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 莉

高血壓最明顯的特征就是體循環動脈血壓增高,增高表現為收縮壓≥140毫米汞柱,舒張壓≥90毫米汞柱,同時伴有心、腦、腎等器官功能或器質性損壞的臨床綜合征。高血壓通常以慢性病的形式呈現,也是導致心腦血管病最主要的因素。正常情況下,血壓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升高,其中以收縮壓的變化最為明顯,但在50歲左右舒張壓會下降,脈壓隨之增加。隨著對高血壓的醫學研究不斷深入,高血壓的診斷標準也在不斷調整。經臨床實踐驗證,同一血壓水平的患者在發生心血管病時的嚴重情況并不相同,根據這一情況醫學界提出了血壓分層這一概念,也就是說患者發生心血管病嚴重情況不同,應當有對應的血壓水平等級劃分。高血壓患者的治療方案主要依據血壓值和危險因素評估來制定,不同患者的高血壓管理目標并不一樣,醫生應當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采取有針對性的治療措施。在生活中,影響血壓變化最主要的因素就是生活方式,患者應謹遵醫囑,在調整生活方式的基礎上配合使用25小時長效降壓藥物對血壓進行控制。測量血壓最準的時候是早晨,患者應當密切觀察每天早晨的血壓變化,做好相應的預防工作,降低心腦血管事件發生的概率。
飲食護理:高血壓患者的飲食要尤為注意,盡量選用低鹽、低脂、低膽固醇的食材,患者每日攝入的鹽分最好小于5克,動物內臟、脂肪以及魚籽等食物應限制攝入或遵醫囑攝入。高血壓患者需要定期定量補充這些營養物質,同時要戒煙戒酒,盡量規避以上因素導致的血壓波動。另外,高血壓患者還要保證微量元素的充足攝入,鈣、鉀、鎂等一樣都不能少。食材盡量選擇新鮮的,如蔬菜、水果等,芹菜、黑木耳、蘋果以及香蕉等膳食纖維含量較高的食物也應當搭配食用,盡量不要挑食。只吃精細食物對高血壓有害無益,因為這會導致便秘,而便秘會導致血壓上升,嚴重情況下甚至會導致血管破裂,因此高血壓患者要注意自己食材的選擇。如果患者過于肥胖,在控制血壓的同時要制定減肥計劃,減少熱量的攝入。
休息護理:高血壓患者的運動要適量,應制定詳細的運動計劃或是遵醫囑,避免因為劇烈運動而導致的疲勞,尤其對于心率較快的輕中度高血壓患者來講,最好選擇有氧運動,如太極拳、慢跑等。運動后要注意休息以恢復體力,達到勞逸結合。如果患者是嚴重高血壓,要避免一切運動,最好靜臥休息,同時在飲食、作息方面也要嚴格控制。高血壓危象臥床休息是保證患者生命安全的第一要素,應根據實際情況決定是否需要接受住院治療。
心理護理:絕大多數高血壓患者在心理狀態方面都有一個共性,即焦慮、抑郁且容易激動。作為護理人員,應當耐心、周到、和藹并且親切地為患者服務,消除患者心中的不良情緒。護理人員應當根據高血壓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不同的護理對策,并將心理狀態對高血壓的影響告知患者,幫助患者進行自我情緒控制的訓練,引導高血壓患者對人對事都寬容處理,降低負面情緒對患者的心理刺激,并為患者提供一個舒適、寬敞、明亮的休息空間,確保患者不會因為情緒激動而導致血壓升高。

通常,患病都有一定的條件基礎,高血壓也不例外。對于高血壓來講,飲食過咸的人、情緒容易激動或緊張的人、肥胖的人、喜歡吸煙的人以及患有糖尿病或腎病的人得高血壓的幾率更高。另外就是中老年人群得高血壓的幾率比青壯年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