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目的 分析分層級管理模式對提高泌尿外科護理管理質量的效果。方法 根據該院實施護理人員分層級管理模式的時間為準,以泌尿外科實施前(2017年1—12月)、后(2018年1—12月)各1年22名醫務人員為例展開分析。對實施前后護理人員業務水平、工作效率、服務質量進行評價,比較兩組護理人員護理工作滿意度。結果 實施分層級管理模式后,護理人員業務水平、工作效率、服務質量均顯著優于實施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實施后護理人員令患者滿意程度顯著提高(100.00% vs 81.8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針對泌尿外科護理人員實施分層級管理可顯著提高其護理質量,利于管理,對于促進護理工作滿意度的提升有積極意義。
[關鍵詞] 分層級管理;泌尿外科;護理質量;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 R47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05(a)-0100-02
泌尿外科是專門收治男女泌尿道疾病的一個獨立科室,病情復雜、人員流動性大,并且涉及到患者隱私,對于護理人員的要求較高[1]。分層級管理是近年發展起來的一種全新護理管理模式,通過對護理管理設計和實施層次對應措施,以實現護理管理的優化和規范化,提高護理管理質量[2]。該次研究以2017年1月—2018年12月該科22名護理人員為例,分析實施分層級管理對護理管理質量的影響,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根據該院實施護理人員分層級管理模式的時間為準,以泌尿外科實施前(2017年1—12月)、后(2018年1—12月)各1年22名醫務人員為例展開分析。22名護理人員中男4名、女18名,平均年齡(24.47±3.21)歲,其中本科及以上10名、專科12名,泌尿科工作經驗均在2年以上。該組研究經該院倫理委員會審查認可,將患者基線資料納入統計學處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比較。
1.2? 方法
實施前以該院常規護理管理模式實施管理,實施護理人員分層級管理模式具體如下。
①成立分層級管理小組。組織由副院長、主任、護理部干事、護士長為主的分層級管理小組,根據泌尿外科護理情況和醫院實際情況,制定分層級管理培訓計劃,組織和實施分層級管理措施,負責對分層級護士的考核,及時反饋實施管理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②明確各層級職責。由管理小組查閱近3年來泌尿外科護理檔案,統計護理差錯事件、護理糾紛及投訴情況,找出導致這些事件的原因,并以此作為分層級管理制度制定的標準。根據護理經驗、工作年限、學歷水平、職稱等為參考標準,將泌尿外科護理人員分為助理護士、低年資責任護士、中級責任護士、高級責任護士、責任組長。助理護士需要掌握基本的護理技巧和常見病護理常規,在上級護士指導下完成工作;低年資責任護士要具備獨立管理患者的能力;中級責任護士要具備參與臨床教學和管理工作的能力;高級責任護士還要具備能承擔科室護理質控工作、參與護理質量改善活動的能力;責任組長負責檢查指導復雜疑難、危重病人的護理,承擔護理咨詢、會診、指導和研究工作。
③管理方法。日常工作中,各級護理人員要嚴格按照層級職責要求完成工作,下級護理人員不得單獨從事上級護理人員的工作;嚴格實施晉級管理,未達到晉升條件的不得進行高級職位的申請;如若本級別任何職期間出現年度考核不合格的不能參與晉升;如有工作分配或特殊情況的可向護士長提出申請,經過批準后方可實施。
④調整工作制度。實施彈性排班,根據科室病人數量、護理工作難度對原有值班人員數量、級別的配備進行調整。實施24 h上班制度,每日分3班,要求每班都包含各級別護士搭配組成;或根據科室護理需求高峰和低峰時段,彈性排班靈活安排護理人員數量、資歷。統籌安排護士精準完成護理工作。
⑤調整工作權限和待遇。根據分層管理要求,賦予不同職稱護理人員不同的工作權限,明確其職責,充分體現分層重要性。同時,根據層級不同,結合護理人員上班時間、績效考核成績、工作滿意度、接管患者數量等信息,對護理人員的薪資待遇進行合理分配,做到獎懲分明,促進護理人員的相互監督。
1.3? 觀察指標
由分層管理小組對護理人員業務水平、工作效率、服務質量進行評價,每項分值在0~100分,分數越高表示情況越好。統計護理人員負責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評分。
1.4? 統計方法
數據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x±s)為計量資料并作t檢驗,(%)表示計數資料作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護理管理質量
