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萌
可轉債是一類比較特殊的債券,它的票面利率非常低,按照債券進行投資并不合算。比較吸引人的地方是,它可以按照一定的價格將債券轉換成股票。如果股票的價格大幅度超過轉股價,可轉債持有人可以將債券轉成股票,并通過二級市場拋售獲利。

本質上講,可轉換債券是在發行公司債券的基礎上,附加了一份期權,允許購買人在規定的時間范圍內將其購買的債券轉換成指定公司的股票。簡單地說,可轉債是一種可以在特定時間、按特定條件轉換為普通股票的特殊企業債券,兼有債權和期權的雙重屬性,絕大多數有回售條款,是一類風險比較低、流動性比一般債券強的產品,具有攻守兼備的特點。
換句話說,如果我們以可轉債的面值(100元)購入該債券,相當于是保本買股票。如果股價低于轉股價,投資者就選擇持有可轉債;如果股價高于轉股價,投資者可以通過轉股獲得更高的收益。最壞的情況是債券到期仍無法轉股,投資者可以收回本金和極低的利息以及一些補償。
但如果是以高于面值的價格買入可轉債,情況就不一樣了。一旦轉股不成功,只能收回本金、極低的利息和一些補償,甚至可能無法覆蓋投資成本,會產生虧損。另外,可轉債的價格也始終在波動,即便是以面值買入,也會在券價低于面值時,出現賬面的虧損。
可轉債基金是以可轉債為主要投資標的的基金,如果市場上大部分的可轉債處于面值附近,也就是可轉債主要體現為債性,那么投資可轉債基金,會相對安全些;如果可轉債價格普遍較高,則可轉債主要體現的是股性,會隨著股價的波動而波動,風險就會高一些。
從目前的情況看,大部分可轉債的安全性已經顯著下降了。現在投資可轉債,需要承擔一定的波動風險。
衡量基金風險有一個指標,叫最大回撤,也就是說在某個區間內最大的虧損幅度是多少。從歷史數據來看,可轉債基金的最大回撤也不低。我們以過去4年的業績進行觀察,可轉債基金的最大回撤普遍在10%以上,最高的甚至超過了60%。也就是說,如果你的運氣不夠好,投資可轉債基金,有可能出現虧損60%或更多的情況,這樣的風險你能承受嗎?
當然,和普通的股票型或混合型基金相比,可轉債基金的風險相對低一些,比較好的投資始點是熊市末期,特別是可轉債價格普遍低于面值的時候。比如去年,就出現了這樣情況。由于到期可以收回本金,安全性較高;下跌的空間也不大,可以耐心地熬過熊市。如今,可轉債基金的風險已經提高了不少,對于保守型投資者不一定合適,要參與也請謹慎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