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選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眾對于肉蛋奶、蔬菜、水果的消費量不斷上升,牛奶、牛奶制品、牛肉等牛養殖副產物的質量對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影響很大,因此牛養殖場產物的質量受到廣大消費者的重視,養殖規模和犢牛成活率、產出率等因素也與養殖場的經濟收入關系密切,受到養殖戶的重視,防治病害是牛養殖過程中必須重視的問題。犢牛腹瀉通常是多種病癥的表現形式,細菌病、病毒病、寄生蟲病都有可能伴隨腹瀉癥狀,導致犢牛免疫能力下降,即使治愈也會導致犢牛的體質下降,影響消費者健康和養殖戶的經濟利益。
1、犢牛腹瀉病的發病癥狀
患病的犢牛往往從出生4d就開始出現腹瀉癥狀,排出的糞便從正常變成粘稠的、發白的,隨著時間的推移開始逐漸變成稀便,到10d左右患病犢牛的糞便開始混有黏液,顏色也開始變化,有的從變色變得微黃,有的帶有血絲,有的變得接近灰褐色,到20d左右患病犢牛的糞便開始進一步變化,有的糞便呈水樣狀,顏色變成淡黃色,帶有小氣泡,有的糞便表面則覆蓋一層帶血絲的黏膜,狀似香腸,撕開后可看到里面夾雜著未消化的食物,說明犢牛吃下去的食物并未消化,消化系統如腸胃已經出現問題。犢牛腹瀉程度發展的過程中,往往伴隨食欲下降、體溫變化、精神抑郁等現象,每個患病犢牛的表現并不相同,有的犢牛會出現體溫下降,體溫低于37.5℃時犢牛出現四肢無力、行走搖擺,甚至難以自行起立,長時間趴臥,有的犢牛會出現體溫升高,體溫超過正常體溫1.5℃,犢牛的食欲就開始明顯下降,超過2℃,犢?;臼ナ秤?,飲水量和飲水次數反而增多。發生腹瀉的犢牛普遍存在體重下降、體型消瘦的現象,個別有反常膨脹的現象。
2、犢牛腹瀉病發病的原因
①管理不當致病
很多規模養牛過程中出現的犢牛腹瀉病主要是牛的腸胃病表現出來的癥狀,犢牛出現腸胃病主要是因為養殖過程中沒有為犢牛進行定時、定量的標準化飼養,或沒有做好牛舍溫度管理,導致犢牛的體質得不到提高,導致犢牛因低溫而感冒,出現免疫力低下、抗病能力弱等現象,進而導致犢?;寄c胃病出現腹瀉癥狀。
②環境因素致病
母牛牛舍若得不到有效的管理,不能定期清理、消毒、通風,很有可能因為細菌、病毒滋生而導致母牛的乳房不衛生,導致母牛喂養給犢牛的乳汁變質,進而導致犢牛不僅不能獲得應有的營養和免疫力,還有可能因為攝入變質的乳汁而出現消化系統病癥,進而出現犢牛腹瀉癥狀。犢牛的飼養環境臟、亂、差,也會導致細菌、病毒、微生物的生長和繁衍,導致免疫體系尚未建立完全的犢牛患病。
③應激因素致病
母牛產犢的時間通常是在每年的9月至次年的3月之間,冬春之際的氣溫變化無常,此時產下的犢牛若不能在溫度穩定的環境中成長,很有可能因為氣溫的變化而出現應激反應,從而引發犢牛的腹瀉、發燒等癥狀。
④細菌致病
能夠導致犢牛出現腹瀉的主要有沙門氏菌、大腸桿菌等細菌,由于細菌感染導致的腹瀉往往出現體溫急速上升的現象,伴隨著下痢的癥狀,糞便往往伴隨著凝血、泡沫、酸敗氣味等現象,后期發展為腹痛、失禁。
⑤病毒致病
能夠導致犢牛出現腹瀉的主要有輪狀病毒、冠狀病毒、類冠狀病毒等10多種病毒,由于病毒感染而導致的犢牛腹瀉往往伴隨著體溫升高、精神抑郁、便血、黏膜發炎等癥狀。
⑥缺乏營養因素致病
剛出生的犢牛需要從母牛的乳汁中獲得免疫蛋白來提高免疫力、完善免疫系統,若犢牛攝取的乳汁不足或乳汁缺乏營養,就會導致犢牛缺乏營養,免疫力低下,微量元素缺乏,進而在進食后無法有效消化飼料,出現腹瀉現象。
2、犢牛腹瀉的預防和治療
①犢牛腹瀉的預防
根據犢牛腹瀉出現的病因,規模養殖場要做好犢牛的養殖管理,從母牛和犢牛兩方面入手,避免犢牛出現腹瀉癥狀。首先是營養管理,養殖場要在母牛的懷孕和生產期間做好營養補充,避免母牛免疫力下降或出現乳汁缺乏營養的問題,為犢牛的免疫系統奠定基礎;在母牛懷孕和生產期間,要定期給母牛飼喂含胡蘿卜素、微量元素的飼料,補足母牛的維a含量,幫助母牛合成更多的免疫球蛋白,幫助犢牛通過乳汁來建立免疫體系。其次是衛生管理,養殖場要做好母牛、犢牛圈舍的衛生管理,定期消毒、清潔,保持陽光和通風,為待產母牛和犢牛創造清潔的環境,避免犢牛因為衛生問題而出現腹瀉癥狀,養殖戶還要定期為母牛做乳房區域的消炎處理,避免因乳房感染、乳汁變質導致犢牛患病。然后是溫度管理,母牛和犢牛的圈舍要進行定期通風,還要做好溫度管理工作,避免母牛和犢牛在溫度大幅度或劇烈變化中患感冒,避免犢牛出現腹瀉、發燒等癥狀。
②犢牛腹瀉的治療
在養殖過程中,若發現犢牛出現腹瀉癥狀,養殖戶應當及時進行隔離、治療,減輕犢牛腹瀉的癥狀,控制腹瀉病癥對于犢牛健康、成活的影響。首先是患病犢牛隔離,發現腹瀉犢牛后,若條件允許應當將病牛及時與牛群隔離管理,進行糞便清理、地面立面消毒、食槽水瓶消毒,避免患病犢牛與其他患病犢?;蚪】禒倥=徊娓腥?,避免提高犢牛的病情復雜程度,為患病犢牛創造優質的康復環境。其次是對患病犢牛進行補液,避免病牛脫水,避免病情急劇增加,在病牛還能夠口服的情況下進行生理鹽水、葡萄糖的補充,注意為病牛補鉀,避免病牛出現水中毒癥狀;在病牛不能口服的情況下可以采用注射或胃管灌服的方式進行補液,每天2~3次,每次3L左右。然后是對患病犢牛的藥物治療,通過過敏測試的患病犢牛可以采用頭孢、阿米卡星、硫酸阿托品等藥物進行抗菌、抗病毒治療,腹瀉情況嚴重的病牛還需要配合黏膜保護藥物進行治療。最后是營養支持,在犢牛治療過程中,養殖戶要保持營養充足的維生素、微量元素供應,保持清潔、高質量的飼料供應,為犢牛的康復奠定基礎。
(作者單位:553525貴州省六盤水市盤州市雞場坪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