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林生
中圖分類號:F239.4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9)5-152-01
摘 要 在數字化時代的發展背景之下,科學技術飛速發展,革新了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審計工作在向數字化模式轉變的過程中,面臨著諸多挑戰。本文針對數字化審計模式中存在風險做出簡要分析,并提出通過強化內部控制測試、嚴格監控審計過程等途徑,來有效控制數字化審計模式中存在的風險。
關鍵詞 數字化設計 風險控制 審計過程
審計工作作為國家管控經濟的重要手段,有必要實現由傳統審計模式向新型數字化審計方式的轉化,加快推動社會經濟發展。審計工作是國家經濟治理中重要的參與者,需要充分體現自身職責所在,數字化審計工作的推行是時代發展趨勢的必然,但是對于其中存在的風險需要及時采取措施,進行有效管控。
一、數字化審計中存在的風險
數字化審計自身具有應用范圍廣泛、地點局限性小以及審計結果較為真實等優勢,能夠實現對動態數據的監控。因當前的數字化審計工作仍處于發展時期,相應模式還為發展成熟,將會為審計工作帶來以下幾種風險。第一,企業內部的不合理控制,將會形成錯報風險。一但審計數據人員互相串通,通過數字化系統對財務數據進行修改,將無法保證審計結果的真實性。第二,電子數據的可調控性,為審計工作帶來風險。電子數據的可修改性,難以保障數據本身的真實性,致使審計結果出現錯誤。第三,審計數據涉及范圍較廣泛,無法抓住重點。通過數字化系統制作的財務報告具有多樣化的特點,無法抓住重點做出精準的審計建議。第四,網絡系統風險防控性能較差,引發審計風險。由于信息化系統的不完善,內部數據可能會受到惡意攻擊,使機密數據遭到篡改。
二、對數字化審計風險的控制途徑
(一)加強內部控制測試
數字化系統下的財務數據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企業內部控制,注冊會計師需要通過關注企業內部控制工作的進行狀況,實時關注電子數據的運行環境。數字化信息系統可直接影響電子記錄輸出的正確性,因此,會計師應掌握控制系統的弱點,保障電子數據的真實性與完整性。財務管理人員在數字化審計模式下,要隨時注意技術機系統的安全性與可靠性,對數據運行的有效性進行科學評估。一旦發現管理系統與維護工作中出現問題,需督促被審計單位及時完善內部控制制度,以此來確保審計數據的真實性與有效性,避免“假賬真審”的情況出現。審計人員需要對信息系統的可信度進行評估,發現不良的治理結構與模糊信息,防止電子信息不可信的情況出現。此外,應明確被審計單位財務人員道德水平,避免出現錯報風險。
(二)嚴格把控審計過程
分析程序指的是會計師獲取審計數據的一種手段,以此來明確與評價被審計單位的財務報表。數字化審計工作模式一般應用于信息化程度要求較高的大型企業。在執行審計的過程中,利用分析程序可以及時發現財務報表中的漏洞,對異常情況進行識別,對于可能出現錯報情況的潛在風險區域,也可及時發現。運用分析程序對審計過程嚴格把控,能夠節約審計工作投入成本,同時提升工作效率。分析程序的應用可以從整體上判斷財務報表的合理性,保障審計結果的有效性,有效規避數字化系統帶來的風險。
(三)對審計人員加強培訓
為了適應信息化技術的快速發展,應對審計人員加強培訓,增強電子類交易的有效性與可靠性。培養審計人員學會使用特定的系統程序,以及數據提取工具,利用數據恢復類軟件,復原已經被刪除的交易數據,及時發現異常情況。相關審計人員需要掌握一定的計算機知識與操作技能,只有培養起“數值化審計”專業人才,才能使數字化審計工作不斷走向成熟,令審計專業化水平不斷提升。由于人才的培養并非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所以建議培養審計專業類學生,使其除專業課外,加強學習計算機操作與電子商務,以此來規?;囵B具有信息化技術的審計人才。未來的審計人員需要不斷適應社會發展,迎合信息數字化時代的到來,充分掌握計算機技能,使審計工作而更加優化,令自身不斷發展成為復合型人才。
(四)統一規定財務內容
在數字化審計工作的模式之下,要使審計工作能夠高效率開展,并且使審計結果具有一定準確性,就要對財務報告的內容實行統一規定,以此來保障審計工作的正常進行。相關會計人員對通過對審計報告進行分析與對比,能夠做出相應的審計建議。鑒于此,企業財務報告的格式與內容需要呈現一定規范性,避免財務報告信息內容呈現模糊性,影響審計人員的準確性判斷,進而無法有效規避審計風險。此外,對網絡系統的修復與完善需要加強重視,保障審計數據的安全性。隨著科技不斷發展,網絡系統的安全性日益受到威脅。所以企業與審計部門必須完善網絡系統建設,確保審計系統的安全性與保密性。
三、結語
總而言之,信息化時代的來臨改變了審計工作方式,在迎來嶄新發展機會的同時,面臨著諸多風險挑戰。數字化模式能為審計工作帶來高效和便捷,以及一定的風險。企業部門必須對潛在風險采取預防措施,對風險進行有效規避與處理,全面推動數字化審計工作的良好發展。
參考文獻:
[1] 陸樂,俞炯炯.論“數字化審計”下的風險控制研究[J].現代國企研究,2018(18):105-106.
[2] 沈麗英.論“數字化審計”下的風險控制[J].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2013,31(01):6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