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小會
【中圖分類號】R473.6【文獻標識碼】C【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8-03--01
股骨頸骨折是一種全身大型骨折類型,尤其是在老年人中具有很高的發病率,近年來,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劇,使得老年股骨頸骨折發病率表現出明顯增多的趨勢,主要是因為老年人的股骨頸的骨質是比較脆弱的,其整體承受著比較大的應力,在很小的外力影響下都有可能導致骨折的出現,臨床上老年股骨頸骨折的首選治療方法是手術,為了促進術后恢復,做好其護理工作顯得非常必要。
1 老年股骨頸骨折的特點
骨質退化、骨質疏松是導致出現老年股骨頸骨折的重要影響因素,其中因為骨質疏松所導致的股骨頸骨折占到了80%以上,隨著老年人年齡的增長,其骨強度會逐漸降低,其股骨頸生物力學結構比較薄弱,再加上存在跌倒風險高、活動能力下降、視力差等因素,使得老年人發生股骨頸骨折的概率非常高[1]。若是將骨折部位作為分類依據,可以將股骨頸骨折劃分為基底型、經頸型、頭頸型、頭下型,若是將骨折移位程度作為分類依據,一般是將股骨頸骨折劃分為GardenI、GardenII、GardenIII、GardenIV型幾種,在臨床治療過程中,通過對老年患者股骨頸骨折情況進行準確的分類,有利于對于其骨折穩定性及移位情況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從而對其骨折部位的受力大小進行測算,在此基礎上為患者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2]。
2 基礎疾病護理
很多老年人都合并有高血壓等慢性疾病,在發生股骨頸骨折之后,不僅要重視股骨頸骨折的護理,還應該對其基礎疾病的護理予以足夠的重視,常見的有:(1)老年慢性支氣管炎的護理,對于存在慢性支氣管炎的老年患者,應指導其正確咳嗽、咳痰,在半坐臥位狀態下扣背排痰,必要的情況下可以遵循醫囑口服祛痰合劑或者是超聲霧化吸入治療,起到痰液稀釋與促進痰液排出的作用,需保證機體的營養攝入,多進食蛋類、魚類等一些富含蛋白質、容易消化的食物,這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老年人機體抵抗力[3];(2)糖尿病護理,每天三餐前應做血糖測試,對于飲食應予以嚴格控制,這有利于血糖水平的同時,而且糖尿病病人因為抵抗力比較低,很容易發生感染,應注意防止肺部感染、褥瘡、壓瘡等的發病率;(3)高血壓的護理,對于有高血壓病史的老年患者,應對血壓變化情況予以嚴密監測,早晚各進行一次血壓測量,在發生股骨頸骨折之后,由于初期存在嚴重的疼痛,再加上心理壓力,很容易導致血壓上升,那么患者及家屬一定要注意保證老年患者按時服用降壓藥物,以便于患者的血壓值能夠維持穩定。
3 心理護理
老年人本來身體機能就會一定程度的下降,在發生股骨頸骨折之后,導致其生活自理能力會進一步受到影響,這使得其很容易在思想上出現較大的壓力,甚至是出現焦慮、偏執、易怒等不良情緒,那么家屬及相關護理人員在為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開展護理工作的過程中,一定要認識到老年人的心理特點,平時多親近病人,增加與老年人的溝通交流,尤其是患者家屬應認識到陪伴對于老年人的重要意義,針對老年人的性格特點,多講一些能讓其感到放松的事,讓其認識到家人會陪著他一起渡過難關,這有利于緩解老年人的焦慮情緒,幫助其建立起戰勝疾病的信心,這對于其骨折的恢復是有利的。
4 疼痛護理
對于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來說,不管是在術前還是術后前期其都承受著比較嚴重的疼痛,那么在開展疼痛護理的過程中,就需要根據患者實際情況給予其相應的護理干預,首先應盡量通過親切的語氣引導老年人準確表達自身的主觀感受,從而對其疼痛等級進行評定,對于疼痛比較輕微的情況,可以通過按摩、交流轉移注意力等方式來緩解疼痛,為老年人播放喜歡看的電視、喜歡聽的廣播等來轉移注意力,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其自我感覺痛感,若是疼痛比較嚴重,就需要嚴格遵循醫囑給予其一定的鎮痛藥物,若是出院之后還存在難以忍受的疼痛,就需要及時到醫院進行復查。
5 飲食護理
科學合理的飲食對于骨折的愈合是非常有利的,在發生骨折的初期,飲食應偏向于胃氣保護、健脾開胃,以容易消化、清淡食物為主,可以給予患者赤小豆湯、蘿卜、面條、米粥等,叮囑患者多進食新鮮的蔬菜、瓜果,增加機體的維生素攝入;在發生骨折的中期,飲食以清補為主,多進食高熱量、高蛋白的飲食,常見的有木耳、羊肉、魚湯、雞湯等,這些食物中包含豐富的熱量與營養,有利于受損組織的修復;在發生骨折的后期,則需多進食滋補肝腎的食物,如:動物的肝、腎、排骨湯等,并要注意新鮮蔬菜水果的食用量,這對于骨折的愈合都是十分有利的。
