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沈陽市第四人民醫院內分泌與代謝科主任醫師 張秀彬
70多歲的周大爺一周前體檢發現甲狀腺多發結節,體檢醫生建議其6個月后復查甲狀腺彩超,必要時可行甲狀腺細針穿刺檢查。周大爺和老伴一臉擔憂:甲狀腺結節是癌癥嗎?其實,這種焦慮不安沒有必要,絕大多數甲狀腺結節都不是癌癥,僅需要隨診觀察,不需要吃藥,更不需要手術治療。

甲狀腺位于脖頸前方正中部位,形狀酷似展翅的蝴蝶,緊貼在氣管前方。它掌管著甲狀腺激素的分泌,調控人體能量代謝和體溫,協調心、腦、肌肉和其他器官的工作,被譽為“身體的發動機”。
甲狀腺異常檢出率跟年齡呈正比,年齡越大,異常的幾率越高,女性更容易“中招”。
甲狀腺結節的診斷可以通過病史、查體、實驗室檢查、超聲、核素掃描及甲狀腺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FNAB)等確定診斷。雖說大部分結節為良性,但理論上,所有未經手術確診的“良性”結節都存在惡性的風險,故一旦發現結節后都應該進行良、惡性的評估。
下述兩種超聲改變的甲狀腺結節幾乎全部為良性:①純囊性結節;②有多個小囊泡占據50%以上結節體積,呈海綿狀改變的結節,99.7%為良性。
以下超聲征象提示甲狀腺癌的可能性較大:①實性低回聲結節;②結節內血供豐富(TSH正常情況下);③結節形態和邊緣不規則、暈圈闕如;④微小鈣化、針尖樣彌散分布或簇狀分布的鈣化;⑤結節縱橫比>1,或伴有頸部淋巴結超聲異常影像(如淋巴結圓形、邊界不規則或模糊、內部回聲不均、內部鈣化等)。
甲狀腺結節是指甲狀腺細胞在局部異常生長,形成了一個腫物,通俗點兒說,就是長了個東西。甲狀腺結節患者如果不做彩超,可能一輩子都發現不了!雖然甲狀腺結節的患病率很高,但甲狀腺癌的發病率卻很低,絕大部分甲狀腺結節是良性的,不需要手術治療。
甲狀腺結節大多沒有臨床癥狀,當合并甲狀腺功能異常時,可出現相應的臨床表現。少數患者由于結節壓迫周圍組織,可出現聲音嘶啞、壓氣感、呼吸或吞咽困難等壓迫癥狀。
甲狀腺結節治療方案的選擇是根據其良、惡性決定的,如為惡性意味著應立即采取包括手術在內的綜合治療,如為良性,大多數僅需定期隨訪,而無需特殊治療,一般推薦每6~12個月隨訪1次,對暫未接受治療的可疑惡性或惡性結節,隨訪間隔可縮短。
最終治療方案的選擇應同時考慮到其不同程度的潛在惡性風險,并結合是否存在自主功能、壓迫癥狀、美容問題或胸骨后甲狀腺腫等再決定。不建議使用非手術方法治療良性甲狀腺結節,要充分考慮到治療的必要性及可能帶來的不良反應及并發癥,應避免過度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