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玲 劉建民 彭廣能
(1.四川省崇州市百信動物醫院,四川成都 611230;2.四川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動物疫病與人類健康四川省重點實驗室,四川成都 611130)
胰腺炎是貓最常見的胰腺外分泌疾病,分為急性和慢性兩類,這兩種類型的胰腺炎有不同的特點和臨床表現,甚至在疾病的預診方面差距也很大。雖然急性及慢性胰腺炎是根組織病理學變化而不是根據臨床癥狀提出的定義,但診斷為急性胰腺炎的病貓更為多見表現嚴重的疾病,而診斷為慢性胰腺炎的病例則病情溫和更為常見。不管是急性還是慢性胰腺炎都可在胰腺上造成損傷,從而影響貓正常的消化功能。這類損傷同樣會影響胰島素生成,從而引起糖尿病的發生。貓主人大多對貓胰腺炎沒有認識,輕易歸咎到“貓吐毛球”、“貓挑食”“寄生蟲”等常見癥,并沒有追究其原因。大多數貓會因為不典型的臨床癥狀和不嚴格的疾病篩查耽誤治療。該病若不及時診斷和治療,發病率和死亡率較高。筆者在臨床上遇到多例犬貓胰腺炎病例,現將2019年6月接診的1例中華田園貓急性胰腺炎的發病情況及診治過程報告如下。
中華田園貓,1歲,雄性未絕育,免疫齊全,未定期驅蟲,體重2.7kg。主訴:三天前開始嘔吐,嘔吐多次,食欲不振,會飲少量水,有過一次稀便,就診當日早上發現抽搐,精神不振,不進食,強灌葡萄糖后帶至本院就診。
該貓就診時呼吸急促,張口呼吸,虛弱無力,側躺,體溫37.5oC,呼吸頻率60次/min,心率180次/min,CRT>2秒,脫水8%,體況評分 3/9,頭部有明顯的抽搐,觸診腹部明顯疼痛和叫喚,站立不穩,偏側,不愿動。[1]
采取頸靜脈血,對患貓進行血液規、血液生化指標、果糖胺、血氣檢測、貓胰腺炎快速檢測試劑(SNAP fPL)的檢查。血常規檢測可見白細胞總數31.8×109/L(參考范圍5.5~19.5×109/L),提示炎癥反應;紅細胞指標和血小板未見明顯異常。生化指標檢測可見CREA和BUN升高,提示氮質血癥;GLU升高提示可能存在糖尿病或是由飼喂葡萄糖引起。果糖胺濃度320μmol/L(參考范圍191~349μmol/L),提示不存在糖尿病。血氣檢測可見HCO3-和CO2升高,提示存在代謝性堿中毒呼吸代償;Na降低,提示存在低鈉血癥。SNAP fPL陽性,提示存在胰腺炎。
超聲檢查可見胰腺低回聲,回聲較均勻,邊界清晰,厚度為0.84cm(參考范圍0.34~0.90cm),周圍脂肪和腸系膜中度高回聲(見圖1)。

圖1 患貓胰腺超聲影像
綜上,診斷為胰腺炎,并發腎前性氮質血癥。
安裝鼻飼管:用Hill’s a/d罐頭通過鼻飼管進行腸內營養補充。
鎮痛:貓胰腺炎時腹部疼痛劇烈,應用阿片類藥物布托啡諾進行疼痛管理。
積極的液體療法:補充能量,調節機體電解質平衡。
止酸抑酶:應用奧美拉唑減少胃酸分泌,應用烏司他丁減少胰腺對酶原的分泌以及減少胰腺分泌,對胰腺實質細胞膜有直接保護作用。
止吐:應用馬羅匹坦進行止吐。
止瀉:皮下注射VB12。
靜脈放置留置針建立靜脈給藥通道,給予靜脈營養支持的同時給予抗生素防止繼發感染,應用烏司他丁減少胰腺的分泌和胰腺的損傷,應用布托啡諾減少疼痛等。同時安裝鼻飼管,每天給予Hill’s a/d罐頭,補充營養的同時還可以促進腸道蠕動,加快貓咪康復的速度。第二天,該貓仍有嘔吐和腹瀉,大便稀。第三天該貓各項指標逐漸好轉,已無嘔吐,大便稀軟。第五天各項指標恢復正常,貓咪精神狀態變好,無嘔吐,大便成坨,遂拆除鼻飼管,出院,并帶口服藥物胰寶、甲硝唑片、酵素繼繼續鞏固一周。建議主人飼喂低脂易消化食物,保證貓咪的食欲。一周后復查,fPLI結果顯示陰性,超聲檢查胰腺等回聲,狀態良好[2]。
