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楊 程明清


[摘要] 目的 對高齡產婦護理管理中實施風險管理的作用和效果進行探析。方法 回顧分析2016—2017年度在該院產科分娩的750例高齡產婦臨床資料,其中2016年度的360例實施常規護理管理,2017年度的390例同時實施全面風險管理,對比分析兩年度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投訴率,并評估患者護理滿意度。結果 2017年度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為1.20%,投訴率為0.00%,2016年度分別為3.61%、1.11%,差異有統計意義(P<0.05);通過調查,2017年度產婦護理服務滿意度為96.41%,顯著高于2016年度的85.28%(P<0.05)。結論 在高齡產婦護理中實施風險管理,有助于預防和減少護理風險事件發生,降低投訴率,提高產婦護理滿意度,臨床意義重大。
[關鍵詞] 風險管理;高齡產婦;風險事件
[中圖分類號] R248.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05(a)-0028-03
[Abstract] Objective The function and effect of risk management in the nursing management of senile puerpera were analyzed.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750 elderly parturients who gave birth in obstetrics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from 2016 to 2017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mong which 360 cases in 2016 implemented conventional nursing management and 390 cases in 2017 implemented comprehensive risk management at the same time. The incidence rate and complaint rate of nursing risk events in the two year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and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was evaluated.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nursing risk events in 2017 was 1.20%, and the complaint rate was 0.00%. In 2016, it was 3.61% and 1.11%, respectively.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According to the survey, the satisfaction rate of maternal nursing services in 2017 was 96.41%,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2016 85.28%(P<0.05). Conclusion Implementing risk management in advanced maternal care can help prevent and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nursing risk events, reduce the complaint rate, and improve maternal care satisfaction, which is of great clin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 Risk management; Senile puerpera; Risk events
高齡產婦就是育齡超過35歲的妊娠產婦,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生育觀念轉變,高齡產婦的比例不斷增長。隨著妊娠年齡的增長,女性機體功能處在平衡或逐步衰退狀態,對妊娠會產生一定影響,且會延長產程,增加分娩風險。為確保高齡產婦順利、安全分娩,保障母嬰安全,必須重視和加強風險管理[1]。該文主要對該院2016—2017年度高齡產婦750例的護理管理開展回顧性研究,系統探析風險管理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對該院產科接收的750例高齡產婦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均是單胎宮內妊娠,胎兒體位正常。排除肝腎功能不全、心臟病癥、凝血機制障礙等產婦。產婦對護理知情并同意。其中,2016年度360例產婦,年齡范圍36~41歲,平均年齡為(37.6±2.4)歲;初產婦73例,經產婦287例;妊娠糖尿病12例,妊娠高血壓36例,前置胎盤15例;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62例,高中203例,大專及以上95例。2017年度390例產婦,年齡范圍35~43歲,平均年齡(38.1±2.6)歲;初產婦92例,經產婦298例;妊娠糖尿病20例,妊娠高血壓41例,前置胎盤12例;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86例,高中201例,大專及以上103例。兩組產婦年齡、產次、文化水平及合并癥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備可比性。
1.2? 方法
