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麗華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漳州市醫院生殖醫學科 福建 漳州 363000)
男性不育的常見原因是無精子癥,其是指在射精正常條件下,精液內無精子。其病因是輸精管先天性發育缺陷或附睪阻塞等[1]。臨床中多采用穿刺取精術明確診斷及配合后期單精子卵泡漿內注射(ICSI)解決生育問題,其中以PETSA最為常見。該術式具有操作簡單、創傷性小和安全性高等優勢,備受臨床青睞。為確保手術效果,臨床中都為該術式患者行護理干預。研究中以2017年2月—2019年2月間入本院治療的36例PETSA患者為主體,旨在探究PETSA的護理效果,如下。
以2017年2月—2019年2月間入本院治療的36例PETSA患者為研究主體。經倫理委員會直接審查,且得到批準。隨機分成A組和B組,均是18例。其中,A組年齡范圍是24~45歲,平均(30.25±0.18)歲;無精子原因為:輸精管缺如7例,附睪管或輸精管堵塞4例,睪丸發育不全6例,其他1例。B組年齡范圍是23~48歲,平均(31.02±0.11)歲;無精子原因為:輸精管缺如8例,附睪管或輸精管堵塞6例,睪丸發育不全3例,其他1例。上述數據對比并無差異(P>0.05),可比較。
B組給予常規護理,即心理護理、明確注意事項、術前準備和應急處理等。A組給予圍術期護理,具體為:
1.2.1 PETSA術前護理 評估患者的身體狀況與心理狀態,講解疾病治療知識,普及配合要點,提高其配合度。備好注射器(1ml、5ml)、針頭、培養液與睪丸穿刺包等手術物品。若患者的疼痛敏感度高或情緒過度緊張可使用利多卡因(1%)進行局部麻醉處理。穿刺前0.5h肌注30~50mg的哌替啶,確保手術順利進行。
1.2.2 PETSA術中護理 醫生于穿刺附睪時托起患者陰囊,并在陰囊皮下有效固定附睪。護理人員將規格為1ml的注射器接好5號針頭,并抽吸培養液0.2~0.5ml傳遞給醫生。由醫生行附睪頭部和體部穿刺處理,并抽吸其中液體,護理人員立即將吸出液送至實驗室鏡檢。若可見活動性精子則結束操作。若無精子或無法清晰辨別附睪,則行睪丸穿刺處理。護理人員抽吸2ml的利多卡因(1%)與培養液傳遞給醫生,醫生行局部麻醉處理。護理人員抽吸培養液傳遞給醫生進行睪丸穿刺,拔出針頭后由護理人員使用紗布加壓穿刺點。
1.2.3 PETSA術后護理 叮囑患者嚴格臥床1~2h,并定時觀察陰囊變化,使用冰水冷敷穿刺點,避免皮下血腫等情況。若患者伴有明顯疼痛需對其行止痛治療。術后1d可淋浴,并遵醫囑使用抗生素治療3~7d,確保陰囊清潔,術后7d禁止性生活。
記錄患者的取精成功率;觀察陰囊血腫、術后感染、疼痛和出血等并發癥情況。
數據通過SPSS16.0軟件加以處理,計數數據用(%)表示,行χ2檢驗,若P<0.05,則說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A組的取精成功率為94.44%(17/18),B組為61.11%(11/18),兩組對比,差異顯著(χ2=5.786,P=0.016)。
A組的并發癥發生率為11.11%,B組為44.44%,兩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

表 對比并發癥情況 [n(%)]
男性不育是臨床中發病率較高的生殖系統疾病,其會導致患者出現自卑心理,甚至出現明顯的應激行為[2]。臨床中多采用PETSA治療該病,其具有操作簡便、重復性佳、無明顯損傷和治療安全等優勢。該術式需要護理人員的緊密配合,因此多在圍術期行護理干預。其中,術前護理可全面評估患者的心理與生理狀態,進而給予其針對性指導。宣傳手術操作的步驟及術中可能出現的不適,使患者提前做好心理準備,以便術中更好地與醫生配合。提前備好穿刺包與注射器等手術物品可縮短手術時間,確保手術操作有序進行[3]。局部麻醉處理可減少患者的手術敏感性,避免其出現疼痛等癥狀。術中護理可有效配合醫生進行手術操作,并能及時將吸出液送檢,保證實驗室檢驗的真實性。術后護理要求護理人員定時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可及時發現出血或血腫等情況,并給予患者衛生指導,減少感染情況[4]。為該術式患者行圍術期護理可提高患者的護理感受,進而增強其配合意識。
本次結果為:A組的取精成功率(94.44%)高于B組(61.11%),兩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并發癥發生率(11.11%)低于B組(44.44%),兩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與方沈[5]等研究結果基本一致。可見,圍術期護理可提高PETSA患者的取精成功率,具有較高的護理安全性,可應用臨床實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