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億美元!阿里巴巴聯合創始人蔡崇信以創紀錄的價格收購NBA布魯克林籃網隊。消息人士表示,這一交易將于本周內公布。”美國《紐約郵報》13日報道稱,23.5億美元也創下體育球隊的出售價格紀錄,超過對沖基金大佬大衛·泰珀去年收購美國職業橄欖球大聯盟卡羅來納黑豹隊所支付的22億美元,以及蒂爾曼·費爾蒂塔在2017年收購NBA火箭隊所花費的22億美元。
2018年4月,蔡崇信以10億美元的價格從籃網隊俄羅斯老板普羅科洛夫手中買下49%的股份。而本次收購的達成,意味著球隊剩余51%的股份以13.5億美元的價格全部歸屬蔡崇信。
值得一提的是,蔡崇信對籃網的收購發生在中資逐步撤離海外體壇的大背景下,可見NBA球隊的投資回報極為可觀。今年2月,福布斯發布的“NBA球隊年度估值報告”顯示,截至上賽季結束前,NBA30支球隊的平均“身價”為19億美元,同比增長13%,該數據是5年前的3倍。其中,紐約尼克斯連續4年領跑,球隊市值達到40億美元。聯盟中只有騎士一支球隊賠錢。
相對于NBA,歐洲足壇的運營風險顯然更高。根據歐足聯今年1月的報告,英超聯賽以60億美元的收入領跑。不過,高收入的英超俱樂部也面臨著高投入的壓力。按照《衛報》2018年的報道,切爾西和曼城雙雄的工資賬單極其龐大,幾乎都要超出俱樂部收入的一半以上,再刨去雜七雜八的運營成本后,投資人的實際所得并不樂觀。頂級球隊已是如此,中小球會的情況可想而知。根據英國廣播公司的報道,中國商人夏建統近日清空了自己在英超球隊阿斯頓維拉中的所有股份,他的損失約為5000萬英鎊。▲
(李佳寅)
環球時報2019-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