2016年度開展常規產科護理管理,嚴格按照醫院及科室制定的護理規章制度、護理質量標準、護理流程等對臨床各項護理工作進行安排,并嚴格護理操作、護理質量等監督和管理。在此基礎上,2017年度實施風險管理,具體如下。
(1)風險識別及衡量:高齡產婦的臨床護理風險主要是易合并多種妊娠病癥,情況較為復雜,易出現焦慮、恐懼、抑郁等心理,對生產缺乏信心;產婦對分娩知識掌握不一,影響護理配合度;產科護理工作量繁重,而人力有限,年輕護士較多,缺乏高齡產婦護理經驗等[2]。在準確識別潛在護理風險后,應進行客觀衡量,并組織科室護士一同討論,找到每個風險發生原因并深入分析,制定針對性風險衡量指標,嚴格按指標進行評測。
(2)風險應對及防范:①強化業務培訓,定期組織產科護士學習風險管理知識,開展突發安全事件應急培訓,增強和產婦及家屬的溝通能力培養,尤其是加強產婦安全教育,強化護理差錯防范意識、藥物及醫療器械正確使用等;同時,定期學習相關法規文件,對產科風險點培訓,重點關注圍產期并發癥處理,分析高齡產婦的心理特征并制訂針對性心理干預方案[3]。②明確護理責任,明確助產、護理等崗位的職責,責任具體到人,組建風險管理小組,定期開展總結會議,討論之前一段時間的風險處理情況并及時做好下階段的抗風險應急預案。③提升服務質量。高齡產婦的生理狀態相對特殊,對護理質量有較高要求,為確保圍產期護患和諧關系,保證產婦順利生產,科室護士要努力提高自身專業技能,盡力消除因技術導致的護理風險。并要強化人文理念教育,督促護士開展微笑服務、個性化服務,主動和產婦及其家屬溝通交流[4]。④強化護理文書管理,文書是臨床治療和護理的實時、客觀記錄,有一定法律效力。所以,要制定規范的文書管理制度,督促產科護士規范填寫,妥善保管,以便為發生的風險事件或糾紛提供可溯源材料,保證護理質量,維護護患利益[5]。
(3)嚴格產程管理:①第一產程,一方面要重視產婦心理干預。助產護士應主動和產婦交談,實時掌握產婦心理狀態和需求,以便在分娩過程中能及時、針對地向產婦分析各種問題出現的原因及相關預備對策,讓其保持良好分娩心態和信心,更好地配合醫護人員。在此過程中,助產護士通過現場示范指導產婦進行正確深呼吸,以穩定情緒,放松身心。另一方面,在分娩前應鼓勵產婦少食多餐高能量、高營養、易消化食物,以補充分娩過程中急劇消耗的體力。②第二產程,產科醫護人員應通過熟練技巧使產婦增加分娩自信,并要適時給予產婦鼓勵、支持,告知分娩順利進行,胎兒一定會安全降臨的,時不時為其鼓氣、加油,給予精神鼓勵,以確保胎兒能安全、順利分娩,保證產婦健康和生命安全。③第三產程,醫護人員應及時告知產婦分娩情況,并指導保持平和心態,不應過于激動,需要對其給予必要心理調適指導和安慰,囑其先安心休息,會有專業護理人員細心照看胎兒,讓其放心。
1.3? 觀察指標
觀察并記錄兩年度高齡產婦護理中的風險事件,包括護理差錯、護理不規范、并發癥等;并掌握護理投訴情況,通過問卷掌握患者護理滿意度,針對護理操作、護理安全、人文關懷、溝通交流等方面,分為很滿意、滿意、一般及不滿意,總滿意為很滿意、滿意之和。
1.4? 統計方法
應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用[n(%)]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意義。
2? 結果
2.1? 兩年度產科護理風險事件及投訴情況對比
2017年度護理風險事件是發生率為1.20%,投訴率為0%,分別低于2016年度的3.61%、1.11%(P<0.05),
2.2? 兩年度產科護理滿意度對比
通過調查,2017年度產婦的護理服務滿意度為96.41%,2016年度為85.2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風險管理直接關系到患者治療和護理的有效性、安全性。臨床實踐表明[7],將風險管理貫穿于臨床護理中,能有效改善護理質量,提升臨床效果,實現良好預后。高齡產婦年齡較大,女性機體功能處于平衡或逐步衰退狀態,且受產婦心理、分娩操作等諸多因素影響,使得臨床護理風險增大,對此,有必要加強護理風險管理。
常規護理管理往往是針對產婦圍產期護理開展管理,未能嚴格風險管理,對高齡產婦的產科護理管理和流程中風險因素未充分考慮。實踐表明[8],風險管理有助于強化工作人員法律意識與風險防范意識,讓其從思想層面認識風險管理的重要意義。通過健全風險管理機制、建立與完善各項制度,讓每個環節有章可循、有標準可依,避免隨意性。該院2017年度高齡產婦護理管理中開展全面風險管理,產科護理風險事件、投訴顯著減少,且護理滿意度達到96.41%,優于實施常規護理管理的2016年度的85.28%(P<0.05)。
綜上所述,在高齡產婦臨床護理中實施全面風險管理,有助于預防和減少臨床風險事件發生,提高產科護理質量,和諧護患關系,值得臨床實踐。
[參考文獻]
[1]? 溫素芬.風險管理在高齡產婦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7,30(6):906-907.
[2]? 陳興碧,陳星濤.風險管理在高齡產婦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2018(1):166.
[3]? 施雪萍.風險管理對高齡產婦分娩結局和風險事件發生率的影響[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5(7):28-30.
[4]? 心理護理干預在提高高齡產婦順產率中的臨床應用效果研究[J].中國實用醫藥,2017,12(10):167-169.
[5]? 趙春麗.97例高齡產婦妊娠及分娩中的護理干預效果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4(17):230-231.
[6]? 延續性護理服務模式在高齡產婦護理中的實施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科學,2016,6(15):129-131.
[7]? 黃偉政,郭為華,林曉霞.高齡產婦分娩期心理特點分析及心理護理干預效果[J].中國現代醫生,2014(25):83-85.
[8]? 公秀弘.助產護理干預在高齡產婦分娩的應用效果分析[J].基層醫學論壇,2016,20(9):1281-1282.
(收稿日期:2019-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