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宇
【中圖分類號】R575.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8-03--01
膽囊是人體重要的一個器官,具有濃縮膽汁、儲存膽汁的功效。當人們進食后,膽囊在激素調節下,可以將膽汁排出,排出的膽汁可以促進食物吸收與消化。膽囊結石是生活中一種常見疾病,是指發生在膽囊部位的結石引起的一種肝膽科疾病。在歐美發達國家,膽囊結石發病率高達15%,在我國膽囊結石發病率高達10%[1]。近幾年,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膽囊結石的發生率明顯增加,患有該疾病的患者臨床多表現為膽絞痛、上腹疼痛等癥狀,對人們生活造成巨大的干擾,逐漸引起人們的重視。膽囊結石是如何發生的?發生膽囊結石后應該怎么治療?在日常生活中又該如何防治膽囊結石呢?帶著上述疑問,我們對膽囊結石的相關知識分享如下。
導致膽囊結石的發病原因
膽囊結石種類很多,按照化學成分可以將膽囊結石分為膽固醇類結石、膽色素類結石[2]。導致膽囊結石發生的原因十分復雜,且不同類型的膽囊結石其發病原因也不同。下面將對膽固醇類結合、膽色素類結石的發病原因進行分析。膽固醇結石是以膽固醇為主要成分的膽囊結石,導致膽固醇類結石形成的原因主要包括膽囊功能異常、膽汁中膽固醇過飽和、膽汁中膽固醇成核過程異常。膽色素結石是以膽紅素鈣為主要成分的膽囊結石,導致膽色素結石發生的原因包括膽道感染、膽汁瘀滯等。此外,膽囊結石的發生還與肥胖、糖尿病、激素、手術、飲食習慣等多種因素有關。
膽囊結石的治療方法
很多膽囊結石患者僅在體檢、手術等過程中才會發現結石存在,臨床幾乎無癥狀表現。部分患者會出現典型心絞痛、上腹部隱痛等表現。一般情況下,對于臨床無癥狀表現的患者,不建議立即治療,可以等到癥狀發作后在治療。對于存在腹部疼痛癥狀的患者,可以根據患者的病情程度采取非手術治療、手術治療。
非手術治療
對于膽囊結石疼痛不嚴重,可以忍耐的患者,且不愿意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可以先采取保守治療,藥物是非手術治療的主要方式,可以通過予以患者吲哚美辛、雙氯芬酸等抗炎藥物,減輕患者的疼痛癥狀,同時口服結石通膠囊、膽酸等排石藥物,促進結石排出體外,達到治療目的。但是需要注意的問題是,人體膽囊口并不大,采取藥物排石并非能達到預期的排石效果,只能促進比膽囊口小的結石排出,而對于直徑比膽囊口大的結石,則不能有效排出,存在一定的弊端[3]。在臨床中也不提倡用該方法進行膽囊結石的治療。灌注溶石法也是常用的非手術治療方法之一,即將具有溶石效果的藥物注入至膽囊中,促進結石的排出,但沒目前給方法未得到大量實踐證實,臨床效果有待確定。體外震波碎石能免去膽囊切除,且該方法對人體無副作用,唯一不足之處在于該方法不是每個人均適用,存在一定的禁忌癥,例如存在凝血功能障礙患者、心功能不全患者,結石定位困難患者則不能應用該治療方法。近幾年中醫學的發展,耳壓療法排石、中草藥排石法在臨床中也逐漸推廣應用,并取得一定的成效。
★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是膽囊結石常用的一種治療方法,包括開腹膽囊切除術、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微創保膽取石術等。(1)開腹膽囊切除術:開腹膽囊切除術是以往臨床最常用的治療方法,該方法雖然能達到取石的治療目的,但對患者傷害性極大且同時受到手術應激性影響,患者心理壓力大,術后恢復慢。(2)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微創技術的發展,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彌補了開腹膽囊切除術治療的不足,具有對患者損傷小、安全性高的特點,在臨床中備受患者青睞。但是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的不足在于不能得到保膽目的,尤其是人們對膽囊重要意義認知的增加,人們開始尋找更理想的治療方法[4]。(3)微創保膽取石術:微創保膽取石術是一種新興起的治療方法,憑借膽道鏡、腹腔鏡等設備,在保留膽囊的情況下,進行取石治療,該方法不僅創傷小、安全性好,最重要的是可以保留膽囊器官,備受人們青睞。
膽囊結石的防治方法
膽囊結石的發生與人們的生活習慣、飲食習慣、肥胖等多種因素有關,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積極預防,以降低膽囊結石的發生。那么,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究竟哪些行為對膽囊結石的發生具有預防作用呢?
規律生活
養成良好的作息時間,早睡早起,尤其是早餐,在一日三餐中,早餐十分重要,長期不吃早餐的人,其結石發病率比遠遠高于規律吃早餐的人,對其原因分析,如果不吃早餐,膽囊分泌的膽汁就不能按時排出,進而在膽囊中大量積聚,影響膽汁濃縮功能,增加了膽結石發生風險。
飲食方面
在日常生活中,要減少或者避免進食膽固醇較高的食物,例如動物內臟、雞蛋等等,如果人們經常進食該類物質,則會增加膽囊內膽固醇含量,一旦膽固醇含量增加,則會誘發膽囊結石的發生。此外,在進食水果、蔬菜時,要注意清洗后食用。實踐中發現對于衛生條件差的地區,在人體內會出現腸道寄生蟲,誘發的膽囊炎的發生,如果治療不及時,則會進一步發展為膽囊結石。多飲水也是預防膽囊結石發生的主要因素。一般情況下,對于一個正常人,每天飲水量在八杯左右,多飲水可以有效的將膽囊內的膽汁吸收,從而防止膽汁出現濃縮,進而預防膽囊結石的發生。為預防膽囊結石的發生,可以多進食玉米、黑木耳等,在玉米中含有大量的纖維素,可以維持人體膽固醇水平,進而避免形成膽結石,黑木耳有疏通血管的作用,且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可以促進結石排出[5]。
運動方面
為了預防膽結石的發生,在日常生活中,要積極進行體育鍛煉,增強自己的體質,保證勞逸結合,防止因過度勞累誘發膽囊結石。
總之,通過掌握膽囊結石形成的原因,采取積極的治療,同時在日常生活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飲食習慣,多運動,能有效的降低膽囊結石的發生。
參考文獻
陳高飛, 蘆小龍, 李劍輝,等. 兩種微創術式治療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的效果比較[J]. 臨床肝膽病雜志, 2017, 33(2):300-303.
劉加寧, 馮偉, 朱美玲,等. 雙鏡聯合治療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的效果觀察[J]. 臨床肝膽病雜志, 2017,14(4):723-724.
徐敬昌, 葉輝, 王大松. 藥物防治膽囊結石研究進展[J]. 臨床肝膽病雜志, 2018, 34(11):197-201.
尚培中. 膽囊結石影像學診斷與腹腔鏡治療的技術要點[J]. 解放軍醫藥雜志, 2017, 29(11):1-5.
陳光彬, 孫禮俠, 劉丹峰,等. 膽囊結石的臨床策略與個體化治療[J]. 國際外科學雜志, 2018, 45(2):14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