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飛
【摘 要】目的? 探討基于JCI標準的持續質量改進預防患兒跌倒的措施。方法? 隨機選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間收治的住院患兒2000例,作為對照組,觀察患兒跌倒的發生率,對患兒跌倒的原因進行分析,從而進行基于JCI標準的持續質量改進,之后再隨機選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間收治的住院患兒2000例,作為觀察組,比較兩組患兒的跌倒發生率。結果? 對照組患兒跌倒發生率為0.65%,觀察組患兒跌倒發生率為0.15%,進行基于JCI標準的持續質量改進之后,住院患兒的跌倒發生率明顯降低(P<0.05)。結論? 基于JCI標準的持續質量改進預防患兒跌倒具有顯著效果,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JCI標準;患兒;持續質量改進;跌倒
【中圖分類號】R197.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8-03--01
如何有效預防住院患兒發生跌倒,一直是我國各醫院共同關注的焦點問題,由于住院患兒年紀較小,并且具有好動的特性,因此發生跌倒的幾率遠遠高于成年患者,一旦患兒跌倒,很可能會導致骨折、關節損傷、皮膚損傷,嚴重時甚至會導致嚴重腦損傷,同時還會延長患兒的住院時間,引起醫療糾紛。[1-2]因此各醫院都在積極探索有效的防跌倒措施,[3]我院近年來通過臨床實踐證明,基于JCI標準的持續質量改進預防患兒跌倒具有顯著效果,現將相關研究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間收治的住院患兒2000例,均未進行基于JCI標準的持續質量改進,作為對照組,其中男患兒1025(51.25%)例,女患兒975(48.75%)例,患兒年齡8個月-12歲,平均年齡(3.14±0.52)歲。再隨機選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間,進行基于JCI標準的持續質量改進之后收治的住院患兒2000例,作為觀察組,其中男患兒1028 (51.4%)例,女患兒972(48.6%)例,患兒年齡7個月-12歲,平均年齡(3.26±0.49)歲。兩組患兒在性別、年齡等方面相比較,其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 研究方法? 觀察進行基于JCI標準的持續質量改進的2000例住院患兒的跌倒發生率,并且回顧分析發生跌倒患兒的住院資料,分析其發生跌倒的原因,并分析患兒跌倒發生率與患兒性別、年齡的關系,從而進行基于JCI標準的持續質量改進。再觀察進行基于JCI標準的持續質量改進之后的2000例住院患兒的跌倒發生率,比較兩組患兒跌倒發生率,分析基于JCI標準的持續質量改進的臨床效果,探討預防住院患兒發生跌倒的措施。
1.3 統計學分析? 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 16.0軟件,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比表示,計量資料采用(平均數±標準差)表示,計數資料間的比較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間的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對照組2000例患兒中發生跌倒13(0.65%)例,發生跌倒的13名患兒中有男8(61.54%)例,女5(38.46%)例,患兒年齡<1歲1(7.69%)例,1歲≤年齡≤3歲8(61.54%)例,4歲≤年齡≤6歲3(23.08%)例,7歲≤年齡≤12歲1(7.69%)例。進行基于JCI標準的持續質量改進之后,觀察組2000例患兒中發生跌倒3(0.15%)例,其中有男2(66.67%)例,女1(33.33%)例,1歲≤患兒年齡≤3歲。兩組患兒跌倒發生率相比較,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防跌倒是JCI標準(國際醫院聯合委員會評審標準,Joint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 Accreditation Standards for Hospital)中一項重要的安全目標[4],長期以來,如何防止住院患兒跌倒,一直是各醫院廣泛關注的問題,我院為了有效防止住院患兒發生跌倒,促進住院患兒的康復效果,我院近年來積極進行基于JCI標準的持續質量改進,收到了較為顯著的成效。
