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沛宏
摘? ? 要:本文簡單介紹了市政道路的重要性和設計原則,重點對城市市政道路設計的常見問題及相關解決方法策略進行了詳細分析與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市政;道路設計;問題
1? 前言
近年來我國的經濟持續發展進步,城市化進程持續加快,我國市政道路建設工程逐年增加,交通問題也逐漸凸顯出來。為了有效解決交通問題,必須進行科學合理的市政道路設計。
2? 城市市政道路設計的重要性
我國在交通運輸業迅速發展,基礎設施建設速度加快的同時,交通擁堵問題一直是城市發展的痛點。隨著城市車流量逐年增加,城市出行人口密度持續上升,如何解決城市交通擁堵問題變得越來越重要。只有保證城市市政道路設計的合理性與科學性,也就是說采用良好的道路設計方案,才能從根本上解決交通擁堵問題,促進城市健康發展。
3? 市政道路設計的原則
3.1? 提供交通通行的基本平臺
道路的設計基本功能就是提供行人和貨物運輸的平臺,道路對于具有通行障礙的區域, 比如跨域山川、河流和路線等,可以發揮很好的連接作用,為交通通行提供很好的工作平臺,解決人們的出行以及貨物的運輸等問題,同時還可以加強區域的社會溝通和經濟交流等。例如,早先的山區城市,因為大河流和山谷的阻礙作用,影響城市一體化發生制約社會資源的流通,而通過道路的建設可以很好的將天塹變通途,促進社會各類資源的流動,提高經濟的增長。
3.2? 反映城市的景觀特性
城市道路作為城市最為主要的市政設施,是城市景觀要素的重要體現,這要求城市道路的建設需要充分考慮市民的審美需求,體現城市的景觀特色,實現城市道路與城市景觀、建筑等協調統一發展,將自然與人文景觀進行充分的融合,建立和諧的城市道路系統。
3.3? 體現與各類市政基礎設施的融合統一
傳統的城市道路并沒有將給管道、電氣、燃氣等市政基礎設施系統規劃、統一設計,不管是電氣還是燃氣道路出現運營問題,都需要耗費較大的人力、財力和物力進行維修與加固,不符合“節約型”發展理念。未來“節約型”的城市道路系統需要將各類市政設施與道路系統融合一體(如城市綜合管廊系統),形成系統化的城市道路體系。
4? 城市市政道路設計中常見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4.1? 道路線形設計
4.1.1? 直線段設計
過長或過短的直線路段均會導致交通事故率偏高,直線路段過短可引起駕駛員的頻繁轉向操作,易誘發事故。需要選擇合理的直線段并輔以豎曲線和平曲線的過渡,使得路線設計人性化,同時減少對環境的干擾與影響,一般直線段最大長度不超過設計車速20倍,最小不低于設計車速3倍或6倍。
4.1.2? 平曲線設計
平曲線具有調整路線方向、得以適應地形與地物變化的作用,從而保障道路的連續順暢性。通過平曲線設計可以實現城鎮、名勝古跡、風景文化區的繞行,但是需要確保最小平曲線半徑可以保證駕駛員在平面內轉彎安全。
4.1.3? 豎曲線設計
豎曲線半徑越大就能提供更良好的行車視距條件,當豎曲線半徑較小則易造成由不合理的平縱線形組合引起的視線不連續現象。豎曲線不僅僅需要足夠大的半徑來保障交通安全,也需要有足夠的長度作為保證。
4.1.4? 線形組合設計
線形組合是平曲線、豎曲線和直線等的連接組合,組合過程中應該保證過渡與連接的平緩性,目的是使得駕駛員視線平緩過渡且行車狀態合理變化。線形組合好壞體現到人性化設計,以及是否能夠與周邊環境完美融合。
4.2? 路線交叉口道路設計問題
城市諸多道路存在交叉的問題,對于交通流量較少且道路等級較低的可以進行平面交叉設計。平面交叉中應該考慮行人、非機動車及機動車的通行時間,設置好紅綠燈管控機制,確保路線的中混合交通的分流行駛。出入口端部應該易于識別,因此一般將出口位置設置在跨線橋等構造物之前,如果因為地形因素需要設置在跨線橋之后應該距離大于150m。同時,一般將出口設置在凸豎曲線上坡道上,如果是設置在凸曲線下坡道應該設置更長一些,增加行車視距使得駕駛員能夠清楚看將匝道的平曲線方向。入口則應該設置在主線下坡路段,便于重載車輛利用下坡加速在入口端點附近保持較大的行車視距。
4.3? 道路景觀設計問題
城市道路的景觀照明設計要注意以下幾點:(1)設置中央綠化帶,充分利用中央綠化帶的空間種植草木,一方面使得上下行交通更容易分離和識別,減少交通安全事故,另一方面可以通過綠化降低汽車尾氣對環境的污染;(2)可以在人行道和非機動車道一側增加綠化,一方面提供行人避雨遮陽區域,另一方面美化市容市貌,緩解視覺疲勞;(3)對夜間照明進行美觀設計,使得照明效果既能夠滿足行車安全要求又能形成比較獨特的風景線,使道路與周邊環境具有更好的協調性。此外,對于山區或者盆地環境的城市,道路邊坡的生態設計也可以為道路景觀增色不少。
4.4? 道路排水設計問題
道路建設完成后邊坡和路面需要設計排水系統,使得雨水能夠順暢地排除,從而減少水損害的影響,提高路面的使用壽命。道路排水設計需要從邊坡和路面2個方面考慮:邊坡排水需要在邊坡頂部、底部設置截水溝將雨水順暢排除,避免雨水滲入到路面中引起路面材料的退化,需要在邊坡表面排水避免雨水浸泡邊坡從而降低巖土力學特性造成邊坡不穩定;路面排水除了設置排水橫坡外,還可以采用透水性路面層。此外,道路排水系統還可以與海綿城市進行連通,使得道路雨水能夠有效儲存在海綿城市的中轉站中,當需要用水如城市綠化、道路清洗等情況時,可以充分利用存儲的水源,達到水資源的循環利用,同時利用海綿城市提高城市排水防澇能力,促進可持續性城市發展。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國城的交通問題愈發嚴重, 因此相關單位必須重視市政道路設計,依據設計要求與方法展開合理科學的設計,使城市交通問題得到緩解,提升城市的美觀性,增強人們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陳云.淺析城市市政道路設計常見問題及設計方法[J].建材與裝飾,2016(19):106~107.
[2] 劉寧.市政道路設計應注意的問題分析[J].居舍,2017(1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