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雙雙
摘 要:小學五年級的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接觸到的音樂越來越多,各類音樂體裁、各類表演形式。歌唱教學是小學音樂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每個學生必須學習的內容。通過學生對歌曲的演唱,可以快速的掌握歌曲,加深對歌曲的印象。為了使學生能夠產生更大的興趣,能輕松愉快的學習,本文就小學五年級音樂歌唱教學策略進行研究,希望每個學生能夠把歌唱學習掌握的透徹。
關鍵詞:小學;五年級;音樂;歌唱教學
教新課程的實施,給音樂課堂教學帶來了嶄新的面貌。音樂的學習,包括熟悉樂譜、欣賞歌曲、學習歌唱等等。音樂歌唱的目的是讓學生通過聽歌體驗歌的情感,然后通過學習與歌曲相關的知識,對歌曲有更深的了解,用心去體會、去感受歌曲想表達的情感,提升自己的能力。唱歌除了讓學生把握音準,準確掌握旋律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抒發感情,有感情的唱好歌曲才是歌唱教學的難點。
1 怎樣才能開展好唱歌課的教學呢
1.1朗讀歌詞,激發學生情感
歌曲是由旋律與文學語言組成的,借此來表達思想感情的。在小學教育中,最長忽視的就是理解歌詞,大部分音樂老師都只是教會學生音準、音調,這樣唱出來的歌曲是好聽,但是缺乏的感情。在唱完一首歌以后,學生們并沒有很深切的感受和體會,效果往往差強人意。因此,在音樂教學中,首先要讓學生通過作者的出生背景以及生活中的事件來了解作者寫歌曲的背景,然后再歌詞來理解作詞者想表達的意思,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所以學生接觸一首新歌時,需要教師帶領學生朗讀歌詞,首次要給學生一個完整的音樂印象,總結出內在的作者想表達的感情。這樣不僅使學生感情的進入,又激發了他們學唱歌曲的興趣和欲望。
1.2理解歌詞,升華學生情感
課前通過朗讀歌詞,會對歌詞有一個大致的了解,但是這還遠遠不夠,要想知道作者的真實情感,還得仔細揣摩每一句歌詞,分析理解歌詞。對于小學五年級的學生來說,可能他們的情感并不是很豐富,因此,他們只有一遍一遍的閱讀分析,才能更深的理解作者所表達的意圖,從而在歌唱中表達出來。即便是很有名的歌唱家,他們在唱歌的時候也是會深刻的理解歌詞,從而出色的把歌曲完整的表達出來。由此可見,理解歌詞是激發學生富有感情的歌唱的前提。這種方式的教學,大大激發了學生的想象力,豐富了學生的情感,達到了教學目標。
1.3以學生生活為起點,激活課程資源
每一個作曲家或者作家,他們寫出來的東西多是與自己的生活閱歷相關,所以,學生自己的生活體驗也是高效學習音樂的一種途徑,讓學生經過自己的生活,不斷地體驗、不斷地感受。因此,要求音樂教師以學生的生活體驗為基礎,找到適合學生理解的課程資源,提高課堂的時效性,整個課堂會變得特別輕松自然。還有就是對于音準的把握,在生活中的很多東西之間的碰撞都會發出不一樣的音效,在生活中,如果多加嘗試,對樂理也會有很深的認識。
1.4挖掘作品內涵,正確表達歌曲情感
一個作品,能被大家熟知喜愛,一定有它自己吸引人的原因,有一定的內涵在。因此,在唱歌教學中,教師要幫助學生了解作品的風格;歌詞的思想性;表達了什么樣的情感;音樂的高潮在何處;哪些地方有難度需要特別注意等;要深入挖掘作品的內涵。小學五年級的情感不是特別豐富,可以間接的通過學習一些描繪情感的文學作品,從中學習,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做到正確地表達歌曲情感。不難看出,深入挖掘作品的內涵,深入地了解作品的意境是表達歌曲情感的一種強有力的手段。
2 設計學生喜愛的活動形式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音樂教學課堂中,想要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教學手段,吸引學生的興趣,就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利用影視視頻、圖片、實物來引入。學生越是感興趣,熱情就越高。比如,在小學五年級的音樂教材中有一節“讓我們蕩起雙槳”。在開課之前,可以通過電影《祖國的花朵》中的名場面作為引入課堂教學的開題,這部電影是新中國第一部正面反映校園生活的影片,也正是小學五年級學生之間共同進步的故事。首先,由于同齡,更吸引到孩子的關注,通過這個電影片段的觀看,學生們會更加有興趣來學熟悉學習這首歌曲,還會從中學會團結友愛。隨后,還以可以通過一些劃船的照片來加深大家對劃船的興趣。在這種以體驗感受為主的音樂綜合活動,加深了學生對歌曲的理解,使學生在演唱歌曲時也能聯想到自己在劃船時的所感所想。
3 結語
總之,音樂教育是充滿生機,多姿多彩的審美教育課程。音樂教會學生的不止是音樂歌曲本身,還有歌舞內容背后存在的意義以及所表達的什么樣的感情。因此,在小學的歌唱教學中,教師們在課前要搜集一些關于本節課的歌曲的相關影片、作者簡介以及一些圖片等等。方便激發學生的學習音樂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要真正投入到教學中,充分調動一切可能調動的因素,讓學生輕松學習,快樂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