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
摘 要:針對環境檢測技術存在的問題,做了簡單的論述,提出了相應的對策。首先,論述了環境檢測概念和意義;其次,剖析了環境檢測技術現存的問題;最后,提出了推動環境檢測技術應用的策略。從技術應用研究結果來說,若想不斷提高環境檢測工作的水平和質量,必須要不斷強化檢測技術,比如加強信息化建設等,結合檢測工作實際需求和要求,提高技術的應用服務水平。現結合具體研究進行如下分析。
關鍵詞:環境檢測技術;信息化;持續化
中圖分類號:X8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9)12-0007-02
0 引言
環境檢測工作的開展,主要是以環境檢測技術手段為依托,對被監測點位進行系列操作,比如布點和采樣等,依據檢測結果進行污染程度的分析。從我國環境檢測技術發展的角度來說,經過多年的快速發展,獲得了不錯的技術成果,但是還存在些問題。若想要適應新形勢和新時期的要求,必須要積極完善環境檢測技術,提高技術應用水平,進而為環境保護提供有力支持。
1 環境檢測概念分析
從環境檢測概念的形成角度來說,其在核工業基礎上產生,當時是因為放射性物質給人體和環境造成嚴重破壞,進而促使人們組織核工業設備的檢測,后期隨著污染問題不斷惡化,檢測含義和技術應用范圍不斷增加,因為工業污染源檢測逐漸朝向大環境檢測方向發展,檢測對象也不斷增加。環境檢測工作的開展,主要是借助現代化技術手段,對影響人身以及環境的有害因子實施定量檢測,同時分析其程度以及趨勢,為科學活動。其為環境科學保護研究的核定,經過模擬分析研究,能夠獲得海量的數據信息,通過對數據進行建模分析,能夠實現對環境污染的科學預測,同時制定采取相應的控制措施,實現對環境問題的改善。同時開展環境監測工作所獲得的數據信息,能夠為國家和地方政府制定相關規范和政策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撐。除此之外,環境檢測在環境保護法的執行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能夠有效監督環境規劃以及環境指標考核等相關工作的開展。環境檢測類別具體如:(1)研究型檢測;(2)監視性檢測;(3)特定目的檢測。
2 環境檢測技術存在的問題
2.1 資源配置存在著不合理問題
組織開展環境檢測工作,需要準備檢測儀器和技術人員等,保障各項檢測工作能夠有序開展。目前來說,受到資金限制以及其他因素的影響,環境檢測工作物資匱乏,難以保證檢測效率。同時資源配置不合理和不到位,影響著檢測效率,尤其是基層檢測機構此類問題更加突出,使用的檢測設備過于老化,使得檢測數據不準確或者出現質量問題,難以保證環境檢測各項活動的有序開展。
2.2 硬件設備水平落后
目前來說,基層環境檢測工作的開展,存在著硬件設施不完善的問題,無法達到當前此項工作的要求和需求。究其原因主要如:(1)重視度不夠。部分地區對于環境檢測開展的價值認識不足,經費投入有限,甚至部分地區沒有建設實驗室,或者建設的實驗室不符合實際要求。(2)儀器設備的維護保養不到位。使用的儀器設備長期使用很容易出現老化問題,因此需要進行保養和維修,因為缺少專業的人員,沒有及時高質量做好質量檢測工作,使得儀器設備處于長期帶病工作的狀態,獲得的檢測數據準確性不高,影響著此項工作的效益[1]。
2.3 環境檢測信息化建設問題突出
現階段,自動監測系統的應用日益廣泛,獲得數據的速度和規模較大,采取人工處理的方式已經無法達到工作要求,所以帶動著各類報表生成工具以及數據處理軟件等的應用。除此之外,環境檢測工作要求和標準不斷提高,使得很多環境檢測機構全面推進環境檢測信息化發展,不斷提高檢測工作的電子化以及規范化水平,例如構建實驗室信息管理系統,獲得了不錯的成效,不過整體還處于初級水平,還存在著諸多問題。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如:(1)缺少整體規劃信息孤島問題凸顯。(2)項目管理不到位造成監測項目延期。(3)對環境檢測業務的重要性了解不足,影響著檢測信息的安全性[2]。
2.4 檢測管理體制不完善
從實際情況來說因為管理體制不夠健全,缺少對檢測儀器設備的統一全面調度使用規劃,使得很多大型設備被閑置,沒有發揮其作者用和價值,環境檢測工作水平無法得到提高。除此之外,儀器設備管理工作不到位,缺少必要的維修保養或者技術水平不高無法組織開展相應的檢修工作,造成儀器設備長時間處于滿負荷使用狀態,影響著精確度。基于此,需要建立健全環境檢測管理制度,細化和完善各項管理工作內容,保證各項檢測工作高質量開展,不斷提高檢測技術水平。
2.5 檢測工作人員素質水平需要提高
從環境檢測實際來說人員的素質水平高低,直接影響著環境檢測工作開展的質量,因此成為了衡量此項工作的重要指標。然而現有的環境檢測人員隊伍存在著部分人員能力不強和素質不高的問題,主要原因如:(1)主觀因素。環境檢測工作主要為其他崗位抽調的人員,沒有接受過專業教育,檢測知識掌握不足[3]。(2)客觀因素。檢測單位注重工作績效管理,對人才管理的重視度和投入度不夠,缺少完善的管理體系和信息交流平臺等,技術發展無法達到工作需求。基于此,必須要不斷加強隊伍的建設力度,全面提高人員的素質水平。
3 環境檢測技術應用發展策略
3.1 合理配置檢測資源
從環境檢測技術的應用質量保障來說,除了需要相應的儀器設備支持外,還需要專業的人才等。基于此,要結合環境檢測工作的實際需求和要求,合理配置檢測資源,為相關工作的開展提供有力保障。這需要不斷加大對環境檢測的重視程度,增加環境檢測的投入力度,為基層檢測工作開展提供充足的資源保障[4]。
3.2 引入先進的檢測設備