6 并發癥護理
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在接受手術治療之后,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恢復,這期間若是護理措施不當,很容易導致患者發生各種并發癥,所以護理過程中也應該注重通過合理的護理方法來預防各類并發癥,具體表現為:(1)呼吸道感染的預防,鼓勵患者在身體狀況允許的前提下,通過牽引床上的拉手抬起臀部與上身,或者是坐起,通過增加活動量的方式,促進深呼吸,這有利于其肺活量的增加,護理人員還需要定時為老年人進行翻身拍背,以便于其能夠時刻保持呼吸道通暢,必要情況下還需要通過霧化吸入的方式來進行痰液稀釋;(2)預防泌尿系統感染,股骨頸骨折患者術后一種常見的并發癥就是排尿困難與泌尿系統感染,一些病人是因為不習慣便器,也有人是不好意思經常讓其他人協助,因為不適應長時間憋尿,導致出現排尿困難癥狀,這種情況會增加泌尿感染發生率,那么護理過程中,應告知患者長時間憋尿的壞處,鼓勵其多飲水、多排尿,保證有充足的尿量,盡可能減少泌尿系統感染發生率;(3)預防褥瘡的護理,護理工作中應注意觀察老年人身體局部受壓情況、全身營養狀況,勤為患者換洗衣物與床單,確保患者個人衛生,對于足跟、骶尾部等骨突處受壓部位,可以應用柔軟的氣墊或者是海綿圈來襯墊,以便于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局部壓迫,一定要做到勤翻身、勤按摩,每隔兩小時翻身一次,并鼓勵患者在病情穩定之后主動翻身,并早日開展坐起與下地鍛煉,從而降低褥瘡的發生率;(4)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的護理,耐心為患者講解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及防治方法,以便于患者及其家屬在日常護理工作中中能加以注意,首先在飲食方面應注意進食高纖維素、高能量、低脂肪的食物,防治血漿粘度過高,這也有利于為患者初期開展的運動鍛煉提供足夠的營養攝入。此外,需結合患者實際情況,為其開展相應的運動指導,針對其身體狀況、身體特征為其制定相應的運動計劃,在術后可即可開展膝關節、踝關節等被動運動鍛煉,尤其是對于開展保守治療的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應在成功進行骨折復位之后指導患者開展患肢股四頭肌等屈伸運動,整個過程中要注意患者實際恢復情況,循序漸進的增加運動量,通過指導患者開展主動的運動鍛煉,促進其血液循環,運動時間與運動強度以患者自我感覺不到疲勞、疼痛為主。
7 康復護理
對于骨折患者來說,康復護理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護理措施,老年人在發生股骨頸骨折之后,肢體及并發癥會導致出現一定程度的疼痛,再加上骨折之后需要長時間臥床休息,使得其機體存在不適感,再加上臥床休息之后,飲食、生活習慣各方面都會發生變化,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其生理、心理健康,除了上文中的護理措施之外,還應重視患者的康復護理。在手術后第一天,對其膝關節后側、髕周、髕骨、小腿后側進行按摩擠壓,患側踝關節開展主動抗阻或者是屈伸活動,每隔兩到三小時開展一次,每次時間為10分鐘左右;手術后的三到四天強化股四頭肌肌力鍛煉與關節活動度鍛煉,循序漸進的開展。
總的來說,老年人本身就容易合并有各種基礎疾病,再加上隨著年齡增長,身體機能的退化,導致其其骨折預后速度較慢,尤其是對于老年股骨頸骨折來說,突發的骨折導致其承受著較大的痛苦,做好其護理工作顯得非常必要,本文就結合其疾病特點,給出了幾種護理措施,有利于其疾病的恢復。
參考文獻
顏麗, 任艷莉. 臨床路徑在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5, v.24(7):782-784.
王亞麗. 優質護理在老年股骨頸骨折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 大家健康(學術版), 2015(11):185-185.
陳海英. 優質護理在老年股骨頸骨折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5(54):18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