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安欽

【摘 要】目的:探討優質護理模式下護理路徑在白內障手術護理中的運用體會。方法:選擇2018年1月-2018年12月治療白內障癥患者112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數字表分為對照組(n=56)和觀察組(n=56)。對照組采用正常護理,觀察組采用優質護理,術后比較兩組患者的視力變化情況及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手術前,兩組患者視力情況無明顯差異(P>0.05),術后觀察組患者視力恢復情況明顯好于對照組(P<0.05);手術前,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例數遠遠低于對照組,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將優質護理模式干預用于老年白內障患者手術護理中,有效提高患者術后的視力恢復程度,提高患者治療效果,患者滿意度高,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優質護理模式;白內障患者;視力變化;并發癥發生情況
【中圖分類號】R47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8-03--01
對于白內障的治療大部分是以手術治療方式進行醫治。因其治療效果相對顯著,但同時不可忽視的是在手術期間的護理,如果患者在手術期間中沒有接受科學合理的護理,也可能會影響到患者的痊愈。優質護理模式適用于白內障患者手術,可以幫助患者恢復視力[1]。但是,該護理模式對白內障患者在手術中的應用較少。因此,本文采用隨機對照方法進行研究,探討優質護理模式下護理路徑在白內障手術護理中的運用體會,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18年1月-2018年12月治療的白內障患者112例作為對象,隨機數字表分為對照組(n=56)和觀察組(n=56)。對照組56例,年齡(60-83)歲,平均(71.82±3.53)歲;病程(1-6)年,平均(3.91±1.82)年。觀察組56例,年齡(61-80)歲,平均(70.11±4.12)歲;病程(1-5)年,平均(3.01±1.02)年。兩組資料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符合白內障診斷標準的患者;(2)積極配合護理人員進行優質護理模式。
排除標準:(1)合并心、腦等其他部位慢性疾病者。
1.3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術前為手術做足準備,在手術中積極配合醫生的工作,術后及時準確的對患者實施藥物跟進。
觀察組:實施優質護理模式干預。(1)成立小組。根據患者病情程度不同的狀況,選擇合適的護理人員成立專業的護理小組,主要負責對患者在手術期間進行實施優質護理。護理人員還需要整理患者視力變化數據,進而分析優質護理運用的有效性。(2)手術準備:護理人員首先掌握患者基本信息,幫助引導患者進行有關檢查,根據檢查結果做好手術準備,護理人員要向患者講解相關注意事項。在手術過程中對患者的各項指標變化進行仔細記錄。術后將對患者進行及時準確的藥物干預,同時對患者視力變化的數據進行準確記錄。(3) 知識講解。對于在手術過程中可能會發生的情況提前對患者進行講解,使用的藥物也需提前通知患者,并使患者了解藥物的療效及安全性,使患者安心進行接受手術治療。患者接受手術后,需要及時向患者普及有關于手術后注意事項的相關知識[2]。(4)飲食指導。患者在接受手術治療后,根據患者現階段對營養的需求,有針對性的給出意見指導。
1.4 觀察指標
(1)視力變化。通過視力檢查反映兩組手術前、手術后患者的視力變化;(2)并發癥發生情況。手術后,對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例如高眼壓、術后感染、角膜水腫等一些并發癥,這些并發癥的發生例數進行統計。
1.5 統計分析
采用SPSS18.0軟件處理,計數資料行χ2檢驗,采用n(%)表示,計量資料行t檢驗,采用()表示,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視力變化比較
手術前,兩組患者視力情況無明顯差異(P>0.05),術后觀察組患者視力恢復情況明顯好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與對照組比較,P<0.05;與護理前比較,P<0.05
2.2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手術前,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例數遠遠低于對照組,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在白內障患者的手術中采用優質護理模式是以患者為中心展開的護理,從手術前的準備、手術中的輔助、手術后的護理這三個方面進行了優質護理。通過這三個方面的展開護理工作,患者得到了全面有效的護理。這種護理模式通過采取手術流程為護理過程進行護理,避免了存在漏洞,或者是忽略了某個環節,而導致給患者的治療帶去不便,與此同時,在患者的整個手術期間都會得到全面優質的護理,使患者獲得更高的自信,安撫住患者的情緒,提高治療效果[3]。本研究中,手術前,兩組患者視力情況無明顯差異(P>0.05),術后觀察組患者視力恢復情況明顯好于對照組(P<0.05);手術前,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例數遠遠低于對照組,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反映優質護理干預利于白內障患者在手術期間的治療,提高患者治療效果,降低白內障并發癥的產生,對患者恢復起著良好的作用[4]。
綜上所述,將優質護理模式干預用于老年白內障患者手術護理中,有效提高患者術后的視力恢復程度,提高患者治療效果,患者滿意度高,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張佳慧, 王林. 超聲乳化白內障吸除術后優質護理與常規護理效果對比分析[J]. 中華全科醫學, 2018, 16(2):323-325.
趙建雯. 優質護理在老年性白內障護理中的應用探討[J]. 中國婦幼健康研究, 2017, 28(4):394-395.
黃馨穎. 老年白內障患者手術焦慮和抑郁情緒護理干預效果評價[J]. 檢驗醫學與臨床, 2017, 14(15):2304-2306.
張佳慧, 王林. 超聲乳化白內障吸除術后優質護理與常規護理效果對比分析[J]. 中華全科醫學, 2018, 16(2):323-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