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瑞霞
【摘 要】:目的 對創傷性閉合性脾損傷采取超聲診斷,分析其診斷價值。方法 本研究選取2017年1月至2018年我院收治的創傷性閉合性脾損傷患者有30例,對其實施超聲檢查,對檢查結果及超聲圖像進行分析。結果 檢查結果得出,30例患者當中有19例為脾真性破裂,有6例為脾中央性破裂,有5例為脾包膜下破裂,經手術證實,有20例為脾真性破裂,7例為脾中央性破裂,4例為脾包膜下破裂,可得超聲檢查準確率為93.3%。結論 對存在創傷性閉合性脾損傷進行診斷可以選取超聲檢查,準確率比較高,可以提供有效的診斷價值。
【關鍵詞】:創傷性;閉合性;脾損傷;超聲
【中圖分類號】R657.6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8-03--01
在腹腔臟器當中,脾是十分容易受到損傷,主要是脾臟具有豐富的血運,組織脆弱。數據統計,在腹部閉合損傷疾病中,脾臟破裂占得數量很多【1】,臨床中也十分重視對創傷性閉合性脾損傷的診斷措施,才能提供針對性的治療措施。隨著技術水平的提升,近些年在檢查手段中,超聲應用比較廣泛,具有方便、準確等優點,可以為臨床治療提供指導意見。本研究針對創傷性閉合性脾損傷患者采取超聲檢查,具體內容如下。
1 方法與資料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選取2017年1月至2018年我院收治的創傷性閉合性脾損傷患者有30例,這些患者中男性有23例,女性有7例,年齡分布在10歲至60歲之間,年齡中值為(35.8±8.1)歲,有12例創傷原因為車禍,有9例創傷原因為墜落,有5例創傷原因為摔傷,有4例創傷原因為打傷,有1例創傷原因為壓傷。
1.2 方法
對所有患者采取超聲檢查,儀器為ALOKA3500彩色多普勒超聲顯像儀【2】,將探頭頻率設置為2.5~5.0MHz,將患者胸腹部顯露出來,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題為,對其冠狀面、左肋間斜斷面、左上腹部縱橫斷面等實施連續掃查,認真掃查患者的各個臟器、胸腹腔。
2 結果
檢查結果得出,30例患者當中有19例為脾真性破裂,有6例為脾中央性破裂,有5例為脾包膜下破裂,經手術證實,有20例為脾真性破裂,7例為脾中央性破裂,4例為脾包膜下破裂,可得超聲檢查準確率為93.3%。各類型超聲檢查圖像顯示內容如下:
脾真性破裂: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損傷,聲像圖具有比較大的差別。大都顯示出存在形態失常的脾結構,被膜出現連續性中斷,實質內具有高回聲、低回聲、無回聲、混合回聲等區域,回聲不均勻,在脾的周圍沒有回聲環繞,在肝脾間隙為無回聲,超聲引導下對患者進行抽血血液為不凝固,在損傷區域沒有看見明顯的血流信號。
脾中央型破裂:患者被膜為光滑連續的,實質內可以發現高回聲、低回聲、混合回聲區域,沒有清晰的邊界,脾結構形態也不規則,內回聲不均勻,后方回聲沒有發生增強,周圍可見環狀高回聲區域,腹腔沒有積液,損傷區域沒有明顯的血流信號。
脾包膜下破裂:脾輪廓處于失常狀態,大小有時正常,有時會出現增大的情況,在包膜下可見月牙狀、棱形或者是不規則的舞會上、低回聲、混合回聲等區域,具有清晰的邊界,為無回聲區或者是片狀低回聲,實質內回聲為增強狀態,不具有腹水,損傷區域沒有明顯的血流信號。
3 討論
脾臟位置具有豐富的血運,組織比較脆弱,很容易受到外界暴力出現創傷,創傷性脾損傷致傷原因大都為交通事故和跌落傷,也有一部分為鈍器傷和刀傷,都會出現出血,情況比較嚴重。大量數據顯示,在腹部閉合傷中,脾破裂占有很大一部分,其會造成患者大出血,不采取有效、及時的處理措施很容易引發患者死亡。外傷性脾損傷接受治療的關鍵在于早期的診斷措施,才能夠為臨床治療提供可靠依據。
隨著臨床醫療技術水平的提升,超聲檢查已經得到廣泛應用,超聲檢查為床邊檢查,減少患者搬動的次數,且具有迅速、準確的優勢【3-4】。本研究為我院創傷性閉合性脾損傷患者選擇超聲檢查,可以有效為臨床治療提供脾損傷類型、損傷程度、是否存在腹水等,還可以實施超聲引導腹腔穿刺,將不凝液體抽出,可以進行胸腹臟器合并傷的檢查,同時多平面、多角度進行掃查,全面觀察患者脾臟狀況,避免出現漏診的情況。在本研究當中出現2例誤診,有1例為脾真性破裂損傷,經原因分析如下:脾的位置比較深,進行超聲檢查時很容易受到氣體的干擾,使得脾臟的顯示不清晰,再加上患者會因為疼痛,在體位上無法配合,會出現誤診的情況。因此在進行超聲檢查時,可以根據患者配合及損傷情況,與臨床醫師進行溝通后實施超聲引導下腹腔穿刺,結合CT檢查,提升診斷準確性,提高其診斷價值。
綜合以上分析內容可得,對于存在創傷性閉合性脾損傷患者可以進行超聲檢查,其具有準確、方便、快捷的優勢,在臨床治療上的指導意見十分重要,臨床應用價值比較高。
參考文獻
黃志培. 創傷性閉合性脾損傷的超聲診斷價值探討[J].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8,12(22):58-60.
路錦. 超聲在創傷所致肝脾損傷診斷中的價值[J]. 求醫問藥(下半月),2013,11(07):181-182.
黃冬花, 李敏, 李海文,等. 超聲造影在脾臟創傷后活動性出血成像特點中的診斷價值分析[J]. 中國實驗診斷學, 2016, 20(3):434-436.
陳崢, 施曉琳, 劉穎. 多普勒超聲聯合超聲造影在創傷性脾破裂快速診斷及臨床分級中的價值[J]. 貴陽醫學院學報, 2017, 42(7):817-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