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運章
摘? ? 要:隨著現在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的建筑行業也在不斷的進步,隨著現在可持續戰略的不斷推進,在建筑行業的發展過程中,節能環保開始占據更加重要的地位。裝配式建筑結構施工在現代建筑行業中有著重要的作用,為建筑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幫助,在裝配式結構施工技術的應用過程中,BIM技術的應用也提供了較大的幫助,為裝配式結構的良好實施做出了重要的貢獻。裝配式建筑業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在現代建筑中的有效應用,為現代建筑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更加有力的保障,但隨著裝配式建筑的不斷應用,其中存在的不足之處也體現出來。為更好地促進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的應用,研究者提出將BIM技術與裝配式施工技術進行有效的結合,從而有效的彌補裝配式建筑施工中存在的不足,不斷促進我國建筑行業的發展。本文筆者根據工作實踐經驗對BIM技術在裝配式建筑結構施工中的應用簡述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BIM技術;裝配式建筑;結構施工;應用
1? 前言
裝配式建筑顧名思義,即完成結構基本構件的預先制作后,通過節點混凝土澆筑的方法將預制構件連接在一起形成的建筑結構。這種建筑施工方法能夠大幅提升建筑的施工效率,并且能夠確保建筑施工的質量滿足行業規范中的要求。但是這類建施工中,細部處理工作的難度較大,需要應用新型技術開展完成施工管理工作,應用BIM技術能夠取得很好的質量控制效果。
2? 裝配式建筑和BIM技術
裝配式建筑通俗來講就類似于搭積木,也就是在工廠流水線中將建筑施工中應用到的主要的構件進行制造。然后將其運輸至建筑施工地區,完成拼裝,實現建筑工程的建設。能夠在工廠流水線中進行制造的構件包括墻體、梁、樓板等多種主要部件,在進行現場的拼裝過程中,還能夠有效的實現設計的多樣化、現代化以及功能化等等,對于現代的建筑工程的實施以及用戶的使用來說都有著重要的意義。裝配式建筑在現代建筑行業中的應用,更能夠有效的體現出建筑的節能、環保、綠色、科技等特點,推動了建筑行業的發展。BIM技術是指建筑信息模型,也就是在進行建筑設計以及實施的過程中應用到的包含建筑項目中各項數據的信息模型,是通過數字信息虛擬來對實際的建筑信息進行呈現,從而使得建筑的設計者以及管理者能夠更加直觀的感受到建筑的實際效果以及存在的問題等。BIM技術在建筑行業中的應用,能夠有效的實現建筑設計以及管理的可視化、模擬性、協調性等特點,并且,在建筑項目開始的整個過程中都可以進行有效的應用,由此可見,BIM技術對于建筑工程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裝配式建筑中的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集成”,也就是將各種配件進行有效的結合,在進行“集成”的過程中,信息化是非常重要的,這樣才能夠充分的保障集成的有效性。因此,在裝配式建筑中加入BIM技術,實現二者的有機結合,利用BIM技術進行建筑施工方案的設計優化、構件設計優化、構件的生產運輸以及構件的現場裝配模擬等,這樣在進行實際的裝配式構件的施工過程中,就能夠更加順利的進行工作,減少其中存在的問題。
3? BIM技術在裝配式建筑結構施工中的應用方法
裝配式建筑結構施工流程為,首先完成工程項目的設計工作,其次為構件生產分析工作,再次為施工工作,最后為工程項目審核與維護工作,BIM技術在各個時間段內發揮的作用如下。
3.1? 設計階段應用方
