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建林
摘? ? 要: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市場對建設工程的投資效率有更高的要求, EPC管理模式得到了市場的認可,尤其是在涉及專業多、工藝復雜的項目中,得到廣泛應用。EPC模式可縮短項目建設周期的同時,完成特定的功能目標;有利于把控項目目標。EPC已成為主流的項目管理模式。本文主要對EPC模式下的項目管理重點進行探析,解決工程項目管理中存在的重點問題,有利于EPC業務的健康、穩定的發展。
關鍵詞:EPC;項目管理;問題;管控
1? EPC模式下的項目管理特點
隨著我國城市現代化進程不斷加快,城市規模也在迅速擴張,對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提出了剛性需求。在國家的相關政策支持下,更多的社會資本進入市場,提高項目投資效率、降低項目風險將成為投資方關注的焦點,為此涵蓋建設周期的EPC模式,體現出了自有的優勢。
EPC項目通常由具備相應設計、施工總承包資質,或具備一項資質的企業或聯合體承攬,項目管理過程中由承包方或聯合體牽頭人主持項目建設實施,根據項目內容及特點,組織確定項目實施過程中所需資源,并統籌協調管理。一般EPC項目對內管理包含地勘、設計、施工、采購、試車等諸多環節;對外需要與當地各行政主管部門、項目范圍涉及相關設施的所有者及管理者溝通,根據實施進度辦理各階段合規手續。過程中,如果項目管理團隊綜合素能力較差,則無法有效控制各節點進度,造成項目拖期影響整體項目的移交、投產時間。
EPC項目一般具有以下明確特點:(1)投資總價基本明確,或采取規范計費下浮模式;(2)項目試車或投產時限明確;(3)項目功能性描述清晰;(4)涉及專業較多,項目組織結構復雜。EPC模式下,業主與承包商均承擔各自的風險,一般情況下除不可抗力外,業主風險主要是項目定義及承包商的選擇,EPC承包商承擔的風險涉及項目實施的全過程,需要有效管控,因此需要項目管理團隊具備相當的管理經驗及專業素質。項目管理過程中,應對各資源進行整合,有效把控項目安全、質量、進度目標,最終在合規的基礎上實現項目的最終目標。
2? EPC模式下項目管理的要點
本文從EPC承包方項目管理的角度,對項目實施過程中的要點進行探討。
2.1? 項目的策劃
策劃主要是為加強項目管理的計劃性,對項目的各階段任務進行總體安排。項目策劃前,應對搜集的項目信息進行識別,確定項目范圍、項目目標、關鍵相關方及約束條件。找到項目實施的難點、達到目標的資源需求,進而確定項目管理的組織架構和管理重點,捋清整體項目管理思路。
2.1.1? 重點合同條款的策劃
EPC項目合同一般以FIDIC(交鑰匙)形式為基礎模板,項目招標過程中合同條款基本確定,本文針對以下幾點建議在合同確定之前做重點識別確認:
(1)項目的范圍及功能性描述是否明確,直接影響項目策劃的準確性和項目實施的風險性。
(2)明確承包方與業主責任分工。在項目實施過程中設計階段的初步方案、主要工藝設備參數、采購包發包招標等環節一般要與業主存在溝通確認的節點。應根據項目信息及經驗對各環節進行策劃,細化具體任務項,在合同條款中明確約定業主及相關方需要確認內容及方式。為后續工作項提供依據并對最后合同結算提供保障。
2.1.2? 項目目標制定
簡而言之,項目目標是實施項目所要達到的期望結果。項目目標的正確理解和定義直接影響項目的成敗,結合前期的項目信息確定項目目標是工作任務分解的重要依據。在項目目標分解細化的過程中,需進一步明確項目所需資源及其承擔的具體內容。
2.1.3? 項目的資源規劃
