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虞露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蘇州桃花塢木刻年畫,其刻繪精美,色彩絢麗,題材多樣,內容豐富,是吳地文化中一枝獨特的藝術之花。
顧志軍,地道的蘇州人,自幼酷愛藝術,1979年入蘇州桃花塢木刻年畫社,從事傳統版畫的研究和創作,并師從于著名老藝人葉金生學習傳統木刻技法。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召開,讓顧志軍萌生創作十二生肖木刻版畫的創意念想,他想用版畫的方式傳承、記錄時代的軌跡,記錄生活的變遷。“十二生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又和每個中國人的當代生活息息相關。生肖畫也可以是當代版畫家表達對生活情感體驗和承載版畫語言的重要內容。這是顧志軍創意的初衷。
刻生肖的人數之不盡,如何將生肖緊密聯系現代,這個想法看似簡單,背后卻需要諸多功夫。2007年,顧志軍著手創作生肖鼠版畫,直到2018年年底才創作完成整套生肖圖,2019年上半年顧志軍又用書法解讀生肖并逐步完善。在不斷調整各類細節及顏色后,歷時十二年,這部集結了題材創新、思維創新、手法創新,充分體現桃花塢木刻年畫的藝術特色,完美結合詩書畫印,又賦予了其文人屬性的作品——《無屏齋全本十二生肖圖》在顧志軍的刻刀下展現于世。
十二年的時光變遷,顧志軍將版畫藝術的創新都體現在了一張張生肖版畫之中。對時代敏感的人,都會發現十二年間,媒介的線性發展是當代反映時代變遷最重要的光環。翻開《無屏齋全本十二生肖圖》,你可以看到媒體變遷的縮影:鼠年的蘇州日報、兔年的筆記本電腦、蛇年的手機屏幕、猴年的自拍桿、已經離不開手機的狗年……無不彰顯當代媒體傳播途徑翻天覆地的變化。
創新已然是時代的發展趨勢,但比起創新更難做到的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這一切顧志軍都銘記在心。作為根植于江南這片土地的吳地人,他對江南是熱愛、執著、癡迷的。他將姑蘇情懷、姑蘇文化元素嵌入版畫藝術,賦予版畫藝術新的生命力。在生肖圖中,你可以看到浸染于吳地的雅致環境,可以看到吳門畫派藝術中的淡雅秀麗,可以追尋到昆曲藝術中的求精尚雅以及園林藝術中的高雅意境……
江南氤氳處處現,江南意境畫中游。他在畫面中調出貼近現實又展現江南風情的平衡度,讓人心懷對蘇式風情的向往。在生肖鼠中,優雅的蘇式旗袍展現其中;在生肖羊中,雙塔隱約浮現;而顧志軍刻畫的生肖狗,那是我們記憶中的中華田園犬,質樸忠誠,擁有蒙娜麗莎的姿態,守護著這方水土。他將這只姿態撩人的坐犬置于姑蘇的小橋流水之中,簡直是一波感人的回憶。除此以外,江南的粉墨色調、江南的煙雨瀟瀟、江南的小橋流水在畫面中多有呈現。
靈活多樣是顧志軍版畫創作的最大特點,時尚的元素盡顯其中。顧志軍讓中華傳統文化與現代時尚元素在時間長河里邂逅,以內斂沉穩的蘇式文化為出發點,融入現代時尚元素的設計,為生肖圖注入時尚唯美的蘇式古典情韻。雞年的滑滑板,深得年輕人的喜愛,是一種思想的創新碰撞;馬年馬尾部分二維碼的植入,讓人感覺親切自然;兔年西化的背帶褲,非常生動有趣;豬年,帶有小豬佩奇標志的工裝褲,盡顯民族元素和時尚元素。顧志軍將傳統的視覺模式、題材、審美轉變成喜聞樂見的形式出現在我們面前,這對古老的版畫藝術來說,不僅是技藝上的顛覆,更是創作者哲理思維上的體現和傳播廣度上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