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文國
中圖分類號:D641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9)5-084-02
摘 要 新時期,我國國有企業不斷建立起現代企業經營管理制度,在這一過程中忽視了鄭工工作的重要性,政工工作也未能發揮自身的作用,本文對新時期國有企業政工工作職能以及工作模式創新展開了研究,希望更好的發揮政工工作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 國有企業 政工工作 職能定位 工作模式創新
一、國企政工工作的發展現狀
(一)工作重心轉移導致政工工作地位不斷下降
改革開放以后,我國確立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國家發展總方針,新時期我國大力開展經濟建設,我國的國有企業也開始對現代企業管理模式開始引入,國有企業的工作重心開始轉移,逐漸轉移到生產經營上來,同時也出現了國有企業與生產經營沒有直接聯系的政工工作逐漸被邊緣化,弱化了對企業政工工作的關注,企業領導也開始對思想整治工作的管理產生松懈,國有企業的政工部門也開始出現了職能上的轉變,由企業的主導部門轉向了輔助部門、服務部門。由于政工工作不能夠對企業生產效益產生直接作用,很多企業對政工工作逐漸弱化,減少政工工作人員,降低工作活動經費,同時對政工工作人員的待遇也相對低于一線部門的員工,這些都削弱了政工工作在國有企業中的地位,降低了政工工作的管理地位。
(二)政工隊伍不穩定、政工工作后繼乏人
在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國有企業發展過程中,企業的人力資源為了降低成本、節約資源,大大的削減了與生產經營沒有聯系的部門,這時政工部門就成為人力削減的對象。同時,由于對鄭工部門缺乏重視,也對政工部門工作人員的晉升途徑進行了封堵與關閉,使得從事政工工作的人員工作沒有晉升的希望,政工崗位對新人也缺乏吸引力,使得其他部門的人員很少有愿意轉入政工部門工作的,很多政工工作也是由其他部門的人員進行兼任,兼職工作人員將精力主要放在本職工作上,對兼職工作則是“將就著干”,專門從事政工工作的人員也希望調換到其他崗位上來。這些問題導致了國有企業政工工作面臨著嚴峻地挑戰,政工隊伍缺乏一定的穩定性,政工工作也缺乏新鮮血液流入,無法有效的帶動工作的發展。
(三)政工工作模式老化、流于形式
新時期政工工作地位的不斷下降也使得政工工作模式陳舊,不能適應新時期企業發展的需求。思想政治工作具有軟性特征,其本身是不能直接帶來經濟收益的,在經濟效益第一發展目標的今天,政工工作難以在企業里受到領導和職工的認可,由于政工工作不受重視、從事政工工作的人員多為兼職,這導致政工工作人員沒有動力、沒有經歷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政工工作,因此當前國有企業政工工作普遍沿用了以往陳舊的管理模式,缺乏創新,整體上流于形式化,依靠于以往傳統的經驗上開展政工工作,導致工作沒有新意,難以吸引職工的注意力。新時期,國有企業亟需一批講政治、會管理、懂經營的復合型政工人才,發揮黨的重要作用,積極推動國有企業生產經營,充分發揮政工工作對企業發展的重要引導作用。
二、新時期國企政工工作的內在要求
(一)目標分解要求
國企政工工作關于目標分解的要求明確了國企各職能部門的價值取向,包括政工部門的價值取向,這種價值取向應符合國有企業整體發展的目標,要求國有企業轉變以往陳舊的政工工作模式,摒棄“空對空”的陳舊模式,積極轉移工作重心,將工作重心放在國企發展的總目標上。新時代,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加劇,國有企業不緊要關注生產技術升級、產業結構優化等問題,也要關注政工工作對企業生產經營帶來的積極作用,積極利用政工工作創新生產意識,幫助企業樹立良好的成本控制意識,發揮政工工作的重要作用,提高政工工作的重視。
(二)目標分解要求
以往傳統的政工工作最常見的運行模式就是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新時期我們要積極轉變政工工作模式,進行目標分解,將教育模式轉變為合作模式,在企業的日常管理過程中結合各職能部門工作的實際需求有針對性的開展工作。例如我們應該將企業的管理層、部門職員以及一線工人等納入到政工工作覆蓋的范圍之內,針對不同的人員開展不同的政工工作方式,在工作和生活中給予不同的關心和幫助。
三、新時期國企政工工作的職能定位
(一)思想教育職能
在新時期,國有企業的政工工作部門,應積極摒棄傳統的“教”與“學”的模式,該模式政工師與學習這之間只是單向的聯系,并沒有產生雙向的合作,無法獲得有效的反饋。在現代這種管理機制的推動下,這種傳統的教育模式難以適應新時期國有企業快速發展的要求,因此,國有企業鄭工部門承擔思想教育職能應積極創新教育模式,面單項教育為雙向交流合作,一方面要擴大教育的對象,面向全體員工,開展雙向交流,獲取員工的反饋,另一方面要針對不同崗位、不同職能的員工有針對性的開展不同的教育,有針對性的做好思想教育工作。
(二)群眾關系職能
在國有企業管理中,現代化的企業管理機制能夠有效地提高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但對于收入分配不均衡這個現象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由于不同工作種類之間勞動強度不同、勞動效果不同,不同崗位技術運用不同,這些都造成了不用崗位之間存在一定的收入差距,但國有企業如果在發展中不適當解決、克服該問題,很可能會導致企業內部產生矛盾并不斷的擴大,這從整體上不利于企業的發展和建設。這時就需要發揮企業政工工作的重要作用了,政工工作要從實際出發,適當關心、幫助有困難的員工,積極改善群眾的關系,發揮群眾關系的重要指那個,維持企業良好的生產秩序。
