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淋
【中圖分類號】R473.6【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8-03--02
“腸梗阻”可能很多人不是很了解,只知道是一種腸道疾病,會影響人們身體健康。有的人患腸梗阻會出現腹部疼痛的癥狀,一般按摩腹部作用不是很大,甚至還會加重疼痛感。所以,有腸梗阻的患者需要及時接受診斷和治療。為了防止大家患上腸梗阻,一起來了解下腸梗阻產生的原因,癥狀以及有效的預防措施。
1 腸梗阻產生的原因是什么
腸梗阻按發生原因可分為以下3種:
機械性腸梗阻:是最常見的類型,是由各種原因使腸腔變狹小,使得腸內物通過受到了阻礙。又分為①腸腔堵塞,如寄生蟲、膽石、異物等;②腸管受壓,如術后腸粘連帶壓迫、腸管扭轉、崁頓疝或腫瘤壓迫等;③腸壁病變,如先天性腸閉鎖、炎性狹窄、腫瘤等1]。
血運性腸梗阻:由于腸系膜血管栓塞還是血栓形成都會導致血運出現問題,引起腸麻痹,那么腸內容物就會不能通過,從而就會引發血運性腸梗阻產生。現由于老年人動脈硬化等疾病增加,發病率也逐漸上升。
動力性腸梗阻:形成的原因是神經反射或毒素刺激使腸蠕動消失或腸管痙攣。常見于腹部大手術之后,彌漫性腹膜炎,腹膜后出血等。此種腸梗阻無器質性腸腔狹窄。
另外,腸梗阻根據有無血運障礙可分為單純性和絞窄性;根據梗阻部位可分為高位和低位;根據程度可分為完全性和不完全性等多種分類方式。
2 腸梗阻的癥狀表現是什么
(1)腹痛和腹脹:腸梗阻患者會出現腹痛的癥狀表現。腹痛多在臍周,表現為陣發性絞痛,可感覺有“氣塊”在腹腔竄動,有時可見腸型和蠕動波。如腹痛發作逐漸頻繁,或出現持續性劇烈腹痛,要考慮絞窄性腸梗阻。腹脹多在梗阻發生一段時間后出現,高位梗阻不明顯,低位梗阻可波及全腹部,腹部可呈不對稱隆起。
(2)嘔吐和排氣排便異常:根據梗阻部位不同,梗阻部位越高,嘔吐出現的越早、越頻繁,且嘔吐物為胃和十二指腸的內容物。低位梗阻的嘔吐發生晚、次數少,嘔吐物可為糞樣。如果嘔吐物為棕褐色或血性,就要考慮腸管合并血運障礙。完全梗阻時,會停止排氣排便,但梗阻部位以下的殘留糞便和氣體會排出,如有血運障礙,可排出血性粘液便。
平時生活中在劇烈運動或是彎腰活動后,也會出現突發性腹痛,還會伴有惡心和嘔吐的癥狀,還伴有排氣和排便障礙,這可能是因為運動時腸扭轉造成的腸梗阻。若是長期慢性貧血、消瘦,大便變細或是粘液便,腹痛、腹脹或是排氣,排便困難的現象,要警惕腸道腫瘤。
3 腸梗阻的危害有哪些
全身感染:腸梗阻會導致患者全身感染,腸腔內壓力升高,腸管黏膜血運會受到阻礙,最終會直接導致腸道屏障功能受到損害,腸腔內積聚的大量細菌及毒素也會通過受損腸腔黏膜進入血液,引發全身炎癥反應。如果腸梗阻出現全身感染就會導致多器官受損如腎病,肺病等,同時還會因為臟器的衰竭而走向死亡[2]。
腸管壞死:腸梗阻最常見的原因還是機械性腸梗阻,隨著梗阻時間的轉移出現絞窄性腸梗阻,并出現腸壞死的。而腸壞死腸管內的毒素會逐漸進入到血液,通過血液循環引發中毒性休克而死亡。
水電解質紊亂:腸梗阻會促使患者不能進食,并出現嘔吐不止的癥狀,這會使得身體內的大量水份和電解質丟失,會出現脫水,低鈉低氯低鉀等電解質紊亂。
營養不良:腸梗阻患者因胃腸功能紊亂,不能進食,導致身體所需營養攝入不足會從而出現營養不良的癥狀,出現低蛋白血癥等。
4 如何預防腸梗阻
調整飲食:應該飲食清淡,多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富含纖維素的食物,食物多以精細為主。盡量少吃香菇,動物肌腱或是糯米和竹筍等不易消化的食物。腸梗阻患者一定要注意飲食習慣,對于這類腸胃疾病多數都是飲食不良引起的,所以患者在飲食上要多加注意。
防止便秘:腸梗阻產生的原因之一就便秘,所以平時要預防便秘產生。尤其是老年人要多喝水,多吃一些易于消化、粗纖維的食物。盡量不要吃生冷硬食物,也不能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果腸胃不舒適,消化不好可以選擇藥物調節,幫助腸道良好蠕動預防腸梗阻。如果便秘嚴重藥物調節不起作用,可以選擇去醫院接受診斷和治療。經常便秘的人要注意不能長時間不治療,不僅會引發腸梗阻還是導致其他病癥的產生,所以不可大意[3]。
牙齒保護:腸梗阻多出現在老年群體中,老年人應該保護好自己的牙齒,避免牙齒脫落影響飲食,引發消化不良造成腸胃疾病。一般老年人牙齒脫落,影響正常咀嚼,且老年人腸胃蠕動減慢食物本身就不容易消化,如果食物沒有經過細致的咀嚼進入腸道就會導致腸腔堵塞。所以,老年人牙齒不好要及時治療,不管是假牙還是真牙都應該好好保護,經常刷牙,洗牙保持口腔清潔。
及時治療其他原發病:引起腸梗阻的原發性疾病包括消化系統、糖尿病等疾病。如出現排便習慣改變,排便困難,應及早行腸鏡等相關檢查,排除腸道腫瘤。有研究發現血糖控制不好,導致腸功能紊亂,導致腸梗阻,大家應該積極治療原發性疾病。
總而言之,腸梗阻疾病的產生多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習慣有關。腸梗阻患者大多數為老年人,老年人身體功能逐漸衰退,尤其是消化系統功能。平時生活中大家也應該多鍛煉身體,提高自身免疫力和身體體質,幫助腸道蠕動。但在餐后一定不能劇烈運動,以免引起腸扭轉的發生。有腸梗阻的患者一定要注意飲食習慣,少吃一些不易消化的食物如柿子,山楂或是楊梅等。如果有腸息肉或是較大腫瘤的的患者要及時去醫院處理。為了防止腸梗阻的發生要多注意身體變化,發現身體不適時不要硬抗要及時去醫院檢查,采用有效的治療方式,防止疾病的發生。
參考文獻
陳麗敏, 馮彩霞. 護理干預對腹部手術后粘連性腸梗阻的預防效果觀察[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 2014(1):411-412.
羅莉, 張愛華. 綜合護理干預對腹部手術后粘連性腸梗阻的預防效果[J]. 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 2015, 36(5):748-749.
吳喜紅. 綜合護理干預對腹部手術后粘連性腸梗阻的預防效果分析[J]. 當代醫學, 2016, 22(7):127-128.