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目的 分析研究以核心能力為主的帶教模式在婦產科臨床護理教學中的應用方法和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在該院實習的護士共78名,將其隨機分為實驗組(n=39)和對照組(n=39),對照組護士采用常規帶教模式,實驗組護士則采用以核心能力為主的帶教模式。結果 教學后實驗組護士的核心能力評分為(94.3±7.9)分遠高于對照組的(80.4±6.7)分,同時實驗組護士對教學工作的滿意率為94.87%,遠高于對照組的74.36%,數據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以核心能力為主的帶教模式在婦產科臨床護理教學中的應用價值顯著,可以有效提高護士的護理能力和對教學工作的滿意程度。
[關鍵詞] 核心能力;帶教模式;婦產科臨床護理教學
[中圖分類號] R47-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05(a)-0137-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methods and application effects of the teaching mode based on core competence in clinical nursing teaching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Methods A total of 78 nurses who were intern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6 to June 2018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n=39) and the control group(n=39). The nur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he regular teaching mode, while the nurse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dopted the teaching mode based on the core competence. Results After the teaching, the core competence scor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94.3±7.9)points, which wa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80.4±6.7)points. the statisfaction rafe of nurse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94.87% whioh wa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74.36%).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teaching mode with core competence is of great value in the clinical nursing teaching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nursing ability of nurses.
[Key words] Core competence; Teaching mode; Clinical nursing teaching in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婦產科是一個專業性強、工作強度大且風險較高的科室,在護理過程中很容易引起各種醫患糾紛,因此如何在護理教學中著重提高護士的綜合護理素質就成為婦產科護理工作能否順利進行的必要保障[1]。2016年6月—2018年6月該文通過對照性實驗分析研究了以核心能力為主的帶教模式在婦產科臨床護理教學中的應用方法和應用效果,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在該院實習的護士共78名,所有護士的在校考核成績均為合格同時排除之前有過實習經歷的護士。在所有護士均自愿簽署實驗意見書后,將其隨機分為實驗組(n=39)和對照組(n=39)兩個小組。實驗組中有男性3名,女性36名;年齡在20~2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3.9±0.5)歲;大專學歷19名,中專學歷12名,本科學歷8名。對照組中有男性2名,女性37名;年齡在20~2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3.7±0.9)歲;大專學歷18名,中專學歷13名,本科學歷8名。兩組護士的各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護士采用常規帶教模式,主要包括教師講解示范和護士學習記憶并適當參加實踐培訓等。實驗組護士則采用以核心能力為主的帶教模式,主要內容如下:①成立教學小組。選拔經驗豐富且具備主管護師或以上職稱的護理人員組成教學小組,組織小組成員進行以核心能力為主的帶教模式的針對性培訓,而后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帶教目標以及詳細的帶教方案。②精心設計授課內容。教學前搜集國內外的相關文獻,對其進行整理完善并最終形成婦產科臨床護理教學資料,參考婦產科護理學、護理學理論等專業內容并編寫出相應的教學測試題目,同時在教學科室內安裝投影儀、多媒體等教學設備,做好各項教學準備。③教學實施。向實習護士詳細講解各項教學流程并爭取其配合;課前將課件等資料發放給實習護士并組織其以組為單位進行預習;而后組織實習護士小組到病房進行跟蹤護理并進行相應的應用性練習,鼓勵小組成員之間多交流討論;最后選擇合適的案例對護士進行考核,考核完成后與實習護士進行溝通,耐心講解實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進行總結歸納。
1.3? 觀察指標
統計對比兩組護士在教學前后的核心能力評分,評分標準根據護士核心能力量表中的有關內容制定,分數越低表示護士的核心能力越弱;同時通過自制問卷從教學內容、教學環境、教師素質、流程管理等方面調查護士對教學工作的滿意程度。
1.4? 統計方法
將數據輸入SPSS 24.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采用(x±s)格式表述并通過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格式表述并通過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護士在教學前后的核心能力評分對比
教學前兩組護士的核心能力都比較低,教學后兩組護士均有所提升,但實驗組護士的核心能力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數據之間對比結果為(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各項數據見表1內容。
2.2? 兩組護士對教學工作的滿意程度對比
實驗組中對教學工作感到滿意的護士人數遠多于對照組,整體滿意率也明顯更高,數據之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各項數據見表2內容。
3? 討論
婦產科護理是一門教授護理人員如何處理女性在妊娠、分娩等生理過程中出現的疾病問題并為其提供健康服務的臨床學科,以往的常規帶教模式一般是課堂理論知識學習和短期臨床訓練相結合,其側重于對護士簡單粗暴地灌輸知識而對護士的實踐能力缺則乏全面有效的培訓,整體來看教學效果并不突出,往往很難完全滿足護士的實際工作需要[2]。而以核心能力為主的帶教模式是一種系統性、綜合性的教學模式,其著眼于臨床護理、人際關系、倫理實踐、領導能力、專業發展、教學咨詢、護理思維和科研等護士應當具備的核心能力,目前在婦產科臨床護理教學中已經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其教學優勢主要有:①幫助教師明確教學目標和教學主線,避免出現隨意和重復教學等不良情況,從而加強教師對教學活動的監控,使帶教流程更加規范合理;②有利于縮短護士的適應期,提高護士的自學能力、合作意識和臨床勝任力,增強護士護理思維的靈活性、批判性和創造性,從而促進護士循序漸進,提升整體的護理質量和護理水平[3-4]。
在該次研究中,經過教學后實驗組護士的核心能力評分遠高于對照組且實驗組護士對教學工作的滿意率也遠高于對照組,這說明以核心能力為主的帶教模式在婦產科臨床護理教學中的應用價值顯著,可以有效增強護士對護理知識的掌握與理解,提高護士的臨床護理能力,同時也可以充分激發護士的學習積極性,提高護理對教學工作的滿意度。這一結果與國內單紹艷、丁笑茹等人的研究報道一致[3]。
綜上所述,以核心能力為主的帶教模式對婦產科臨床教學具有顯著的推動作用,值得在后續教學中進一步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王潔,余繽虹,陸翠微.基于核心勝任力的臨床護理教學路徑模式在ICU護生帶教中的應用[J].天津護理,2016,24(16):488-490.
[2]? 杜娟,邱麗,李寧,等.基于核心勝任力的臨床路徑教學模式在呼吸科護理帶教中的應用[J].中華肺部疾病雜志:電子版,2018,19(22):168-169.
[3]? 張燕花.以問題為導向的臨床護理教學探索—以小兒先天性心臟病有創置管術臨床護理帶教為例[J].衛生職業教育,2018,36(12):183-184.
[4]? 全小明,楊湘薇,朱云飛.臨床主帶教老師核心能力培養體系的構建與應用研究[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8, 35(23):133-135.
[5]? 單紹艷,丁笑茹.以核心能力為主的帶教模式在婦產科臨床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8,29(10):147-148.
(收稿日期:2019-02-16)
[作者簡介] 董范萍(1988-),女,湖北隨州人,本科,護師,研究方向:護理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