貓的胰腺炎在許多病例為自發性的,但多種風險因子可與貓胰腺炎的發生有關,這些風險因子包括創傷、感染、低血壓、高甘油三酯血癥及藥物。所有這些原因可能通過共同的病理生理途徑引起胰腺炎,包括過早激活胰蛋白酶原、激活其他酶原、胰腺的自體消化、釋放炎性細胞因子及全身性并發癥,導致多器官衰竭,嚴重病例可發生死亡。
患胰腺炎的貓通常只表現非特異性臨床癥狀,厭食和昏睡是最為常見的癥狀,其次為脫水、體重減輕、低血壓、嘔吐、黃疸、發熱、腹痛及腹瀉。如果伴隨糖尿病,會出現多飲、多食、多尿癥狀。
全面的病史和體格檢查有助于獲得查找潛在病因的信息。建議對所有疑似胰腺炎的貓進行血常規、血液生化指標、fPLI、超聲檢查。迄今為止,診斷貓胰腺炎最好的方法是測定PLI。貓的fPLI的參考范圍為≤3.5μg/L,診斷為貓胰腺炎的判斷閾值為5.4μg/L。腹腔超聲檢查在診斷貓的胰腺炎時只有11~35%的靈敏度,且腹腔超聲診斷能否獲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檢查人員。另外,還可對胰腺進行腹腔探查及活檢、檢測血清鈷胺素、葉酸及貓血清胰蛋白酶樣免疫活性的濃度,但這些在臨床實踐中很難進行。
胰腺炎治療包括藥物治療和食物治療。藥物治療著重于對癥治療及支持療法,包括液體療法、電解質療法、給予營養、止吐、抑酸、鎮痛、抗生素療法和處理任何可能的潛在因素等。
由于貓的膳食蛋白質需求量很高,是狗的2~3倍,這使得它們在禁食時容易受蛋白質-能量營養不良和嚴重的肌肉損失的影響。負氮平衡可導致胃腸道腸梗阻、絨毛萎縮、吸收能力差、并增加細菌易位的風險,對腎、肺、免疫、心血管和肌肉骨骼系統等有不良影響。據報道,禁食可能加劇貓胰腺炎的并發疾病。此外,精氨酸和蛋氨酸的減少可能限制肝臟蛋白質和磷脂的合成,從而導致肝臟脂質沉積的發展。因此,在進行藥物治療的同時,需要進行食物治療以進行腸內營養補充。腸內營養補充可采取推注強飼和安裝飼管的方法進行。對于長期厭食和嘔吐的貓咪,推注強飼可能引起貓咪的反感、惡心診治加重病情,不建議使用,一般可采用安裝鼻飼管、食道飼管、胃飼管或空腸飼管進行腸內營養補充。但食道飼管、胃飼管和空腸飼管的安置都需要麻醉。而安裝鼻飼管相對比較簡單且不需要麻醉,對于病情嚴重的貓首選安裝鼻飼管。鼻飼管腸內營養補充的最終目標是達到必要的量,以盡可能快地提供目標熱量攝入,而不會引起惡心、嘔吐或腹瀉的有害影響。
貓胰腺炎的預后與疾病的嚴重程度、組織壞死的程度、病程、是否有全身或胰腺的并發癥和全身性并發疾病有關。對于患輕微胰腺炎且沒有并發疾病的患貓,通常預后較好;對于患嚴重胰腺炎,常呈急性發作且有并發疾病的患貓,預后不良;對于急性胰腺炎患貓,若游離鈣離子濃度低于1mol/L,或伴發肝臟脂肪代謝障礙,則往往預后不良。慢性胰腺炎是慢性進行性的疾病,可能會導致胰腺外分泌液不足及糖尿病的發生,或者不發生這些并發癥,但由于病程很長而自然死亡。
胰腺炎堅持早發現早治療的原則,一旦發現貓咪有嗜睡、嘔吐、拉稀等癥狀,應盡快就醫。確診是胰腺炎后,對本病的治療原則是去除病因、控制癥狀、改善胰腺功能和治療并發癥。治療過程中要針對不同的個體采用不同的治療方案,兼顧局部治療與全身治療,采取對因治療、對癥治療、保守治療相結合的措施。對于患輕微胰腺炎且沒有并發疾病的患貓,通常預后較好;對于患嚴重胰腺炎,常呈急性發作且有并發疾病的患貓,則預后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