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陶瑾 通訊員 李國清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你在飯店吃飯的時候有沒有想過,后廚是干凈整潔還是異味熏天,廚師健康不健康,用的餐具消毒沒消毒呢?今年姑蘇區大力開展“四類行業”綜合整治,確保轄區“四類行業”證照齊全,同時在實現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燃氣安全、噪聲擾民、排水排污等方面進行了巡查全覆蓋,最大限度地消除各類隱患。吳門橋街道也迅速展開行動,成立了證照聯審小組,提出整改與關停的要求,全力保障轄區居民“舌尖上的安全”。
不少市民都發現,近階段姑蘇區的一些老牌餐飲店門外都貼了“停業整改”的通知單,部分店面在進行廚房整改或重新裝修。
餐飲店的聚集,可以解決一部分居民的日常所需,然而也會造成“甜蜜的負擔”,比如,安裝在外墻上的油煙管道影響城市風貌、嗆人的油煙讓附近居民直呼吃不消,消防隱患更是讓人擔憂……
位于桐涇商務廣場2號樓1016室的姑蘇區雙塔燒餅店前陣子開業了,這是一家老店新開的飲食店,且開在商務廣場中,人氣自然不減,店鋪生意反而比之前好了不少。據悉,這家燒餅店原本開在盤南路6號10幢居民樓底層,因違反了有關規定,被告知不具備整改條件,需要另行選址經營。通過多方努力,最終重新辦理營業執照,順利開張。
還有位于南環新村憶橋弄的抓魚吃火鍋店等一些餐飲店也在更換經營場地后重新營業了。據悉,為了讓老店新開,保留人們心中的老味道,街道有關部門做出了很多努力,比如為小店辦證開辟綠色通道,在新店選址時幫助店主鑒定合規與否,在廚房裝修和排煙上給予消防和環保方面的建議。
此次,吳門橋街道在開展餐飲店整治時,秉承分類指導的原則,對于無證無照或開在住宅樓內的餐飲店,一律予以關停;對于消防、排水、排煙等方面有問題,如果可以整改的,告知其整改的標準。同時,街道組織工作人員,根據經營者的意愿,對其準備開設餐飲店的場所進行提前查審,并告知其是否符合標準,以及需要如何整改才能聯審通過。
“感謝你們,提前過來審查一遍,如此我就放心了。”近期打算在億象城開設餐飲店的一位經營者說道。他說,今年以來姑蘇區“四類行業”整治,很多不合規的餐飲店一一被關停了,為此他考慮暫時不和房東簽約,而先聯系了吳門橋街道。街道立即安排工作人員上門檢查,告知其只需通過整改排水等問題,就可以辦理營業執照了。“街道成立由城管、工商、環保、消防等部門組成的證照聯審小組,專門負責對轄區餐飲服務、廢舊物資回收、五金加工、農副產品交易等‘四類行業’進行現場證照聯審,并根據檢查結果驗收通過或開具整改通知書,包括存在的問題、整改的措施等。”吳門橋街道“四類行業”證照聯審小組成員顧予欣告訴記者。
截至目前,證照聯審小組關停了89家無證無照餐飲店,對存在安全隱患問題的623家有證有照餐飲店開出了整改通知單,責令限期整改。同時對227家待開餐飲店進行聯審,36家通過,136家建議整改,還有55家存在安全隱患且不具備整改要求的,聯審小組當場不通過,并明確希望其能轉向經營。“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第八十一條規定,禁止在居民住宅樓與居住層相鄰的商業樓層內新建、改建、擴建產生油煙、異味、廢氣的餐飲服務項目。此次我們聯審中,發現不少擬新開的餐飲店都存在這個問題,我們都明確告知經營者,要求其轉向經營或另找地方經營。”顧予欣說道。
這樣有效的整改,換來的是干凈的就餐環境和更多的回頭客。對于普通市民而言,其實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夠吃得放心、安全。
前幾日,陸女士和朋友來到位于世茂廣場的潮左潮右牛肉火鍋店時,發現店里衛生比之前干凈整潔多了,門口還安裝了一塊顯示屏,可以讓食客看到廚房里的整體情況,包括廚師做菜的場景和廚房衛生情況等。據店主告知,餐廳采用這種明廚亮灶的方式,把原材料從入鍋到端上飯桌的整個過程以及廚房環境衛生等情況都置于消費者的監督下,實現從“廚房重地、閑人免進”到“明廚亮灶、請您監督”的轉變,的確會讓老百姓放了不少心。
同樣位于世茂廣場的蘇州飄香齋餐飲店也已經在今年5月前完成了“明廚亮灶”提檔升級改造,得到了不少老食客的歡迎和喜愛,也引來了一批新的吃貨小伙伴。據統計,街道目前有30家餐飲店通過了“明廚亮灶”驗收,還有300多家正在驗收審核中。同時,街道近期將重點對世茂廣場和億象城兩個餐飲集中的商圈進行集中整頓,爭取做到“明廚亮灶”全覆蓋。今后,還將考慮對已經實行“明廚亮灶”的餐飲店作出標識,便于食客理性選擇。
記者手記:采訪中,記者實地走入了一些小餐飲店的后廚,發現之前普遍存在的臟亂差問題已經不存在了,操作間里的廚師也都穿上了干凈的工作服,并且都是戴上廚師帽和一次性手套后開始工作的。此外,后廚的清洗區也被有效劃分成了四個區域,廚師可以在不同區域,用熱水和冷水分開清洗餐具和不同的食物。另外在一些小餐飲店里的就餐區,還發現了一個細小的變化,那就是很多店都配備了餐具消毒柜。這些都是可喜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