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大山

【摘 要】:目的 原發性大隱靜脈曲張病患中應用大隱靜脈高位結扎剝脫術實施治療,研究分析其臨床治療效果。方法 對 2017年 6 月~ 2019年 6月前夕我院救治的 78 例原發性大隱靜脈曲張病患的臨床資料展開回顧性研究。把這 78 例病患跟隨機分為對于照組與觀察組,每組各有 39 例病患。對于對照組病患采用傳統的小隱靜脈曲張高位輸精管聯合剝脫術展開治療,對于觀察組病患采用改進大隱靜脈曲張高位輸精管聯合剝脫術展開治療。對照研究兩組病患術后的各項臨床指標和并發癥的發生率。結果 觀察組病患術后的各項臨床指標皆顯著高于對于照組病患,二者相對差異具備顯著性(P<0.05)。觀察組病患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顯著高于對于照組病患,二者相對差異具備顯著性(P<0.05)。結論 在原發性大隱靜脈曲張病患中應用大隱靜脈高位結扎剝脫術實施治療的效果顯著,改善了病患的手術情況且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關鍵詞】:改良高位結扎剝脫術;大隱靜脈曲張;療效
【中圖分類號】R47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8-03--02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 2017年 6 月~ 2019年 6 月期間我院收治的 78 例原發性大隱靜脈曲張病患。這 78 例病患及其家屬對本次研究均知情同意。將這 78 例病患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有 39 例病患。在觀察組的 39 例病患中,有男性 13 例(共 22例患肢),女性 26 例(共 40 例患肢)。這些病患的年齡在 26 ~ 7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 52.5+12.2 歲。在對照組的 39 例病患中,有男性 12 例(共 21 例患肢),女性 27 例(共 42 例患肢)。這些病患的年齡在 28 ~ 76 歲之間,平均年齡為 53.2+12.6 歲。兩組病患在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方面相比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1)對照組:病患在站立狀態下,靜脈的曲張程度會變化顯著,將功能缺陷的靜脈紋路以及曲張的靜脈用彩色筆描繪出,順著腹股溝的方向,切口的位置選擇在腹股溝韌帶下股動脈搏動的 1 cm處,做一個長度是 6 cm 的切口,使得大隱靜脈得以顯露,大隱靜脈結扎、切斷,將一次性的大隱靜脈剝脫器插入病患的大隱靜脈中,直至膝蓋處,剝脫大隱靜脈的主干,并縫合,對傷口進行包扎。
(2)觀察組:切口的選擇位置與對照組一致,長度是 3 cm左右,在淺筋膜的下層將大隱靜脈的股外側、股內側分支以及主干找到,用鈦夾進行切斷、結扎等,主干在與最近的屬支距離 0.5 cm 處用鈦夾切斷,并縫合近端,主干的處理措施與對照組一致,妥善的結扎膝關節以及踝關節上方的交通支。
1.3 觀察指標
觀察病患手術的時間、住院的時間、抗生素的使用時間、臨床治療的效果及其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 SPSS17. 0 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數據以() 表示,采用 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 χ2檢驗,檢驗水準為 α = 0. 05。
2 結果
2.1 兩組病患各項臨床指標的比較
觀察組病患的各項臨床指標均明顯優于對照組病患,二者相比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詳情見表 1。
2.2 兩組病患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的比較
對照組病患并發癥的發生率作為 12.7%,觀察組病患并發癥的發生率作為 6.5%。觀察組病患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顯著高于對照組病患,二者相對差異具備顯著性(P<0.05)。詳情見表 2。
3 討論
大隱靜脈曲張發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淺靜脈內壓升高、靜脈瓣膜缺陷、遺傳因素、靜脈壁軟弱等,習慣性便秘、慢性咳嗽、妊娠、重體力勞動、長期站立等均是該病發生的后天因素,靜脈瓣膜處的壓力過大,導致靜脈瓣膜松弛,無法關閉進而導致血液回流受阻。大隱靜脈曲張會導致足部的營養丟失,踝關節腫脹輕度,病變以后的部位產生色素沉著,病患存在萎縮感、瘙癢感,皮下組織會出現潰瘍、濕疹以及硬結等。改良的大隱靜脈曲張術是根據大隱靜脈的解剖特點以及病理基礎決定,所行的切口更小,術中手術醫師的視野開闊,縮短了手術醫師尋找陰部外靜脈、腹壁淺靜脈以及旋髂淺靜脈的時間,此外很好的保留了三支淺靜脈,有助于局部的血液回流,瘢痕組織不明顯,更符合病患的美觀需求,同時復發率極低,有效的減少了病患的就診次數,易于接受。
手術是治療大隱靜脈曲張的最佳治療方式,主要是通過手術阻滯靜脈血液倒流。以往治療該疾病常用穿通支靜脈結扎術、高位結扎以及剝脫術等,但是對病患產生的創傷較大,術中出血量大且手術用時較長,病患術后康復速度較慢,還極易產生多種并發癥。而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高位結扎術聯合點狀剝脫術逐漸在大隱靜脈曲張治療中廣泛應用,此種術式操作中出血量少、手術用時較少、產生的創傷較小,進而可有效減少手術時間,還可預防多種并發癥,進而加速病患康復。除此之外,點狀剝脫術能夠有效的剝脫全部曲張靜脈,深淺靜脈交通支損傷后可完全將曲張靜脈抽剝,可預防病情復發,同時避免了傳統手術中切口過長現象,操作簡單且產生的瘢痕較小,符合病患對審美的需求。
綜上所述,大隱靜脈曲張應用高位結扎術聯合剝脫術治療,不僅可提升臨床治療效果,還可縮短康復時間。
參考文獻
趙攀登,車敬民,師文超.改良大隱靜脈剝脫術治療大隱靜脈曲張30例效果評價[J].當代臨床醫刊,2017,30(04):3233+3232.
張丙.高位結扎加剝脫術治療大隱靜脈曲張56例臨床觀察[J].吉林醫學,2014,35(35):7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