實施分層級管理模式后,護理人員業務水平、工作效率、服務質量均顯著優于實施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護理滿意度數據
實施后護理人員令患者滿意程度100.00%(22/22)較實施前81.82%(18/22)顯著提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4000 0,P<0.05)。
3? 討論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于醫療效果、護理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3]。為加強該院泌尿外科護理質量,確保護理安全,促進護理質量持續改進,該科開始實施針對護理人員的分層級管理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分層級管理能夠精準地識別管理對象,并將其根據一定的標準分級,設計和實施對應層級的管理,以實現優化、科學、規范化的管理,提高管理質量[4]。而對于泌尿外科護理工作而言,傳統的護理管理模式未充分考慮到護理人員的能力、職稱、資質等方面,僅以工作量來決定護理人員的薪資待遇是不科學的。這樣一來,護理人員認為只要分管的病人越多,工作量越大就能實現理想的薪資待遇,而忽視了對服務質量的提升。同時,傳統的管理模式未考慮到護理人員的心理和生理,繁重、死板、枯燥的工作讓護理人員無法打起精神,對待病人、工作無積極性,這不僅不利于對護理人員的管理,更是造成護理不良事件、醫療糾紛和投訴事件的主要原因[5]。
分層級管理模式的實施結合泌尿外科護理工作量、病患數量、護理人員個人能力、職稱、資質等為標準,將護理人員分為不同層級的責任護士,并明確各層級人員的職責,制定嚴格的層級制度,實現了對護理人員的更科學、規范的分層管理[6]。一方面,護理崗位的設置與護理人員業務水平、資質、能力匹配,充分發揮了個人的特長;另一方面,彈性科學的排班使得各級護理人員技能明確分工,又能相互合作,對于提高護理團隊凝聚力有積極作用。此外,合理設置層級薪資待遇,根據考核成績及護士能力,嚴格遵守晉升規則,既實現了公平公正,還能充分調動護理人員的積極性和工作態度[7]。該次研究結果得出,實施分層級管理模式后,護理人員業務水平、工作效率、服務質量均顯著優于實施前;實施后護理人員令患者滿意程度100.00%(22/22)較實施前81.82%(18/22)顯著提高(P<0.05)。這也說明,針對護理人員實施分層級管理對提高泌尿外科護理管理質量有重要的作用。這與萬麗麗[8]的研究結果有一致性,萬麗麗針對收治的92例泌尿外科患者為例,分別實施一般管理和分層級管理。結果顯示,引入分層級管理后,護理人員護理質量、服務患者滿意度均顯著高于一般管理組(P<0.05)。再次證明,護理人員分層級管理能大大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
綜上所述,針對泌尿外科護理人員實施分層級管理可顯著提高其護理質量,利于管理,對于促進護理工作滿意度的提升有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1]? 李穎,王建輝,李曉英,等.對護理人員進行分層級管理效果研究[J].中國急救醫學,2016,36(1):28-29.
[2]? 郝香敏.護士層級管理對病房護理管理質量及患者滿意度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8,24(3):21-23.
[3]? 王小琳,羅仕蘭.護士分層級管理在老年病房護理質量管理中的應用[J].重慶醫學,2015,33(27):3839-3842.
[4]? 何燕敏.層級管理模式在體檢中心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急救醫學,2016,36(1):275-276.
[5]? 郭依桂,廖永紅.護理人員分層級管理對提高患者滿意度的效果評價[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8,26(1):319-320.
[6]? 劉小娟,肖瑾,姚晚俠,等.層級護理管理在心理衛生病房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5,31(15):1118-1121.
[7]? 陳麗燕,王雪嬌,馮冰霞,等.層級護理管理模式對急診科護士綜合素質和工作能力的影響[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7,14(5):702-704.
[8]? 萬麗麗.護理人員分層級管理模式對提高泌尿外科護理管理質量的影響[J].中國醫藥指南,2018,16(10):215-216.
(收稿日期:2019-01-29)
[作者簡介] 吳艷林(1972-),女,湖北房縣人,本科,主管護師,主要從事臨床護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