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導報》編輯部
一元復始,萬物更新。我們在耕耘,在成長。2018,悄然離去;2019,迎面走來。《醫藥導報》編委會和編輯部全體工作人員向一直關心和支持本刊成長的領導、專家、通信員、作者和讀者表示衷心感謝,并致最美好的祝福!
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用中國古語“艱難困苦,玉汝于成”概括和形容中國不畏艱險走過的不平凡歷程、穿越風雨取得的不平凡成就。全國各族人民熱烈慶祝我國改革開放40周年取得的輝煌成就,慶祝國家走入新時代,承擔新使命,譜寫新篇章。
《醫藥導報》誕生于改革開放之初,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成長壯大。三十七年辦刊歷程中,我們始終堅持質量優先、堅持社會效益優先,取得了累累碩果,為推動我國醫藥科技進步作出了獨特貢獻。
2018年,《醫藥導報》順利完成全年出版任務,期刊編校質量不斷提高,論文學術水平再上新臺階,各項工作取得良好的成績。
2018年,《醫藥導報》再次入選北京大學圖書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中文核心期刊。
2018年,《醫藥導報》第十屆編委會成立大會暨全國醫藥學術交流會和臨床藥學與藥學服務研究進展培訓班在山東臨沂勝利召開,順利完成編委會換屆。今后四年,新一屆編委會將帶領《醫藥導報》創造更大的輝煌。
2018年,我們特別感恩老一輩編委殫精竭慮,無私奉獻。如陳本川編委,耄耋之年,筆耕不輟。為了幫助本刊辦好“世界新藥信息”欄目,充分利用專業特長,堅持每期為該欄目撰寫一篇最新世界首次批準上市的治療重大疾病新藥信息,為讀者快速提供最新實用醫藥信息。又如國家級名老中醫、湖北省中醫院陳如泉教授,即使臥病在床,仍然關注雜志發展,并通過電話為雜志出謀劃策和組稿。還有名譽主編曾繁典教授,為了提高《醫藥導報》質量,字斟句酌,認真推敲,即使是標點符號,也從不放過。我們亦感恩本刊中青年編委,盡管他們是單位頂梁柱,工作很忙,卻利用業余時間不遺余力地認真審稿,積極撰稿、組稿和約稿。如用好用活微信和QQ功能,主動組建專欄作者微信群和QQ群,幫助雜志組織了一批優秀的稿源。如常務編委章必成教授組建“醫藥導報寫作風月群”;胡凱文教授組建 “腫瘤綠色治療寫作群”;青年編委張麗研究員組建“化學藥物晶型研究群”等。
2018年,《醫藥導報》主動適應國家科技創新發展戰略及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全方位融合發展要求,為加強作者、讀者和編輯交流溝通,為每篇論文添加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編輯部還通過《醫藥導報》微信公眾號和編委微信群、作者QQ群及時推送醫藥科技信息,加強期刊延伸服務。
2018年11月14日召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審議通過《關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見》,對我國科技期刊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這也意味著我國科技期刊迎來了新紀元。2019年,我們將以《關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見》文件精神為指引,在新一屆編委會的帶領下,以《醫藥導報》再次入選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為新起點,結合工作實際,以提高質量為抓手,爭創期刊品牌,密切關注學科前沿,做好選題策劃,積極組稿約稿,切實提高雜志內容的科學性、先進性和實用性。適應新形勢,做好刊媒融合發展。
2019年,我們將更加注重每期專欄建設。堅持醫藥導向,重視科學合理用藥,組織“藥品安全與藥物警戒專欄”。關注仿制藥與原研藥療效的差異,圍繞國家實施仿制藥品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政策,組織編輯“藥品一致性評價專欄”,更加全面地對政策的貫徹落實情況和對某些藥品進行系統評價予以報道。同時,也從化學藥物晶型角度,組織“化學藥物晶型研究專欄”,闡述化學藥物多晶型與療效之間的奧秘,為提高仿制藥質量和療效提供參考;開辟“民族藥物專欄”和“中藥藥理專欄”,更加全面系統介紹祖國醫藥的歷史、獨特理論與技術方法等;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對癌癥免疫治療做出重大貢獻的科學家,我們將緊隨研究熱點,組織“腫瘤免疫治療專欄”。
2019年,為了活躍學術氣氛,加強學術交流,我們將努力辦好2019年全國醫藥學術交流會暨臨床藥學與藥學服務研究進展培訓班。期待著您的關注與加入。
我們相信,《醫藥導報》在主辦單位正確領導下,在編委會和廣大作者讀者支持下,一定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為我國醫藥科技出版事業作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