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存棟 李春雨 高鳳磊
(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廣東廣州 510507)
隨著犬的骨骼逐漸發育成熟,脛骨粗隆會與近端骨骺和干骺端融合。犬脛骨粗隆撕裂骨折發生率較小,且通常發生于4-8月齡的幼年犬。脛骨粗隆為股四頭肌的止點位置,當膝關節屈曲時,股四頭肌收縮,腳即固定于地面,容易導致脛骨粗隆撕裂骨折[1]。臨床上診斷需要將一般臨床檢查和影像學檢查結合才能準確診斷。
貴賓犬,11月齡,雄性已絕育,常規免疫驅蟲,3.3kg。主訴該犬在公園玩耍時,突然右腳出現跛行。
該犬精神尚可,右腿不敢著地,觸診膝關節疼痛明顯,軟組織稍微腫脹,脛骨粗隆近端移位。X光攝影檢查結果顯示脛骨粗隆撕脫(見圖1)。血常規、血凝、血清生化檢查未見明顯異常。

圖1 術前X光攝影
乙酰丙嗪0.01mg/kg皮下注射,布托菲諾0.2mg/kg靜脈推注,15min后丙泊酚(5mg/kg)靜脈推注,氣管插管后連接麻醉機,2~3%異氟烷維持麻醉。麻醉后左側臥保定。常規膝關節大范圍剃毛消毒,無菌彈力繃帶包扎右腿遠端,鋪設創巾。
于膝關節脛骨粗隆上方進行皮膚切開,分離皮下組織直至暴露骨折線;伸直右腿使膝直韌帶松弛,在粗隆的近端使用骨鉗小心地將移位的粗隆復位,使用拉力螺釘技術固定脛骨粗隆(見圖2);常規關閉切口縫合皮膚。

表2 術后X光攝影
術后對患肢拉直并坐外固定包扎,佩戴伊麗莎白項圈防止啃咬傷口,使用非甾體類止疼藥3~5d。一周后拆除外固定包扎和皮膚縫線,期間每天定時患肢活動膝關節,進行功能恢復,遺囑回家靜養1個月。
根據病例的脛骨粗隆位移程度、動物體型大小和年齡來選擇治療方案。當位移程度小,體型小時可采取石膏外固定的方式保守治療;采取開放性復位手術治療時,由于幼年動物的骨骼較軟,粗隆容易碎裂,操作時必須十分小心,若粗隆撕裂的部分非常小,可以將肌腱縫合線穿過韌帶和脛骨體內的隧道孔將膝韌帶復位至脛骨[1]。
術后骨折處的愈合情況與周邊組織增生細胞的損害程度決定,物理療法對于患肢的功能恢復非常重要,良好的護理是十分必須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