今總市值指數上升166%,而國證A指漲幅則只有99%,還未夠一倍。從圖中的兩者走勢對比,差距是顯著的。落差如此之大,元兇正是無休止的新股發行。看圖中,總市值指數與國證A指漸漸拉開差距是2016年初開始的,到2018年初已經十分明顯。期間中國股市每周大量發行新股雷打不動,這正是上一屆證監會的杰作。
隨著中國特色的注冊制試點及以后的正式推行,可以預見,未來大牛市只會出現在總市值指數上,而國證A指則只能出現小牛市。大量新股發行將原應有的大牛市稀釋成小牛市;若是震蕩市則新股發行的原因導致指數震蕩向下;若是下跌市,則總市值指數震蕩,而指數則大跌。
上海B股指數本周最低255點,而去年10月最低253點,只差兩點,成為走勢最弱的指數。觀乎去年10月至今年4月的走勢,是典型的3浪反彈模式,換言之,后市必創新低。
看看上證B指的全景圖,1999年最低點21點,2015年最高539點,16年時間,指數最大漲幅24.6倍,按年上升22.2%。可見,1999年在21點買入上海B股是災難投資法的最高境界。上證B指自1999年21點以來的上升趨勢,連接21點及2005年7月的50點,形成上升趨勢線L2;另外,連接2005年50點、2008年低點86點及2014年低點216點,又是一條上升趨勢線,記作L1。L1已經于2017年4月跌破,其后反抽至2017年10月,再度下跌。去年7月,上證B指再度跌破L2,并與今年4月反抽至該線附近。然后結束反彈而下跌。一般相信,上證B指的下跌基本目標是2014年的216點。此位是21點至539點上升的0.382倍黃金分割位。而對數圖上,若回吐升幅的0.382倍,則下跌目標位是160點。
周三上海股市每筆成交股數只有1300股,是多年來的最低水平。機構大戶已作鳥獸散,獨余散戶空空悠悠,短期大市繼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