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南音
認識韓建賢久了,不得不說,他是“香山幫”木雕的“技能保有者”。他是聞著淡雅的木香長大的。四十年前,韓建賢出生在通安鎮的一個木雕世家,父親是當地有名的家具雕花工。而在父親手把手地教他傳統的木作手藝之后,這位小木匠成為了當今的蘇作巧匠。
日前,由江蘇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江蘇省工藝美術行業協會、江蘇省工藝美術學會聯合主辦的“工匠精神·蘇藝:韓建賢蘇式家具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展覽展出這位木匠世家的傳人20余件紅木家具精品,包括《方桌五件套》、《有束腰壺門牙子霸王棖方桌》、《有束腰馬蹄足條案》、《有束腰馬蹄祥云畫案》等代表性作品,觀眾可從中領略到中國古代家具的優秀傳承,一睹蘇作家具的玲瓏精雅、簡約雋秀的美學風格。
一
韓建賢表示,自己從事蘇作家具二十余年,深深體會到蘇作藝術家具猶如一張桌子的四條腿,一條是木材,一條是制品,一條是文化,還有一條是藝術。這二十余年來努力追求自己木作技術,有文化內涵。自己的作品有藝術感染力,讓人在使用的過程中,得到美的享受,受到藝術的熏陶,真正使蘇作家具能有文化的符號,藝術的張力。
蘇式家具作為明式家具的代表,在繼承宋、元家具優秀傳統的基礎上,已形成一個獨立體系,即完美性、合理性、實用性、裝飾性。特別是蘇作紅木家具,在整體風格上一直保持著新麗典雅、溫婉脫俗的氣質,形成了造型輕巧、俊秀、素雅的特點。蘇作紅木家具,歷史悠久,涌現了一批具有較高技術水平的人才,韓建賢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位。
韓建賢出生在蘇州,作為本土工藝美術家,蘇州的歷史人文傳統為韓建賢積累了豐富的創作素材。他通過自學,從工筆花鳥、磚雕木雕乃至古代音律中不斷吸取文化養分,融入自己的家具設計中。從事紅木家具研究、制作20多年,在工藝上有極深的造詣。除了精工細刻,韓建賢一直堅持從設計入手,注重作品的每處細節與表達,力求完美的工匠精神造就了韓建賢的純熟工藝,同時也將中式家具制作的傳統與神韻發揮到極致。他的作品用料考究,結構大方得體,深得“蘇式木作”造型簡練、線條挺括、做工精良、磨清光亮的工藝精髓,每一件家具作品都透著蘇作工藝的簡約且雋秀的獨特之美。
此次展出的作品之一《有束腰馬蹄足條案》,材質為小葉紫檀嵌黃花梨,結構自然大方,線條布局和諧流暢,整款條案沒有添加任何花紋雕飾,通體素光整潔,案面棱角分明,藝術效果極佳,充分展示了蘇作工藝的匠心獨運。
二
憑借著20多年來的不忘初心和對蘇作匠心精神的堅守,韓建賢先后獲評江蘇省工藝美術名人、江蘇省傳統技藝技能大師、江蘇省技術能手、研究員級高級工藝美術師、江蘇省高級工藝美術師、蘇州高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等榮譽稱號。近幾年,韓建賢所設計創作的作品,在省、市工藝美術精品博覽展評中,屢屢斬獲大獎。作品小葉紫檀木雕《教子圖》、黃花梨木雕《枯木逢春》分別獲得第十三屆中國(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金獎和銀獎;小葉紫檀木雕《葉落歸根》獲2013江蘇省工藝美術精品大獎賽“藝博杯”金獎;檀香木雕《達摩》獲“藝博杯”工藝美術精品評比金獎;小葉紫檀黃楊木雕《守望》獲2015江蘇省工藝美術精品大獎賽“藝博杯”金獎;2017年榮獲首屆鄉土人才傳統技藝技能大賽木雕項目二等獎;家具《明式方桌》榮獲2018年江蘇省工藝美術精品大獎賽金獎;2019年《明式壺門霸王棖畫案》獲2019年中國(蘇州)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金獎。
只問何人做,不問多少工。匠人的辛勞旁人多不深究,眼里所見只有精美的手藝,中國工匠千百年求的就是這一問,問藝、問技、問道,香山幫這種精神,至今在韓建賢身上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