EPC項目的資源投入包括技術(設計、施工總包、專業分包資質)、人力、設備、材料、機具、資金等資源的投入,通過資源的規劃確定合理、優化的資源整合方案。EPC模式中,承包商即管理主體自有的內部專業資源越多,在市場競爭中優勢越為明顯。在資源整合過程中,應充分結合項目目標及資源特性有的放矢的劃分采購包,平衡和規避項目實施風險。對實現項目目標所需求的資源類型和能力進行分析,同時對自有資源和社會資源進行詳細全面的調查,對比整合后編制項目的資源及計劃,為項目實施進度計劃提供編制依據,同時進一步確定了項目管理組織結構,為編制項目相關方溝通協調程序提供條件。
2.2? 建立相關方溝通協調程序
鑒于EPC項目組織結構的復雜性,需要對項目建設過程的相關方進行識別,進而建立項目相關方溝通協調機制和程序。EPC模式下,項目中各相關方有自己的任務、目標和利益。在項目管理中,通過溝通與協調使矛盾著的各方居于統一體中,各司其職,使系統結構均衡,才能推進并實現項目控制目標。溝通協調程序是保證項目各階段順利實施的基礎之一。
在相關方識別的基礎上,明確各方在項目實施的各環節中參與的條件、權限、責任,進而編制有效的溝通協調程序,取得各方認可后嚴格推行實施。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管理團隊應對溝通協調程序進行及時更新,要求團隊具備較為豐富的管理經驗和較強的執行能力。項目管理過程中應注重收集、整理團隊反饋的有效溝通信息,為項目后續工作提供預判依據。協調的程度和效果常依賴于各項目參加者之間溝通的程度,是項目管理者應該重點關注的內容。
2.3? 設計階段要點
EPC項目在初步設計階段基本確定項目投資規模及功能項指標,為投資控制的重要環節,應做到限額設計,造價審核應與設計同步跟進。在設計方案評審確認的基礎上,細化設計成果,尤其對新材料、大型構件、主要設備及工藝配套進行具體參數進行確認,即可展開招標采購工作,較傳統承包模式大大縮短實施周期。而且確定主要工藝及物資基礎參數后,可較為準確的完成施工圖設計,有效控制了施工圖變更的客觀因素,減少采購及施工期間不必要的誤工、返工,同時有利于保證施工質量。
EPC項目一般會受建設項目的地質環境、地下設施等客觀條件影響,因此設計階段需要充分結合相關信息。并應確認該部分可能存在的風險及風險管理方法。另外,EPC項目一般涉及繁雜的項目建設手續辦理,辦理環節周期較長且存在違規風險。根據項目建設手續辦理中涉及各階段設計成果,可協調設計資源有針對性的提前完成行政審批手續所需設計資料,有效推進工程行政審批手續辦理進度,同時降低了項目建設過程中的違規風險。
如設計方案存在較多的不合理性或設計過程中沒有確認依據,進而導致項目設計變更、修改,將嚴重影響后續相關工作項,對項目目標的實現帶來不確定性。
2.4? 及時總結項目管理經驗
項目管理團隊應加強實施過程中資料及信息管理,項目竣工后應及時進行項目評價、總結。通過對項目進行全面系統的分析和研究總結,吸取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這對EPC承包商項目管理經驗總結和能力提升有重大的實際意義。通過項目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采取的解決措施、實施的效果,有利于更精準的確定項目管理重點;總結、優化更為合理的過程管理措施,為后續項目的決策者、管理者提供借鑒;同時,項目總結是提升管理團隊整體能力有效措施。
3? 結束語
EPC模式已在國內、國際市場競爭中占據重要地位,EPC項目的投資體量巨大且仍在高速增長,保證EPC項目的順利實施對市場經濟健康發展有著重大意義。同時也要求EPC承包商盡快提升項目管理能力以滿足市場需求。本文結合EPC項目特點對實施過程中的管理要點進行探討,為提高EPC項目管理水平,進而增強EPC承包企業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