首先我院積極分析患兒發生跌倒的原因以及跌倒與患兒性別、年齡的關系,本組研究中,對照組患兒共計發生跌倒13例,其中男8(61.54%)例,女5(38.46%)例,由此可見,男患兒發生跌倒的幾率明顯高于女患兒(P<0.05),主要是因為男性患兒大多好動,因此發生跌倒的幾率相對較高。另外13例發生跌倒的患兒中,1歲≤年齡≤3歲的患兒占61.54%,明顯高于其他年齡段患兒的跌倒發生率(P<0.05),這就要是因為1-3歲的患兒大多可以獨立活動,并且對風險沒有任何防范意識,又具有好動、好爬高等特點。此外對患兒發生跌倒的原因進行分析,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5](1)家屬沒能充分重視患兒跌倒的危害;(2)醫護人員培訓不到位,對防跌倒知識掌握不足;(3)工人教育培訓不到位,拖地后沒能及時擦干;(4)其他因素導致地面濕滑時,沒有及時清理和擦干。另外還有一些原因屬于無法改變因素,包括患兒對醫院環境不熟悉、患兒缺乏風險防范意識、患兒較多、醫護人員人力不足等等。[6]
針對上述分析結果,我院積極進行基于JCI標準的持續質量改進,首先,對所有入院患兒加強評估,將日常生活中比較愛走動、愛爬高的患兒作為重點防范對象。[7] 其次,對家屬進行防跌倒知識宣傳,通過一些跌倒的病例,讓家屬了解到患兒跌倒的危害,促使家屬對防跌倒加以重視,并向家屬傳授防跌倒知識,向家屬介紹容易導致患兒跌倒的因素,并發放防跌倒知識手冊,告訴患兒家屬要加強監護,介紹床欄、床頭呼叫鈴、洗手間緊急呼叫鈴等設備的使用方法,告誡家屬不要讓患兒穿易滑的拖鞋以及尺碼過大的拖鞋,同時告訴家屬在休息時或者轉身背對著患兒時,一定要先安裝好床欄,避免讓患兒獨立站在高處,避免讓患兒爬床欄,當患兒在人多的地方行走時,家長一定要注意看護。再次,患兒入院后每天都要進行評估,觀察患兒入院后的實際情況,將愛動、愛鬧的患兒列為重點防范對象,對于入院時以及入院后被列為重點防范對象的患兒,盡可能安排與護士站距離較近的床位。此外,患兒床頭一律設置警示條,提示家屬和醫護人員注意預防患兒跌倒,醫護人員日常巡視工作中,加強與家屬的交流溝通,進而了解患兒情況,頂住家屬注意預防患兒跌倒,對于特別愛鬧、愛跑、愛走動的患兒,醫護人員進行重點巡視,適當增加巡視次數。最后,加強醫護人員以及工人的培訓,使醫護人員掌握防跌倒知識和技巧,并且要求工人對工作負責,每人都要管理好自己的片區,當拖地或者地面灑水之后,一定要及時擦干。[8]本組研究中,觀察組患兒跌倒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兒(P<0.05),說明基于JCI標準的持續質量改進預防患兒跌倒具有顯著效果,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龔幼紅.PDCA循環在預防感染科患兒跌倒和墜床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7,25(01):129-130.
秦秀麗,葉天惠,曾鐵英.應用約翰霍普金斯循證護理模式建立住院患兒跌倒/跌傷預防護理流程[J].護理學雜志,2017,32(01):14-17.
金淑芹,鄭淑梅,楊秀蘭,安曉紅,李巖.預見性護理干預在減少患兒跌倒/墜床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5,12(02):71-72.
胡曄,黃琴,楊細丹.JCI標準的跌落風險評估管理在兒童康復病房中的應用[J].中國醫學工程,2015,23(02):86-87.
楊紅紅,王穎雯,孔梅婧,薛一帆,胡雁,張玉俠,顧鶯.預防住院患兒跌倒的循證實踐[J].護士進修雜志,2015,30(11):1024-1026.
丁浩萍.集束化護理在預防住院患兒跌倒、墜床中的應用[J].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2016,2(07):72-74.
于冬梅.護理風險管理預防住院患兒跌倒的效果分析[J].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2016,2(08):142-144.
徐洵洵,沈燕,王芳.協同護理模式在預防住院患兒跌倒中的應用[J].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2017,3(07):12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