目前來說,市場上的環境檢測設備產品較多,儀器設備的功能比較完善,為此項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有力支持。這需要環境檢測機構能夠根據工作的實際需要,積極引入環境檢測儀器以及設備,為各項檢測工作的落實和實現提供有力支持,保證環境檢測數據結果的真實性和有效性,為環境評估以及管理決策的進行,提供高質量的數據支持。除此之外,對于使用的儀器設備,必須要嚴格按照養護維修管理制度的要求,做好日常維護管理工作,最大程度上保證管理工作的高質量落實[5]。
3.3 引入信息化技術
從環境檢測實際來說,借助信息化技術,對提高檢測工作的整體水平和效率,有著重要的意義。在具體實踐中可以引入幾點技術:(1)計算機互聯網技術。采用互聯網技術,輔助檢測數據采集和分析以及整理等工作的開展。選擇檢測對象附近區域布置監測點位,采集監測數據信息,借助計算機網絡技術,完成等級審核工作,生成具有規范性的檢測報告,遞交給相關機構。除此之外,采用互聯網技術手段,實現對各類數據的實時統計分析,比如大氣污染數據等,同時能夠實現信息的實時傳遞和共享,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證了監測數據的精確性。(2)移動APN技術。借助APN技術,輔助常規監督檢測工作的開展,比如環境應急檢測和執法等,具有信息采集功能和數據信息審核分析以及遠程操作功能等。在具體實踐中借助移動檢測技術手段,例如平板電腦等,能夠現場完成數據的錄入和檢測點位坐標采集等各項工作。新工作標準下引入信息化技術,搭建工作平臺,對全面提高此項工作的效率和效益,有積極的意義[6]。(3)遙感技術。針對遠距離目標實施檢測,借助遙感技術手段,對檢測獲得的輻射信號以及反射電磁波信號等,開展提取分析,完成相應的環境檢測任務,能夠獲得不錯的成效。基于歷史數據以及地理環境信息等的分析,及時獲得環境問題,為相關工作的開展提供支持。
若想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的優勢,提高環境檢測技術應用水平,必須要不斷加大環境信息化建設[7]。在具體實踐中做好幾點要點的把控:(1)做好整體規劃。首先,調查環境檢測相關部門的具體需求,明確哪些部門需要借助IT技術的支持,例如環境監測等。其次,分析部門之間的需求和系統需求等,例如數據來源于那些系統等。最后,明確部門需求的急迫程度,按照先后順序,規劃性投資,促使各項目標的實現。(2)強化項目管理。若想保障信息化建設工作高質量落實和開展,必須要不斷強化項目管理,全面提高項目管理的水平。
3.4 構建完善的檢測管理制度
推動環境檢測技術的應用和發展,必須要注重管理制度體系的構建,從而為相關工作的開展提供有力保障,全面提高環境檢測工作的質量水平。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發揮環境檢測技術的應用優勢,全面提高檢測水平。例如,結合使用的檢測儀器設備特點,構建管理制度,為保養和檢測工作的開展提供保障[8]。
3.5 加大人才隊伍的培養力度
新時期,環境檢測工作要求不斷提高,采用的檢測技術手段不斷升級,若想保證各項工作的高質量落實,必須要注重人才隊伍的培養。在具體實踐中結合使用的檢測技術,組織環境檢測工作人員進行知識培訓和技能培訓等,全面提高環境檢測技術水平,保證各項工作高質量落實。堅持走出去和引進來的原則,不斷提高環境檢測技術人員的素質水平,同時不斷壯大環境檢測技術人員隊伍,全面推動環境檢測事業的發展,提高環境檢測技術的應用水平,助力各項檢測工作高質量落實[9]。
4 結語
綜上所述,環境檢測技術應用方面存在的問題,必須要高度重視,采取相應的完善措施,最大程度上保障各項環境檢測技術的應用效果。在具體實踐中采取以下措施:合理配置檢測資源;引入先進的檢測設備;引入信息化技術;構建完善的檢測管理制度;加大人才隊伍的培養力度。
參考文獻
[1] 劉玉杰.環境檢測技術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8(11):128.
[2] 李炎佳,孟穎.室內環境污染物檢測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中國檢驗檢測,2018(4):64-65.
[3] 衛印芝.芻議環境檢測技術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價值工程,2018(19):263-265.
[4] 王志苗,何姝,邱自兵,莫瓊利.環境檢測信息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環境與發展,2018(6):143-144.
[5] 莫子毅.我國環境檢測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化工設計通訊,2018(4):237+253.
[6] 周文喜.環境檢測技術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綠色科技,2018(6):110-111.
[7] 汪小龍.環境檢測技術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環境與發展,2017(10):138+140.
[8] 陳松.探析基層環境監測技術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科技風,2017(18):136.
[9] 謝磊,林正迎.芻議環境檢測技術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環境與發展,2017(3):239+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