(三)需求反饋職能
需求反饋職能是國有企業政工工作發揮群眾關系職能的一個重要前提,當前經濟社會發展迅速,通貨膨脹等造成物價上漲,帶來了物價及消費要求的增高,這在一定程度上給企業員工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了不小的壓力。在這種社會背景下,員工對物質需求進一步提升,但有時企業對員工的回報可能不一定滿足員工的需求,因此,作為國有企業的政工部門,就要發揮自身的重要作用,深入企業的基層,發揮自身職能反饋的重要職能來服務員工、服務群眾,例如企業的政工部門要深入企業的基層,了解員工的訴求,建立一個有效的渠道使得員工能夠有效地反饋信息,做到為群眾服務。政工部門要定期開展員工調查,了解員工的物質需求,了解員工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問題,及時分類總結問題并向企業領導層匯報。
四、國企新時期政工工作模式創新研究
(一)重視員工的合理訴求
十九大指出我國當前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我國人民的物質生活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豐富,在這種背景下,在西方文化的沖擊下,年輕人開始對自己的價值取向開展思考。面對這樣的背景,面對日益增長的房價和日益增長的生活成本,國有企業的工資收入難以滿足生活需求,無法實現年輕人的理想目標,這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國企員工的生活壓力,甚至有可能產生一些負面的影響,這不符合國有企業政工工作的目標與需求。為了能夠有效地解決該問題,除了國有企業要加強薪資調整之外,企業還應當加強員工在薪資方面的訴求,既要關注精神訴求,也要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員工的物質訴求。在精神方面,企業可以建立一些娛樂場所,供員工休閑建設使用,豐富休閑時光,在物質方面,企業可以建立起現代化的獎勵制度,增加獎金等提高員工工作積極性,也可以通過發放一些節日慰問品等來體現國有企業的人文關懷,從而提升員工的幸福感。
(二)創新思想政治工作手段
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在國有企業十分重要,其對提升員工工作熱情、提升企業的凝聚力來說具有重要的作用。為此,國有企業要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獲取高質量的思想政治工作效果,積極采取各種方式和手段來提升政工工作水平。例如,政工部門應積極組織開展各種技能競賽,包括野外拉練、素質拓展等等,提升員工工作的幸福感,提高員工工作的滿意度,同時也充分發揮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作用。
(三)引導員工形成良好的職業觀念
物質需求增長的今天社會普遍對物質的需求度、關注度增高,很多青年對于物質需求壓力的增大導致其過分重視金錢與物質利益,但對自身的能力和水平認識不足,對自己的工作和職業缺乏一定的了解,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國企政工工作的順利開展。為了能夠有效地開展政工工作,發揮政工工作的重要作用,國有企業的政工部門要切實采取有效的措施幫助員工建立起良好的職業觀念,要積極開展員工的日常輔導工作,幫助員工建立起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員工正確認識自己、正確認識工作,對于具有遠大志向的員工不要輕易打擊,應積極幫助員工建立起完善的職業規劃,讓員工看到自身發展的可能性,感受到工作的希望,進而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為企業發展貢獻力量。
(四)充分利用互聯網開展政工工作
互聯網作為信息時代的重要工作,能夠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國有企業政工工作部門應積極借助互聯網的重要作用,不斷提高政工工作的效率,提高政工工作的效果。國有企業可以建立政工工作相關APP,發揮宣傳的重要作用,積極利用APP獲取員工的意見與建議,同時還能夠開展思想政治文化的覆蓋,發揮政工工作的重要作用,提高政工工作效果。
五、結語
國有企業政工工作在新形勢下仍有重要的作用,國有企業要加強對政工工作的重視,通過發揮政工工作的重要作用 ,來實現對企業員工思想政治教育、職業規劃教育等,激發員工工作的滿意度,提升工作的熱情,從而更好的提升員工企業工作的歸屬感,從而側面提升企業的綜合競爭力。
參考文獻:
[1] 岑玉琳.論新時期國企政工工作的職能定位與工作模式創新[J].企業政工.2013.(5).
[2] 潘志長.試析新時期政工工作職能定位與模式創新[J].東方企業文化.2018(2).
[3] 霍聞軍.新時期國企政工工作的職能定位與工作模式創新[J].東方企業文化.2019(2).
[4] 陳迎民.新時期國企政工工作的職能定位與模式創新探討[J].辦公室業務.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