法建筑設計階段的工作內容包括3D模型創建、模型碰撞試驗、子系統分割和整理以及工程造價管控。3D模型的創建,設計人員需要了解建筑的用途、占地面積、朝向等基本信息,在此基礎上按照設計標準開展建模活動,另外在當前開發的很多BIM技術軟件中,都能夠與CAD等軟件對接,所以也可應用傳統三維繪圖軟件完成3D模型建設,再將建成的模型導入BIM軟件中。模型碰撞試驗開展中,應用BIM技術搭建信息交互平臺,在平臺的運行中,能夠將不同的構件模型交互與合并,提高整個工程項目的協同設計水平。在后續的研究中,應用BIM技術碰撞軟件分析BIM模型,通過系統中的模擬技術分析是否存在碰撞區域,當軟件報錯時,及時開展方案優化工作。為建成的3D模型進行子系統分割和整理工作的對象。在裝配式建筑施工中,一般會在建成建筑物整體框架的基礎上完成后續的施工項目,所以在設計中,需要分散建筑中的各個報采購件,以確定這類構件的參數。裝配式建筑的工程造價核算工作相較于傳統施工方式有所不同,其中一個重要造價來源為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預制構件,在工程設計中,要在建成的3D模型基礎上分析整個工程項目的工程量,并在此基礎上進行主體工程的造價。同時分析整個工程項目施工中應用的預制構件數量,計算這類構件的造價,此外還需要分析建筑裝修、電氣設備、線纜系統等施工內容的工程量,提高工程造價核算的精確度。
3.2? 構件生產階段應用方法
裝配式最主要的構件為預制構件,在BIM技術的應用中,由于已經完成了3D模型的分割和整理工作,所以能夠確定各個區域的預制構件參數和生產要求,完成該項工作后,將各類預制構件的工程圖紙發送給生產廠家,讓廠家能夠根據設計的圖紙生產構件。對于其余構件來說,借助BIM技術能夠將各類構件從整個工程模型中提煉出來,構件的生產廠家和施工人員按照圖紙上的相關要求生產和處理構件,確保構件能夠滿足工程項目的相關要求。構件生產階段的另一項重要工作為管理工作,由于其在運行過程中容易被損壞,需要開展針對運行過程的監管工作。本文應用的方法為,在構件的運輸車輛上設置監管芯片,在構件完成運輸后,檢測人員分析構件的運輸質量,并掃描車輛的基本信息,發現某車輛運輸的構件損壞嚴重時,施工單位與運輸單位交涉,找到該問題的產生原因,并制定解決問題的方案。
3.3? 施工階段應用方法
在工程項目設計中,已經選擇了最佳的施工方案,在施工中需要完全按照這一方案落實各項工作。施工階段的管理工作首先為構件檢查和分析,本文提出的方法為,在構件中設置RFID芯片,這種芯片存在唯一編碼,構件檢查和安裝時,施工人員使用掃描設備記錄芯片編碼,與BIM軟件中的編碼對比,確保施工方案被有效落實。由于BIM技術中融入了模擬技術,所以在施工中,可以應用該項技術模擬整個施工過程,找到施工難點,加強對施工難點的管理力度。另外現場監管人員應用移動設備將施工信息上傳到BIM平臺中,通過對比的方式確定施工質量。在完成各階段的施工工作后,需要驗收已經完成的施工項目,該工作從兩個方面開展,其一為針對相關系統的質量檢測,在該過程中可以通過對比實際施工參數和3D軟件中的各項參數,分析系統中各個構件的施工質量。其二為完成現場監管人員上傳數據的分析工作,當發現記錄的信息能夠滿足施工方案中的各項要求時,則可確定該子系統通過驗收。
4? 結論
綜上所述,裝配式建筑工程的施工過程內容包括工程項目設計階段、構件生產和管理階段、正式施工階段和工程驗收階段。BIM技術在設計階段的應用方式為建設4D模型,并完成碰撞試驗,構件生產和管理過程中的作用為按照設計圖紙,生產和加工構件,正式施工階段為對比實際施工和設計模型之間的構件的編號,工程驗收階段為對比施工參數和設計參數,并分析平臺數據。
參考文獻:
[1] 王健.解析裝配式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BIM技術的應用[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9(2):21~22.
[2] 楊斌.BIM技術在裝配式建筑中的應用[J].居舍,2019(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