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媛 周國珍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在無痛胃腸鏡麻醉護理中,實施優質護理的應用價值。方法:選擇于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就診于我院我科的接受無痛胃腸鏡麻醉的患者7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分別予以優質護理和常規護理,隨訪兩周后,觀察比較患者的平均蘇醒時間以及護理滿意度。結果:觀察組的平均蘇醒時間及護理滿意度較高,通過統計分析P<0.05,提示有統計學意義。結論:與常規護理相比,優質護理在胃無痛胃腸鏡麻醉護理中可以有助于降低患者的平均蘇醒時間,提高護理滿意度,值得推廣。
【關鍵詞】:優質護理 無痛胃腸鏡麻醉 效果觀察
【中圖分類號】R47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8-03--01
胃腸鏡檢查是消化內科常見的一種侵入性檢查方,常應用于消化疾病的臨床診治,不見可以清晰直觀的發現胃腸道的病變位置、形態等特征,同時也可以用于胃腸道疾病的治療,例如內鏡下注射硬化劑治療食管胃底靜脈曲張、息肉切除、狹窄梗阻處支架植入術等,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1]。無痛胃腸鏡的普及可以解除患者在診療過程中的不適感,提高操作效率,然而也有不少患者對其了解程度不夠,對于無痛胃腸鏡檢查方式而產生不良心理, 因此應重視護理科學性、合理性,對行無痛胃腸鏡的患者檢查前、檢查中、檢查后的護理是十分重要的[2]。本研究旨在研究分析在無痛胃腸鏡麻醉中,實施優質護理的應用價值?,F具體報道如下。
1 一般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于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就診于我院的行無痛胃腸鏡麻醉檢查的患者7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35例,分別予以優質護理和常規護理,其中觀察組男性患者17名,女性患者18名,平均年齡為(49.6±5.9)歲,對照組男性患者19名,女性患者16名,平均年齡為(50.6±4.2)歲。比較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P>0.05,提示無統計學意義。
1.2 方法
按照隨機化的原則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分別予以優質護理和常規護理,觀察比較患者的平均住院日以及護理滿意度。觀察組給予康復外科理念護理干預,方法為[2]:(1)無痛胃腸鏡檢查前護理。檢查在告知患者及家屬相關疾病的知識及無痛胃腸鏡流程,過程中可能遇到的風險及術后可能發生的并發癥,所需要采取的措施及某些措施的必要性,緩解患者檢查前的緊張情緒,根據患者的需求提供不同程度的個性化的疏導,促進患者更好的達到最佳的狀態。囑托患者檢查前要注意保暖,預防著涼,禁食禁飲。(2)無痛胃腸鏡檢查中護理。在檢查中,首先要保證診療室溫度濕度適宜,要有完備的緊急事件處理方案,備好吸痰器、氣管插管、搶救藥物等物品。在檢查過程中,要關注患者的體溫,應激下可以使得患者的體溫下降1~3℃,同時,低體溫也可以影響機體免疫力,使得患者免疫力下降,通常情況下,檢查中患者的體溫應該維持在在37℃左右。術中嚴密監測患者生命體征, 一經發現異常立即向術者報告。在患者麻醉過程中,要注意呼吸道的護理,在麻醉過程中要使得患者頭部后仰,采用中流量持續給氧,保持氣道通暢,定期清除口腔分泌物,以防止在麻醉過程中患者出現誤吸。(3)無痛胃腸鏡檢查后護理。檢查后要密切關注患者的基礎生命體征,麻醉蘇醒后,由于胃腸鏡的原因,常會引起患者出現咽痛,要時候關注患者的疼痛評分,做好疼痛教育,根據患者疼痛程度調節止痛計劃。術后6 h讓患者飲少量水。
1.3 判斷標準
(1)平均蘇醒時間。按照患者開始麻醉到完全蘇醒的總時間計算。(2)護理滿意度的評估。以我科自制量表對護理質量進行評價, 量表共包括護理方式、護理態度及護理技能等項目, 滿分100, 由患者、醫師、護理人員共同評價。以得分85以上為優, 以得分60~85為良,以得分不足60為差。優良率為優、良所占比例總和[3]。
1.4 統計方法
運用統計學軟件SPSS 18.0進行分析,用均數±標準差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用[n(%)]%表示計數資料,行χ2檢驗,若P<0.05,則提示存在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平均蘇醒時間比較
經過兩種不同的護理方式后,對照組的平均蘇醒時間[4]為(23.97±1.50)分鐘,觀察組的平均蘇醒時間為(20.97±1.44)天,通過統計分析P<0.05,提示有統計學意義。具體的數據見表1。
2.2 無痛胃腸鏡檢查比較
對納入的患者進行滿意度調查,結果表明在觀察組中,評價優有19例,良8例,差8例,總滿意率為77.14%;對照組中,評價優有12例,良7例,差16例,總滿意率為54.29%,通過統計分析P<0.05,提示有統計學意義。具體的數據見表2。
3 討論
優質護理是一種在患者手術前、手術中以及手術后說采取的一些措施,這些措施需要符合循證醫學,從而起到緩解患者病痛,減輕患者心理壓抑等,受到歐美國家推崇, 同樣的,我國也開始重視其在臨床護理中的應用[3]。因此,可以將這一先進理念與用于行無痛胃腸鏡檢查的患者中,優質護理的措施主要包括減少應激反應、快速通道麻醉、微創技術、最佳鎮痛技術、促進胃腸功能恢復、術后早期下床活動及早期進食等措施[4]。優質護理不同于傳統護理方式,它是有經過系統培訓的護理人員組成,對住院期間的行無痛胃腸鏡患者進行系統指導便于患者更好的了解檢查的發生過程及治療方案[5]。綜上所述,本研究表明,與常規護理相比,優質護理在胃無痛胃腸鏡麻醉護理中可以有助于降低患者的平均蘇醒時間,提高護理滿意度,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張文佳, 劉潔, 阿依先木古麗·莫明.優質護理在無痛胃腸鏡麻醉患者中的應用[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6, 16 (09) :249, 252.
寧玉環, 楊惠敏.無痛胃腸鏡麻醉患者施行優質護理服務的意義探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6, 10 (08) :224-225.
薛小琴.試論優質護理在無痛胃腸鏡檢查中的應用價值[J].當代醫藥論叢, 2016, 14 (14) :170-171.
江雪琴.優質護理在無痛胃腸鏡麻醉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當代醫藥, 2017, 24 (25) :192-194.
黃瓊茹, 蘇桂如.優質護理在無痛胃腸鏡麻醉患者中的應用[J].中外醫學研究, 2017, 15 (11) :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