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云清
【中圖分類號】R445.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8-03--02
隨著我國現代化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環境污染的問題也在持續加深,加上我國人口老齡化的不斷深化,患上呼吸系統疾病的人數更是逐年增多,病情會對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較大的影響,特別是老年人的身體承受能力較弱,也會給家庭和社會發展帶來相應的負擔。呼吸系統的疾病要及早發現、診斷,根據診斷結果給患者提供科學有效的治療方案,以控制病情持續發展,促使患者盡早恢復健康,所以近年人們對呼吸系統疾病的檢查和診斷非常關注。
近年人們對自身健康的關注度不斷升高,愿意去醫院接受健康體檢的人數不斷增多,其中有許多人懷疑自己患有呼吸系統疾病,所以進行胸部健康體檢也是不可避免的。目前,我國的CT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多層螺旋CT也已經被廣泛應用到臨床中,比如CT技術可以有效診斷多種肺部疾病,具有較高的占位性疾病檢出敏感性與特異性。雖然CT是多種呼吸系統疾病檢查常用的影像學方法,也具有很高的診斷準確性,但是人們在接受CT掃描時,CT掃描會產生一定的輻射劑量,從而對人們的身體造成相應的危害。
1 常規胸部CT的簡介
常規胸片可以給醫生提供患者胸部病灶實際情況,包括發現病灶和定位以及定性等,這對患者的病情診斷有著很大的作用。不過常規CT掃描一次產生的射線劑量較大,通常要比拍攝300張的普通胸部X線平片產生的射線劑量大,同時每增加10mAs的管電流,產生的射線劑量和增加7-14張常規的X線胸片相當,這說明常規CT掃描對人體的輻射劑量較大[1]。
近年有調查結果指出,社會大眾中大約有30%-50%的醫療輻射量,CT檢查是主要的輻射來源,輻射劑量較高時會對人體造成較大的危害,誘發腫瘤的風險很大。國際輻射防護委員會指出[2],人體接受1mAs輻射曝光量后,出現各種癌變的危險性高達50/100萬。所以臨床上在使用CT檢查時,非常注重適應證的分析,使用的過程中強調不降低診斷價值,并調節各種參數,全方位分析成像質量和曝光量的關系,盡量降低CT掃描過程中產生的輻射劑量,減輕CT檢查帶給患者的輻射危害,這對醫源性損害的減少也有著較大的作用。
2 胸部低劑量CT掃描的發展史
為了降低CT掃描對人體的輻射劑量和危害,早期醫學家們提出了輻射防護的內容,主要對放射檢查診斷過程中降低患者的受照劑量及其方法,再者是對影像質量的標準評價進行了研究,它的主要目的是給患者進行放射診斷時,使防護效果最優化,并在確保質量的條件下,對患者進行掃查,期望得到良好的影像質量,且降低了診斷過程中對患者產生的輻射劑量。與CT檢查的全部掃描容積平均劑量有關的原因很多,包括管電壓和管電流、掃描時間以及層厚、螺距等,在這些原因中管電流與輻射劑量密切相關,所以降低管電流才能減輕CT掃描帶給患者的輻射劑量及危害。這也顯得低劑量CT掃描可以明顯降低患者接受胸部檢查過程中的輻射劑量,從而減輕CT掃描帶給患者的輻射危害。
1990年Naidich等人提出了胸部低劑量CT掃描技術,它最早被用來診斷早期周圍性肺癌。隨后有研究指出,低劑量CT檢查肺小結節的檢出率和常規劑量CT相差不大,得出低劑量CT管電流29mAs的肺結節診斷敏感性是60%、特異性是88%,而這比常規劑量CT管電流200mAs的敏感性63%、特異性91%較小,但卻并無較大差異性。也有醫學家對低劑量CT與常規CT的圖像質量進行了分析[3],發現兩種CT的圖像質量都能夠給醫生提供患者病灶的實際情況,無論是在發現病灶或者病灶定位、定性等,都能夠獲得較為準確的病灶狀況,說明兩種CT得到的圖像質量都可以達到診斷要求,而低劑量CT對人體產生的輻射劑量更少。
3 胸部低劑量CT掃描在健康體檢中的應用
體檢的人通常每年都需要接受放射檢查,常規胸部CT掃描的輻射劑量較大,由于每年都會接受檢查,所以輻射劑量會不斷累積在人體內,隨著檢查的次數增多而增加[4]。相比較而言,胸部低劑量CT掃描更適合用于健康體檢中,因為低劑量CT掃描可以獲得加的分辨率,同時各項掃描操作簡單有效,影像醫生可以精確的掌握人體胸部內的實際情況,并可根據檢查對象的具體情況調節照射劑量,提高病灶檢出率的同時,也降低了CT掃描帶給人體的輻射劑量及危害,能夠給疾病早期診斷提供參考依據。
實際的CT檢查結果會因為檢查對象的胸壁厚度、皮下脂肪含量出現誤差,這是因為上述情況會影響CT掃描的圖像質量,所以在CT檢查前通常要對檢查對象的體質量、胸壁厚度等進行詳細分析,再選擇適宜于其的管電流數值,給患者進行有效且輻射劑量低的掃描。為了更好的將胸部低劑量CT掃描應用在健康體檢中,這里建議實際工作中給檢查對象進行個體化的低劑量CT掃描,根據檢查對象的體質量可以選擇30mAs、35mAs、40mAs的管電流數值進行低劑量CT掃描[5]。上述三種低劑量CT掃描的管電流數值是通過多年的臨床實驗得出,其獲得的圖像質量和常規胸部CT的無較大的差異性,所以掃查時不會對病灶診斷結果造成影響,卻充分降低了CT掃描過程中的輻射劑量,使這個檢查手段帶給人體的危害減輕,這使得CT掃描安全性有效提高,實現了放射最優化防護效果。
參考文獻
謝智恩,黎惠如,莫沛南.早期肺癌診斷應用低劑量CT掃描診斷效果及檢查符合率影響觀察[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19,3(11):251-252.
Mcmahon PM,Kong CY,Bouzan C,et al.Cost-effectiveness of computed tomography screening for lung cancer in the United States[J].J Thorac Oncol,2011,6(11): 1841-1848.
劉偉文,惠俊國.低劑量CT與常規劑量CT對早期肺癌的診斷效果對比[J].中國現代醫生,2019(09):102-104+169.
林祖興.分析低劑量 CT 胸部平掃在健康體檢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醫藥指南,2016,14(36):69-70.
于喜坤,趙靜霞,張禎銘,等.胸部低劑量CT的應用研究[J].中國醫療設備,2019,34(0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